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状况及对策研究

2016-05-30杨安平

亚太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学习现状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杨安平

摘 要:在信息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多,很多不良信息也逐渐的渗入学校,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首先分析了中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针对形成这些症状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学习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028-01

一、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息多元化,农村发展也越来越快。农村中学生的教育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农村中学生教育出现了重大的问题,尤其是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

(一)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首先,在文明礼貌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文明礼貌方面很欠缺,文明礼貌是对一个人的尊重,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就应该具备这些品质。其次,在社会公德方面也并非让人乐观。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最简单、最基础的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最后,在法律意识方面,农村中学生中多数具有法律意识,但仍有少数学生在这方面还略显不足。要了解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并积极去遵守,增强法律意识。

(二)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中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学校和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家庭和学校要配合好,为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努力。然后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家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太少,而在学校,在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上也存在问题,仍然需要改进。

二、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很多的不良风气在逐渐渗入学校,中学生也正在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并不乐观,如果家庭和学校不重视,学生很容易走弯路。在这个阶段,也是他们的意识、行为、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因此,学校和家庭的引导是很重要的,应该在这个阶段给他们打下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学生也肩负着越来越多的重任,只有在思想道德教育上把好关,才能为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打下基础。

三、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完善,但在实施过程中仍有欠缺,党和政府制定各项政策文件,各学校也都认真贯彻文件精神,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行动还是有点跟不上。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课堂中厌学的表现。厌学问题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这已经成为思想政治课中一个棘手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等都是厌学的表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抵抗老师,在课堂外不认真完成作业,这样下去,以致到最后学生经常早退、旷课,最终辍学。对学习毫无兴趣。

(二)学习方法。在学习思想品德时,学生不重视,到考试的时候就是死记硬背,根本不理解,也不会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在课堂上,农村教师和学生应加强沟通和交流,认真设计课堂,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以致用。

(三)教育环境方面。中学生的三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随着多元文化的渗入,社会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力日趋增大,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了难度。而且课本上的内容都是理论性的,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看不到它的实用性,因此,学生比较抵触这些理论知识。

(四)家庭教育方面。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注重学生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在和老师交谈时,关心的往往是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只提供给孩子物质东西,而不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

(五)中学生自身的问题。在中学生的阶段,学生正处于发育时期,敏感和自尊心也都凸显出来,也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困惑心理等。同时,在这个信息爆发的时代,各种信息逐渐蔓延到学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学习态度上,学生往往抱着应试的态度,只为了追求高分,不注重知识的应用,甚至对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存在质疑,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在教育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案,以便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一)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人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社会、家庭和学校应该积极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和和睦的家庭环境,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社会应该加强监督和管理,对不利的因素进行屏蔽。学校也要根据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各方面对教育体系进行完善,并且,学校也要建立起和社会、家庭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使孩子健康成长。

(二)转变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在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要改变现在的教育形式,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多种形式来教学,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教育内容也要多样化,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莲花镇水栏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影.思想品德课部分学生厌学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刘彬.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厌学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3.

[3]刘伟.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厌学情况及学校管理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4]雷安莉.农村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课学习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

[5]朱志刚.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6]郝继超.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对策[D].聊城大学,2014.

[7]温秀娥.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8]张国飞.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学习现状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立足职高学生特点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
高职英语课堂学习现状及课堂学习动机激发对策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