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砂“喜上眉梢壶”的创作设计理念考析

2016-05-30陈卫芬

江苏陶瓷 2016年4期
关键词:设计理念紫砂

陈卫芬

摘 要 紫砂壶艺巧夺天工,天下独有。虽然艺人的创作思路千变万化,而大众也有繁多的审美角度,但兼顾实用性和艺术性二者的主旨是一致的。从传统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研究、分析、细细揣摩,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实践、总结经验,最终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紫砂“喜上眉梢壶”就实现了这个设想。

关键词 喜上眉梢壶;紫砂;设计理念

在紫砂壶的艺术宝库中,有许多完美的造型。这些造型总结了紫砂壶的艺术风格,概括了其精神内涵,向来扮演着重要角色。继承传统固然重要,与此同时也要注重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包括创意、构图、精神和韵味),完善既有的设计构想,创作新的壶艺作品。多年做壶的经验让笔者深深明白,一件好作品,其自身的艺术语言会给人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和感。要制作备受称赞的佳品,具体体现在将形象、神态、气质三者融会贯通,诚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仍需向这一方向努力。对紫砂壶创新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吸收传统手工艺的经验,将其立体嫁接到紫砂壶上,并以艺术语言抒发情感。例如这款紫砂“喜上眉梢壶”(见图1),在造型的处理、技法的运用、泥料的选择、装饰的变化上都力求新意,使其造型和内涵融为一体。

1 紫砂“喜上眉梢壶”的设计思路

紫砂“喜上眉梢壶”壶身圆润精工,线面关系简洁,曲线盈动丰满;盖口间严丝合缝,气密性好;壶钮似内敛梅枝,点点红梅缀于壶盖,灵秀动人;壶嘴短拙,似俏皮女子娇嗔嘟嘴,特别可爱;壶嘴根部出一枝梅延伸到壶腹,梅花疏落、细致;把圈向上卷起,故为倒把壶;全壶一捺底,均采用暗接处理,浑然天成。紫砂“喜上眉梢壶”呈艳丽的金黄色,寓指果实将熟未熟的酸甜滋味,正如女人的情感一般含蓄、绵长。

2 紫砂“喜上眉梢壶”的造型审美

紫砂“喜上眉梢壶”采用“文旦”壶型,该型始见于明末清初,外观上与“西施壶”、“贵妃壶”相近。仅就“文旦”字面而言,文有柔和、外表、容态的意思;而旦指戏曲中的女性角色。古籍上有文旦“果之美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的记载。由此,“文旦”的创作灵感似乎是模仿文旦柚的自然形态而来。在这里,紫砂“喜上眉梢壶”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古代女性的柔美与雅丽。在雅士眼中,“文旦壶”的韵味堪比美人玉肩,柔若无骨;又似西施风姿绰约,引人遐思。清人吴梅鼎赞曰:“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

3 紫砂“喜上眉梢壶”的创作理念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普遍有强烈的吉瑞观念。从宫廷到民间,人们往往将表现为动植物及自然现象的“吉瑞”以造型或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多通过谐音、象征等方式寄托美好的愿望。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作为吉祥文化的物化符号,源于生活,形成于传统,反映了民众的风俗习惯、文化面貌、吉祥愿望和审美情趣。喜上眉梢即喜上梅梢,这也是本壶的创作构思。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写道:“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觉喜上眉梢。”意思是: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开元天宝遗事》也记载:“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喜兆,故谓喜鹊报喜。”“梅”、“眉”谐音,而梅向来为人民所喜爱;又民间以喜鹊为吉,于梅梢枝头画一只喜鹊,构成了喜上梅梢的图景,就有了双重的吉祥和喜庆。

4 结 语

这款紫砂“喜上眉梢壶”的造型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不仅进行了适度的艺术夸张,又强调了个人风格。“喜上眉(梅)梢”的创作理念升华了壶器的格局,使其工艺设计及内涵都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社会日益发展,人们对紫砂壶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要求也水涨船高,对艺术的品位不断提升。紫砂壶造型多变,品类丰富;在有限的体量和空间里蕴含着无限的艺术魅力。总之,不管光货还是花货,都务必展现出制壶艺人的创作理念,作品里应包含某种追求,才能体现内在的灵气。正因其鲜明特征和传神内涵,紫砂“喜上眉梢壶”方能从茫茫壶海中脱颖而出。

参 考 文 献

[1]吕红娟.浅谈紫砂“合欢壶”里的浪漫情怀[J].江苏陶瓷.2014,(3):47

[2]杨新和.从王寅春“玉笠壶”探析传统紫砂壶的创意[J].江苏陶瓷.2014,(2):46

猜你喜欢

设计理念紫砂
亦步亦新
——紫砂·九隽”作品选登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如意的语言——浅述紫砂作品“四方如意壶”的创意构造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