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紫砂雕塑“决胜”的玩味人生

2016-05-30曹竞方

江苏陶瓷 2016年4期
关键词:寓意紫砂雕塑

曹竞方

摘 要 紫砂雕塑融汇了雕刻和艺术的美感,造型新颖、古朴大方。而今紫砂雕塑在宜兴开宗立派,在题材上与传统的“泥人张”、“佛山公仔”等知名人物雕塑技艺拉开了距离。紫砂雕塑形象质朴传神、情感真诚细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紫砂;“决胜”雕塑;寓意

紫砂雕塑的题材范围十分广泛,可以是人物肖像、历史故事,也可以是神话传说、生灵瑞兽,而人物像是紫砂雕塑的传统主题,自晚明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紫砂造像的创作受到了儒、释、道等文化的影响,常以圣贤仙佛为主题,贯彻以形写神、以神为主、形神兼备的原则,力求个性明朗、造型多样。据相关资料记载,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紫砂名家陈仲美就“塑大士像,庄严慈悯,神采欲生,璎珞花鬟,不可思议。”他塑造的观音像栩栩如生。而时大彬制“持经观音像”,呈现明代观音像的特殊造型,面部宝相庄严,衣袂飘逸,足踏莲花,在汹涌波涛里鼓荡前行,成为紫砂造像的经典之作。

杰出的雕塑家罗丹说过:“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属木版印绘制品,是中国著名民间木版年画之一,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它源于明代崇祯年间,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紫砂雕塑“决胜”(见图1)就是将天津杨柳青年画艺术在紫砂创作中再现出来。紫砂因此成为表现人物心灵、思想和激情的有力手段。

1 紫砂雕塑“决胜”的设计理念

紫砂雕塑“决胜”的风格受到天津杨柳青年画的影响,有画、刻、印、描、开脸等多道工序,刻工细腻。紫砂雕塑“决胜”表现的场景是两个顽童正在一节粗糙的老树干上斗蟋蟀。两雄相遇,一场激战就开始了。画面生动有趣,艺术气息浓郁,同时反映了生活的场景,富有活力。两个顽童体态丰腴,俏皮样貌惹人喜爱。紫砂雕塑“决胜”通过顽童斗蟋蟀的典型场景,以及寓意、写实等多种手法,表现了美好的童真。

2 紫砂雕塑“决胜”的玩味人生

紫砂雕塑“决胜”以斗蟋蟀为题材。斗蟋蟀即斗蛐蛐,又称“秋兴”、“斗促织”,即以蟋蟀相斗为乐的娱乐活动。斗蟋蟀是中国特有的娱乐活动。从最先只是听蟋蟀发出的声音,到后来观看它们搏斗,虽然只是一个微小的侧面,却也能反映出社会的变化。至于斗蛐蛐这一活动具体起源于何时,至今仍没有确切资料;但宋代朝野斗蟋蟀之风大盛,并将 “万金之资付于一啄”,则已为史料所证实。清代比赛愈发讲究,蟋蟀姿态上要求无“四病”即仰头、卷须、练牙、踢腿;外观颜色也有优劣之分,“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蟋蟀相斗,要挑重量与大小差不多的,用蒸熟后特制的日菣草或马尾鬃引斗,让它们互相较量,几经交锋,败的退却,胜的张翅长鸣。旧时城镇、集市多有斗蟋蟀的赌场。总之,这项活动兴起至今已有八九百年,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长不衰。玩味人生是享受人生的最高境界,但并非人人都能达到。如果能够像紫砂雕塑“决胜”中的两个顽童一样玩味人生,遇到再大的问题也都能自如应对。他们独立的精神与天真烂漫、与世无争的白云也是类似的。

3 结 语

明末著名文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慕名来到杨柳青镇,乘船饱览古镇美景,品尝特产“莲花酥鱼”,痛饮“莲花白”美酒,即兴赋诗《杨柳青》,其中有这么两句:“谁向高楼横玉笛?落梅愁绝醉中听。”当今的紫砂从业者如果也能如此汪洋恣肆玩味人生,也许能玩出不一样的境界。

参 考 文 献

[1]勇跃军,鲍青.浅论紫砂佛像的艺术创作[J].江苏陶瓷.2011,(03):27~28

[2]曹瑞强.紫砂雕塑的活力所在[J].上海工艺美术.2013,(03):86~88

猜你喜欢

寓意紫砂雕塑
巨型雕塑
美好寓意品芝麻
盛放的寓意
我的破烂雕塑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写实雕塑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