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木物什·宅院

2016-05-30谭向东

收藏与投资 2016年4期
关键词:圈椅艾克黄花梨

谭向东

和珅住过的恭王府,气势上比紫禁城弱不少,规模也小了许多。后花园的部分建筑甚至是和圆明园同期修建的,风格和用料都一致,算是公私兼顾吧。

在如此宏伟的建筑群中,古典家具作为室内功能性使用的主体和艺术性陈列的载体必不可少。恭王府的家具,本身留存的好家具极少。由和珅至恭亲王奕言斤,历经七十多年,其间历史变迁,自然有不少家具被替换废弃。存下来的多数是清末流行的风格,以嵌螺钿为主。臃肿颓废,或扭曲乖张,与盛世相比毫无美感可言。

即便如此,恭王府历经劫难,遗存的家具数量也不多。反而是奕言斤被慈禧冷落后,赌气搬进戒台寺蛰伏起来,随身带去不少奇珍异宝的同时,将恭王府的家具也搬去六十余件。所幸这批家具倒是完整保存下来,否则,必然毁于后来的侵占和破坏。

戒台寺虽是皇家园林,现在归宗教部门管理。恭王府管理中心屡次想要回这批家具,未能如愿。

民国伊始,王府式微,府内众多珍宝被贱卖,除书画外,大部分古董被日本山中商会陆续收购,被流散到世界各地,其中包括许多和珅时代的紫檀家具。前年11月,嘉德在世纪坛举办的“姚黄魏紫”明清家具展,有四件紫檀器出自山中商会,可以肯定是早年恭王府遗散的旧物。

现在进恭王府看到的家具,细数之下,除了是原有遗存之外,其他后来的家具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艾克夫人曾佑和女士捐赠的7件明式黄花梨家具,现在摆在锡晋斋的东屋。二是由文化部动用资金收购的一批,分别交由国家博物馆和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展览和保管。目前能看到的多数明式黄花梨家具,都是上述途径得来的。

1.恭王府藏黄花梨二橱

2006年曾佑和教授捐赠的七件之一,但并未见诸于《花梨图考》(1986年纽约出版),其中原委未知。

黄花梨联二橱收分明显,挖度稳健。两侧角牙的卷草纹,雕刻精细卷转自如。而宽阔的牙板上,卷草纹则没有伸展开来,显得局促。

面板边抹纤细,与腿足的壮硕极不协调。

两个抽屉下的闷仓板,比抽屉宽出许多,加上同样宽阔的牙板,显得异常淤滞沉闷,透不过气来。

仅从照片上看,修配甚多,牙板是由4根窄条拼成,窄条上还有补丁,显然修配时很难找到合适的材料,才不得已为之。但这样的修配,临时凑合的成分居多,不成想留到现在。

其他隐蔽处的细节,亲自观摩才会深有体会,在此不多言。艾克未将其收入图录,显然有他的道理。

2.恭王府藏黄花梨带屉板小平头案

此类案面下带一层隔板的小平头案,见过多具。比较知名的是现在上博的陈梦家旧藏,放在明式书房对门的罗汉床旁,用来置放小件物品。牙头比较宽扁,肉呼呼的。

嘉木堂曾经过手过一件刀牙板的,瘿子木面芯。装置屉板直枨的腿足部,外圆内方,余则直圆足,较符合结构需要。现藏于美国私人手中。拍场上也偶有所见。此类小案子,与以前写过的“宋式”家具一脉相承。

前两具尺寸都在71公分上下,较之恭王府这件小了十几公分。因此这件显得更为修长,稳定感也好得多,也更为实用。

此案在艾克的《花梨图考》和恭王府的《简约华美》等都看到过,有详细的介绍,不再赘述。

与前两例相比,此案的牙板更胜一筹。腰身婀娜曲线玲珑,镂空处翻转的云头纤巧,如小荷才露尖尖角,俏丽可爱。

唯若腿足稍稍细点,更加完美。

3.恭王府藏黄花梨双人凳

透过窗台的阳光,洒落在屋角的双人凳上,黄花梨静谧生动的木纹格外优美。金黄的底色散发出琥珀般的莹润光泽,千年木华,绚烂而芬郁。

双人凳成对,是曾佑和教授捐赠的艾克遗物。双人凳或叫条凳,是司空见惯的家具,酒肆饭馆最为多见,小时候上学还坐过。然而条凳最为普通的日用器,存世虽多,精品却少,成对的精品更为罕见。

因为常用而易损,弃之不可惜,故条凳常常因陋就简,制作相当粗率,但求结实能用即可,制式简单不重修饰。此对条凳则款型有范讲究颇多,以大案的制式做条凳,夹头榫云头牙子、侧挡带卷口,上面还有绦环、底足加托泥,攒框的凳面镶独板。

工手上更是细腻地道,腿足中一炷香皮条线,两侧的灯草线,一丝不苟笔管条直。牙板的云头纹透雕,曲线回转蜿蜒。随形的阳线饱满圆润,在牙板上翻转成珠,别具风情。

这样讲究的条凳,绝非普通而将就的一般家什可比,出身高贵人家是必须的,行里人常说的“路份”高。

曾教授捐赠的七件黄花梨,多有修配,甚或拼补得惨不忍睹。而这对则较少修补,只其中一条凳面芯板,补了窄窄的一条,看着却不像黄花梨。

4.霸王账条桌

阳光明媚的窗前,它的影子窈窕俊美。可惜恭王府给它的空间过于狭小,一排家具杂陈排列在窗前,室内灯光幽暗,外面的游客不得不紧贴着窗户,手遮着阳光才能看到。这样的参观条件,你根本不会有任何感觉。

好的家具器物,必须给它足够的空间和光线,配以适当的衬托,呈现韵致之美。家什也不在多,每件都恰如其分疏落有致,居家才会舒服,而不是堆得满满当当。

这条桌,搁在盛夏的阳台花架下,放在躺椅旁,一炉香一杯茶,几本闲书随手翻翻,再惬意不过。

条桌为几本明式造型,有束腰有霸王枨。霸王枨的尺幅刚刚好,带来视觉上方正之外的变化,不事张扬。四足略挖,稳稳地挺立。内翻马蹄线条清晰明快,收放自如。

惟束腰略高,较之精炼简素的牙板来说,比例上有压迫之感,可以再低点。桌面冰盘檐内敛舒缓,却嫌喷出不足,大头戴了个小帽子。也可能是后期修配时四角刹去过多,致使面板尺寸缩小的缘故吧。

5.恭王府藏黄花梨寿宇纹圈椅

圈椅起于唐,盛于明。此椅(见左图)在明代传世的众多圈椅中是设计最成功的一件。该椅的椅圈由搭脑向两侧前方延伸,顺势而下,与扶手融合成一条多圆心的优美曲线。椅圈轮廓十分突出,成为这种款型椅子的造型主调和特征。其他设计部件都与之呼应,烘托和强化这一圆形主题。

椅子的四根直腿向中心倾斜,穿过座屉直抵圈椅四角,成为圈椅稳定的支柱,且通过自身的圆形截面与圈椅的造型因素发生内在的联系。而靠背板和镰把棍都设计成曲线,构成圈椅在垂直方向上的衬托着力点。

椅腿近地端,前、左、右三方连以双穿,上为直穿,下为罗锅券,这与椅屉的劈料作法既有呼应,又有变化。

而此椅的视觉中心——靠背上的如意团花的设计,更是起到了点睛的作用,以团花为中心,又将靠背两旁花牙子和椅腿上端的花角牙等小装饰统一起来,并与椅子的椅圈、靠背等相呼应,起到了有趣的众星捧月的烘托作用。

此椅各部件的截面都是大小不同的圆、椭圆等截面,没有一处是方的,椅圈两端略向外转,作“鳝鱼头”式混圆处理,所有这一切,都丰富了以主圈为代表的圆的韵体美的设计效果。这是一部以圆为主旋律的优美乐章,这是明式家具中运用变化与统一造型规律十分成功的一个案例。

本应在辉煌的王府中终其一生的它们,却躲在灯火阑珊处。终得以见此真颜,亦是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猜你喜欢

圈椅艾克黄花梨
遭雷击的黄花梨
爱箱常满
爱箱常满
明式圈椅对现代家具设计发展的影响
黄花梨推手——明熹宗朱由校
外国“中国椅”相较于中国古典圈椅的内在文化缺失
价可夺金的明朝黄花梨床
小丑鱼吞石记
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腿攒万字纹罗汉床
明式圈椅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