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元认知理论提高初中数学讲评课的效果

2016-05-30黄丽君

师道·教研 2016年3期
关键词:后测元认知测验

黄丽君

每个教师都知道试卷的讲评当然不能只把试卷的题目从头到尾讲一遍。那么选择“了解了学生的错误后,再选择出错率高的题目进行有重点的讲评”的教学方式就可以了吗?笔者几年前曾在某中学初一12个班级年级做过实验,在对试卷进行有重点的讲评,第二天进行后测,后测的题目与前测完全相同,只是改变了已知条件中的数值和调整了题目的顺序。结果后测成绩与前测相比没有显著变化,在试卷讲评课采用讲演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的促进不大。要进行有效教学,应当结合发展性教学评价,把评讲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融入教学之中。在评讲课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特别是元认知监控能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1. 依据元认知知识,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按照元认知理论。通过试卷讲评课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诊断、自我调整的元认知监控能力;完善整个单元(阶段)知识的认知结构,学会反思解题过程。

学生学习的重点是通过具体的题目分析,掌握对出错原因的剖析方法,学会依据测验诊断调整学习的态度和方式。

2. 根据元认知体验,设计突破措施

数学试卷讲评课是以策略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其中的规则是启发式的。学生需要丰富自己的元认知体验,在讲评课上应该采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的学习方式。元认知体验不光是对自己学习的认知,也应该包括对他人学习方式的认知和辨析,以至评价反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有效地让学习者学会交流和评价。

具体措施包括:

(1) 设计“自我评价量表”,引导和规范学生反思策略。

(2) 小组讨论学习,进行组内试卷统计和组间数据比较,分析典型错误。

(3)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3. 按照元认知监控的不同维度,改进“数学单元测试”自我评价表的设计

第一阶段设计:让学生在试卷上错题的旁边用红笔订正,在试卷表头归纳本次考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下阶段学习计划。此做法的优势是学生耗时少,与原有体验相匹配。不足之处主要是反省认知的目标大而模糊,学生对此的认知停留在表面,大多学生用“计算粗心”来概括不足,用“多做题”来作为下阶段的学习计划。此设计没有体现培养学生反省认知的目标。

第二阶段设计:设计归纳表2份,表1为课堂小组学习统计表,用于分析典型错误。表2为学生解题反思表,需要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下图为表2)。优点是把反省认知目标定位为错题反思,让学生可以根据表格进行思考,逐渐养成反思习惯。不足之处是学生缺乏对知识整体的反馈认知,大部分学生在归纳错误原因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填写。

第三阶段设计:在前表的基础上参考了林少杰老师的“数学单元测验”学生自我评价表。增加了对测验的整体认知和对自我认知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区分了“单元测验”与“阶段综合测试”评价表。单元测验评价表没有设置“知识结构反思”,而是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单元知识归纳总结。

4. 教学流程图

猜你喜欢

后测元认知测验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对阅读词汇量的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