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学习模式在高等中医院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30佘颜吴霞陈丽

亚太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移动学习课程教学

佘颜 吴霞 陈丽

摘 要:在信息化教育普及时代,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典型的信息化教育模式必将成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本文从中医课程教育改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分析移动学习模式在高校教育中的必要性。并从移动学习终端的选择、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等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高等中医院校构建移动学习模式。

关键词:移动学习;高等中医院校;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27-02

高等中医院校作为中医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具有培养中医人才、传承中医文化和服务社会等多种特征。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工作的核心环节,在高等中医教育质量和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信息化教育普及时代,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典型的信息化教育模式必将成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充分利用移动学习平台发挥信息化教学的技术优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课程教育质量,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高等中医院校课程教育改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十年来,全国很多高等中医院校积极开展了中医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探索及教学手段的更新等方面[1]。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高等中医院校课程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观念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以知识为本位”到“能力为目标”都是教学观念转变的体现。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一直占据着传统中医课程教学的主导地位,形式较为单一。近几年,不少学者将不同教学方法引入到中医课程课堂教学中,如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学习法、TBL(team-based learning)学习法、案例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

(三)教学手段的转变

从“板书”到“板书+挂图方式”到“幻灯片”再到“多媒体”教学形式的不断转变,实现了质的飞越,有力的推动了中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传统的采用板书加挂图方式,形式单一,内容匮乏。幻灯片的优点是增加了图像在教学中的使用,较直观。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课堂教学逐步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集为一体,视觉感较强,成为了目前比较主流的教学模式[2]。

以上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着很多的局限性:教学过程依旧是“课堂”“教师”“书本”三中心,中医课程抽象性内容比较多,特别是一些如《内经》、《文献》类课程,许多中医理论、症状、舌象、脉象等只能在课堂上抽象地讲,使得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听、说、教、背概念。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很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中医学复杂又抽象的概念性难以用语言来生动描述,以至课堂气氛沉闷,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中医院校某些课程教学内容繁多、而课时相对较少,部分学生不能满足于课堂所授内容,课后缺乏与老师沟通交流的平台,学生在完成作业或进行课题研究遇到问题时无法立即获得教师的指导与帮助,难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3]。

二、移动学习特征及在高等中医院校课程教学中的构建

(一)移动学习特点

移动学习是指在互联网、无线移动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支持下利用移动设备来实现信息交流及交互式教学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具有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style)学习特点,即任何学习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可以借助任何移动学习模式进行学习。移动学习具有鲜明的特点:1.移动学习不再将学习者束缚于电脑前和教室,在碎片化时间里可以充分利用移动设备和移动学习资源进行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习方式灵活多变。这一模式打破了固定化传统学习模式的局限性。2.移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移动信息,实现了个性化学习,从而能够深层次激发学习者潜在的学习动机,这一学习模式是对传统学习模式弊端的补充。3.移动学习平台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学习平台,在线可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及“多对多”等方式进行学习者之间及时互动的交流[4]。

(二)移动学习模式在高等中医院校课程教学中的构建

在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课程中运用移动学习模式将改变目前单一的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中医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形成。该学习模式在中医教育中的应用对于振兴中医及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高等中医院校课程教学中构建移动学习模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移动学习终端的选择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CPU处理速度、内存空间、多媒体技术、屏幕分辨率完全达到了移动学习的硬件需求,移动技术的成熟为移动学习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设备支持。学习机、MP3、MP4、PDA、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ini笔记本电脑、超便携笔记本(UMPC)等这些支持移动学习的便携设备几乎已经普及。

在对高等院校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的数据调查中显示手机的持有率达到100%,远远高于笔记本等其他移动终端设备的持有率,手机的强大功能及较高的普及率,使得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研究已从单纯的理论研究慢慢步入实际应用阶段。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各通讯公司为学生推出优惠的上网流量套餐,安卓、lOS等系统的涌现,无线网范围的普及,这些优势都为基于手机移动学习的开展起到了支持作用。

2.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

移动学习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需要通过移动学习平台的建立来实现,移动学习平台提供了师生之间学习和交流的一个移动场所。目前,移动学习平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1)基于短信的移动学习:短信息服务功能是智能手记实现交流的最基本的方式。目前的短信业务既可以具备有语音、文字的传输功能,还实现了彩色图像的传输,已经发展到多媒体彩信业务阶段,具有方便、快捷、使用广、费用低等优点。但因该信息传输方式具有间断性特点,不能满足连续性信息的浏览。使用范围有局限性,适用于如发送课程通知、考试安排或课程信息等通知的传达或日常生活中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2)基于网页浏览的移动学习:基于网页浏览的移动学习模式是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通过网络协议访问服务器,随时随地进行网站浏览、资料搜索和在线学习。这一模式有效克服了基于短信的移动学习的缺陷,具有连续性和便捷性,网梯移动学习平台就是一个基于网页浏览的移动学习模式的一种体现形式。(3)基于APP下载安装软件的移动学习模式:APP下载安装软件相当于一个在移动终端中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移动教室,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云服务平台。云班课是指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利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堂内外即时反馈互动教学的云服务平台[16]。该平台通过手机APP中下载安装,首先由教师在该平台创建班级,学生通过邀请码进入相应课程教师的班级。建立这一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云班课服务平台,教师可以随时在这一平台上推送课程通知、课件、教案、微视频、音频、图片等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到这一平台,并利用移动教学互动平台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可实现与老师的实时互动交流,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在该平台上进行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病案讨论、答疑、展示等互动教学活动,且可以即刻反馈、即刻点评。

3.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

移动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是整个移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中中医学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医学学科,该学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及思维方式。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等学科构成了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专业的主流学科,新增设了应用心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等非医学科,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中医药课程体系。一些中医学基础类课程如中医学基础、医古文、医史文献等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强于实践性。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创造性、模糊性,而不具备精确性、静止性,有些理论精深玄妙,至今未能与自然科学建立对应关系。因此,在移动教学资源的设计中,结合中医学课程特点,通过图形、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信息技术运用到中医学课程中,将中医课程中抽象的概念性理论生动而直观的展示,从而将复杂枯燥的中医理论转换成容易理解生动的具有中医特色的符号,开发出一套适合中医学教学的移动学习资源,充分发挥移动学习在中医学课程中的优势。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杜欢,姜希娟,郭茂娟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中医院校病理教学中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0):210-211.

[2]陈建勇.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医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72-73.

[3]景欣悦,卢圣锋,宋志秀等.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医院校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3,(5):99-102.

[4]李云飞,王敏娟,王加俊等.移动学习系统及其相关学习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2,(2):152-158.

[5]牛鑫.大学生移动学习设备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3:5-9.

[6]王红艳.云班课支持的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论坛,2016,1,(207):43-45.

猜你喜欢

移动学习课程教学
智能手机APP支持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