APP下载

风泉满清听,余音且绕梁——论文学作品朗诵中的主体

2016-05-30陈玮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感受观察体验

陈玮

【摘要】:作为文学作品朗诵中的主体,“人”的意识应该是朗诵者最为重视的一个环节。无论是朗诵者的角色意识,还是朗诵者平时对于生活的观察和训练意识,归根到底都是要驻足于朗诵主体“人”的塑造。朗诵文学作品时刻把握好“人”的概念,并且注重对文学作品朗诵的训练、总结、归纳、梳理,在舞台上积累经验后,文学作品朗诵的水平自然会提升。

【关键词】:观察;体验;感受;传递情感。

人,是文学作品朗诵过程中的主体,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也是呈现内容、传递情感的主要角色。朗诵是一门“传情”的艺术。将真情实感传到受众的心里,是朗诵最主要的目的。

首先,朗诵者应具有一定得角色意识,因为他可能即是文学作品中的“人”,也可能是旁观者,既要投入的理解和扮演角色,又要理性的认识与讲述旁白。当然,无论是扮演或塑造的人物是谁,表达的是人物语言还是旁白。都要以传递情感为己任。这使传情艺术中情感的发源地。我们可以把朗诵者理解为一种角色,一种职业。就像新闻播音员,他虽然时刻在播报着国家法令、条文、政策等,但他却不是这些内容的制定者、规划者。那朗诵者的角色化也一样,面对不同作者的不同作品,都应该首先读懂他的“用情”之处,了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与目的,也就找到了情感的根源。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为“生情”作准备,为“传情”做铺垫了。这也是文学作品朗诵前的一个难点工作。很多朗诵爱好者可能都会有一个共同感受,那就是阅读文学作品时,非常有感觉,画面感也很强,甚至情到深处,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但是一张口,一说话,一背诵,一面对观众,感觉瞬间全无,脑子一片空白,一时慌乱无措。相信以上描述的情景,很多朗诵者都会有感受,甚至也有很多人为此而感到懊恼。但我认为,这种状况其实没有那么可怕,朗诵者也大可不必心灰意冷,因为至少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还是有心理活动,以及情感变化的。因为我们是有感受,而非无感觉。我觉得,造成这种现象原因,应该是朗诵者从书面语言变成口头语言之后的不适应状态。是一下子从阅读时的“静”,变成口语朗诵时的“动”,朗诵者的心态、体态、状态发生突变所导致的。换句话说,要想解决这一现象,必须要有足够的舞台经验。有了一定的舞台积累,适应能力才能变强,这是客服心理障碍的第一步。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把精力、注意力投入到作品中,投入到塑造人物的形象上,投入到所描绘的社会环境上,以及投入到生动的故事内容上。不分心,不走神,不开小差,是凝神聚力,朗诵好作品的关键。所以就需要我们在朗诵训练过程中,特别注重环境、景物的还原,把注意力转移到作品上来,也就是我所特别要强调的情景再现。

其次,朗诵者敏锐的观察与细致的体验也是文学作品朗诵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我们都知道在表演教学中,观察人物、体验生活,是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因为演员在舞台上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要服务于所刻画和塑造的人物。人物的身份、职业、社會地位等内在因素,以及高矮胖瘦等外在相貌都是能够将其活灵活现,真实生动的在舞台上、镜头中呈现出来的元素。

同样,朗诵者作为文学作品呈现的主体,他的感受、体验,同样关乎着朗诵整体的质量。虽然现在朗诵作品的题材,朗诵呈现的形式等多种多样,但作为一门“传情”的艺术,情感的真实与否,便是朗诵表达艺术的关键。我们听到过很多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来朗诵文学作品。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濮存昕老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焦晃老师等,他们都是国内优秀的表演藝术家,在面对文学作品朗诵时的严谨、投入,让我们由衷的感到敬佩。这两位朗诵艺术家,都曾经朗诵过李白的经典名作《将进酒》。虽然风格不同,呈现过程中语调、节奏、语速、情感控制点不同(这种不同,在文学作品朗诵中是被允许的,就像莎士比亚说过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位朗诵者对作品理解,以及被作品内容触动的点不同,力不同,所以呈现出的感受与状态会不一致。从而也提醒我们,在作品分析与朗诵过程中,没有寻找大同的必要,更不要刻意的,一味的模仿艺术家,甚至模仿他们的声音、停连、手势动作等,相反这样会造成一定的局限性,是自己不能自如的、真实的表达心声),但他们对细节的处理,对场景的感受,对人物的把握,对情感的运用等,都是那么的有理有据,耐人寻味,将作品完成的淋漓尽致,生动自然。反之,我们也听到过一些朗诵爱好者的作品呈现,总觉得真实感欠缺,语言表现力不够,人物语言的把握和处理欠妥等等问题。其实找出问题的根源,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朗诵者不是不愿意将文学作品真实、生动的呈现出来,问题的关键是对作品呈现之前的分析、理解不充分、不到位造成的。所以,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增加一定的生活阅历,善于总结、勤于思考,是塑造和表现的基础。许多人误认为,朗诵是一门简单的艺术形式,无非就是将文字换化成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最多就是突出一下重音、注意一下停顿、起伏罢了。当然,这样的理解不能说是错误的,或者是完全不对的,但问题的关键是他们只抓住了朗诵的外形,也就是朗诵的外部技巧,而忽略了真正影响朗诵水准,也是最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技巧。使得朗诵的作品,只有其形,没有神韵。而且会显得松散物理,层次脱节,无精打采,拖泥带水。那何为内部技巧的精髓?换句话说内部技巧最集中的体现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所要探讨和研究的“情感”。“情感”的真实、生动、自然、感人是“传情”的前提。所以,作为专业朗诵者,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内涵是不对的,外为形,内为神,内外兼修。方能形神兼备。我们所说的,以及我们一直不懈追求的所谓“感人至深 生动至极”就是对朗诵者理解和完成文学作品朗诵的最高评价。

所以说,朗诵者在完成文学作品分析和朗诵之前,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对生活中所发生的、发现的一些细节,进行观摩、感受、体验、储备并记忆,这个过程与积累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生活细节和感受,都能够顺利准确的运用到文学作品朗诵当中,但是如果在朗诵过程中,内容当中所涉及的环境、人物关系等细节,作为朗诵者没有体验和感受,那表达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在此我还是要强调“厚积薄发”。

最后应该加强主体的感受训练,也可以理解为训练自己的感觉。比如一种味道对人味觉的刺激,比如爆炒辣椒的味道,对人的口、眼、鼻等器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人的表情、呼吸等发生明显变化;再像颜色对人视觉的冲击,像是长期受到雾霾天气影响,大家的心情比较沉重,但忽然有一天,晴空万里,蓝天白云,相信人的心情一下子会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心情决定状态,决定表情和肢体动作。所以以上两种感官刺激,看似是对人的一种普通感觉影响,但它会制约整个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与可信度。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处在某一环境中,受到环境影响或制约后,有感而发的语气。比如海边、山顶、沙漠、草原等等。为什么人们爬到山顶或站在海边,会情不自禁的高声呼喊,分析其原因,其实这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是一种情绪宣泄,是受到环境影响和刺激后产生的不自觉状态,也就是这种状态,可以与每个到过类似这种环境中去的人产生共鸣,因为它是生活的、自然的。相反,为什么人们在喧嚣的街道和嘈杂的闹市没有高声呼叫、呐喊,其实还是受到了环境的制约,我们的感官面对此环境时会给大脑发出指令,是宣泄还是控制,从而使自己的行为不出格、不另类。当然除了环境的制约,还要加上前面我们提到的感官刺激,其實就是感觉带给我们后续的感受,是一种持久的、延续的状态。像是大海的味道,它的腥味,咸度,这种特殊性是其他水质无法比拟的;再像站在山顶俯瞰山峦,微风拂面,使人心情豁然开朗,这种心理变化,是站在任何一条街道,任何一座楼顶都无法相提并论的;再像广袤无垠的草原,一眼看不到尽头,这種一望无际,放空心灵的视觉冲击不是简单随意的遥望所能够替代的;当然还有最后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交往过程中的刺激影响,像是朋友、闺蜜之间的谈话,放松、自然、无话不谈,表现出的是一种没有障碍,夸张出格的状态,通常语调偏扬、声音偏大;但与领导、长辈的谈话,可能就要多一些尊敬与恭维,表现应该谦逊、诚恳,语气积极但声音偏小;面对自己反感的人,甚至是讨厌的人,以及害怕的人,担心碰到的人等等,人的语气、节奏、语速、语调等客观因素也都会发生变化,我们也应当善于观察和体验这些所谓的变化,使它们成为我们素材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像以上我们所假设的这些场景,还有很多,其实它们皆为细节感受训练内容中的一部分,所以为了能够在舞台上,镜头前真实的投入表达,自然的表露情感,我们一定要养成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当然,在完成文学作品中细节感受之余,更为重要的就是对作品内容的分析。分析与体验结合,才会尽善尽美的完成最终的表达与呈现。

在《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一书中,作者专门拿出一个章节来进行分析与体验的探究,虽然内容对演员与台词之间关系解读的针对性更强。但我认为,同时也可以为朗诵者朗诵文学作品做指引。

朗诵,是一门以声音为传播媒介,建立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用语言表达的听觉艺术。朗诵的过程,也是用声音传递情感的过程。除了文中我们提到的文学作品的朗诵前期需要准备的案头工作以外,朗诵的主体:朗诵者。他的情感经历,生活阅历、生活经验等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朗诵好文学作品,也是一个需要时刻训练、总结、归纳、梳理的漫长过程。不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在学习和舞台实践中,要养成多听、多看、多感受的良好习惯;听自己、看别人,取长补短,查漏补缺。从生活中发现细节,在舞台上积累经验,久而久之,我们的文学作品朗诵水平便会稳中有进,达到自己以及受众的满意。

参考书目:

[1]方伟 《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年5月第1版(第二章第四节 第89页)

[2]张颂 《朗读学》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999年2月第1版 (第九章 第二节 第142页)

猜你喜欢

感受观察体验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