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艺在少儿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2016-05-30张悦钱华敏

南北桥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张悦 钱华敏

【摘 要】陶艺是中国绚丽多彩的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艺更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点一滴。了解各个年龄阶段少儿在学习陶艺时的特点,是使陶艺教育原理和活动动手实际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寓乐于教,把陶艺更好的融入到少儿美术教育中去,同样是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少儿陶艺 中国传统文化 儿童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157

中国的英文名词是“China”,而这个英文单词也有陶瓷的意思。可见“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中占据重要地位。陶艺,广泛地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它与绘画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陶艺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使少儿了解中国民间民俗艺术,鲜明的民族风格、艺术特色、表现手法,培养少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灵性,审美观点,艺术素质,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趣味性。

美术教育专家认为:少儿美术发展过程是人类美术发展全过程的缩影。幼儿最初的美术作品类似于原始美术,通过有效的美术教育,少儿可以遵循着人类美术发展的步伐逐渐步入现代美术的殿堂。现在的美术教育教于少儿画几幅画显然并不能满足少儿的本身需求,显得过于狭隘,为了适应社会教育必须要为儿童美术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陶艺。陶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爱玩是孩子的本来的天性,会带给少儿无边的稀奇感,更可以令少儿自发的爱上它的艺术形式,可以说,陶艺教育就是在少儿玩泥巴中潜移默化的教育。少儿陶艺教育是少儿教育中的关键组成片段。在《幼儿园学前教育纲要》的艺术教育中提出了感受与创造并重的教育观,强调让少儿的情感与视觉同时获得满足和愉悦时,培养少儿对美的感受力和对艺术的创造力,相信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美术与陶艺的结合将会对少儿日后美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当前少儿陶艺教育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一名未来的美术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带领少儿继承民间传统文化。而陶艺正是这样一种传播民间文化的媒介,陶艺在中国存在的历史比较长久,这种艺术充满了天然的气息与生命力,所以我们要将陶艺融入到少儿美术教育中去。然而针对“陶艺”教育这方面真正得到关注的还是近10年的事情,在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纲领》中指出:“有条件的学校可增加陶艺的教学内容。”在2011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造型表现领域”也明确提出:尝试用纸材、泥巴等通过折、捏、揉等方法进行造型活动。”可见我国教育部已经重视到陶艺的这部分的教育,并把陶艺列入了教学课程。以成都的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本部开设了陶艺实验室为例,川师附小为了丰富学生的校本课,美术组特开设了陶瓷艺术校本课。开课以来深受学生喜爱。

然而在社会上的少儿美术培训机构中虽说也开设了陶艺课程,但也只是小规模的范围,这是其一;并且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专业的陶艺老师十分稀缺,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其二;收取费用较高,使学习陶艺投入的财力物力显得过大,普通大众的接受程度不够,不能形成像简单绘画那样的成熟市场,这是其三;陶艺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这是其四;由于宣传力度的不够,家长认识不到学习陶艺的好处,这是其五。还有很多社会上的原因导致陶艺教育的道路比较难走。

陶艺虽说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文化,国家义务教育政策也十分重视,但是少儿家长对陶艺的态度却没有真正摆到正确的位置。在少儿被陶艺所吸引时,家长往往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打消少儿学习陶艺的积极性,例如:泥巴很脏会弄脏衣服、玩泥巴是在浪费时间和价钱好贵等为理由。这些都直接反应了家长没有认识到学习陶艺对少儿日后发展的好处,更广泛的说并没有认识到集成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等。这些都是陶艺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少儿学习陶艺的益处

泥土和水是人类生命生活依赖的重要因素。传说中女娲也是用泥和水创造出的人类,可见泥和水对我们人类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我们再回想过去那个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甚至没有任何高科技娱乐工具的年代,人们的童年时期都是怎么度过的?富有创造性的人们就地取材,通过玩泥巴来让自己感到快乐。

常言道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始然”。如果我们通过陶土这一媒介来授予少儿一些知识和技能,我们便会发现少儿使用原始材料的能力是出自于自身的本能,使少儿在陶艺学习中不断地寻找自己、发展自己和释放天性,把天性变成一种创造美得潜质,同时也起到了对少儿“美”的熏陶。并且,陶艺与其他课程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陶艺是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在搓、揉、捏、拍、堆、扔组成形体时,少儿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欣赏——操作——再欣赏——再操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少儿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了美,创造了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了少儿的小手肌肉与眼脑相协调的能力再者还启发智力;还培养感知力、观察、创造力和动手力;提升多角度观察能力,突破思维定式,增强空间感以及想象力等。

陶艺更是一种对少儿情感上、生活趣味和审美观念上的教育,在制作陶艺的过程中体现着少儿最真实的想法、理解和兴趣。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陶艺又不仅仅是一种单纯教授少儿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技术课程,而与是一种意在提升少儿艺术能力和民族认同感的人文课程,展现素质教育的成果将陶艺和少儿美术教育相结合,使少儿了解中国民俗传统文化与领会民族精神,同时增加了体量造型和色彩感知方面的技能。

三、陶艺教育日后的发展方向

谈到陶艺教育日后发展方向,要从国家政策、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入手。

(一)国家政策

国家政策的支持是陶艺教育顺利发展的基石,在小学、初中的美术课中都开设了陶艺的相关课程,少儿在3—10岁期间提前学习陶艺正是对日后义务美术教育中美术学习的一个提前热身。社会教育中的陶艺教育主要是指社会中的少儿美术培训机构,少儿陶艺课主要以陶土为主,注重少儿的年龄特点,通过陶艺教学挖掘少儿的潜能、个性和艺术,在陶艺教学中理解尊重少儿的兴趣、爱好和认知,陶艺教师应始终以少儿活动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少儿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启发和引导为主,尽可能的让少儿充分的释放天性,尽情的发挥想象力,在陶艺作品充分表现其心中的喜、怒、哀、乐。作为美术教育工作的承接者,任务便是努力地传播艺术文化,在拥有陶艺技能的基础上根据所在地区的文化进行陶艺与地方特色的融合,培养少儿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通过陶艺课程培养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将会对少儿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以及社会总体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以组织少儿到当地博物馆、美术馆、陶艺吧进行参观,开阔少儿的眼界。

(二)家庭教育

在学习陶艺过程中,可以举办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学习陶艺的过程中。在我们调查走访成都的番茄苗少儿艺术里,“番茄苗”的教师组织少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陶艺作品。家长和少儿都乐在其中,十分愉快。这样的教学组织可以改变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孩子长大后不会当陶泥艺术家,学陶艺并没有用这种不正确的观念。使少儿家长参与其中可以让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学习陶艺对少儿发展的好处。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加强教学效果,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使孩子与家长的感情更进一步,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从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亲子互动的教育,使上课方式更加多样性,陶艺的独特形式使课堂更加充满趣味性,更容易使少儿接受,这便是家庭教育的力量,也就加大了对陶艺这门学科的宣传度、认同感和接受力。对日后陶艺教育市场的形成奠定了有利的条件。

(三)社会教育

民间民俗文化陶艺走进课堂,美术培训机构等,在少儿美术教育发挥其作用不仅得到国家的鼓励,还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走进社区,为中国民间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得到了充分的条件。充分发挥媒体的力量,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陶艺,去宣传学习陶艺对少儿日后发展的益处,去开拓陶艺市场的前景。注重把陶艺知识融入学校、社会和家庭,让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方向得到一致,对我国传统文化陶艺的继承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少儿陶艺,开发了自身的智力,锻炼了手、脑、心得结合,激发了求知欲,更好的了解了陶艺这门中国民间民俗文化,在美术的视角下和自身的创造力下,感受到了民间民俗陶艺的趣味性,使少儿在继承和发展民间民俗文化陶艺上有了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在陶艺教育中也要紧跟时代潮流,积累我国传统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丰富文化资源,在教授陶艺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我国传说、人物和神话故事等一些故事性题材和有中国当代特色的事物进行趣味性结合从而创造制作出陶艺作品。教会少儿学会接受、学会审美、学会创新,从而创造出赋有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时代吻合,积极向上的现代陶艺作品。

参考文献

[1]刘泽艺.议我国少儿陶艺教育现状[J].艺术教育.2015(05)

[2]王红,周颖颖.小学教育过程的美育化设计于实施[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09.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评剧在京津冀三地文化协调发展视域下的音乐生态环境现状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