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磨蚀对蒙古族大学生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6-05-30张鸾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9期
关键词:外语水平读写能力蒙古族

张鸾

[摘 要] 语言磨蚀与语言习得构成了语言研究的两个方面,两者对立统一。语言磨蚀作为语言习得的逆过程,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汉族学生相比,蒙古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鲜明的个性。教师在教学中了解影响蒙古族学生语言磨蚀的因素,帮助学生最大限度降低语言磨蚀对其语言能力的负面影响,实现其外语学习的延续性和终身性。

[关 键 词] 语言磨蚀;蒙古族大学生;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166-01

蒙古族学生在母語以及汉语环境中存在着多种加速英语磨蚀的因素。因此,通过对影响蒙古族学生语言磨蚀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地防止语言磨蚀,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也将对教师以及学生均有一定的启示。

一、语言磨蚀理论概述

1980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语言技能磨蚀大会之后,确立了语言磨蚀研究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地位。随后在国际领域内Van Els,Bahrick,Olshtain以及国内学者钟书能、蔡寒松、周榕、倪传斌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磨蚀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语言磨蚀理论框架。

Van Els把语言磨蚀分为四类:母语环境中的母语磨蚀;二语环境中的母语磨蚀;母语环境中的二语磨蚀;二语环境中的二语磨蚀。倪传斌、严俊荣认为语言磨蚀,即语言习得的逆过程,意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各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阐述语言磨蚀的规律,提出回归假设、动态系统理论等主要假设或理论。

二、语言磨蚀相关因素

影响外语磨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七个。

(一)磨蚀前外语水平

磨蚀前外语水平是外语磨蚀的关键性因素。在1932年,Kennedy就发现磨蚀前的外语水平是影响语蚀最明显的因素之一。Godsall-Myers发现,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水平与磨蚀的量和速度呈负相关,即磨蚀前外语水平越高的学习者,其外语磨蚀的速度和程度越低;相反,磨蚀前外语水平越低的学习者,其外语磨蚀的速度和程度越高。

(二)受蚀时间

受蚀时间是外语磨蚀程度的决定性因素。语言学习者停止或减少使用或接触外语,语言磨蚀就会出现,其磨蚀过程似乎呈现一种“前快—中慢—后快”的发展趋势。

(三)与受蚀语的接触

与受蚀语的接触对外语磨蚀的速度和程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Edwards通过调查证明:与受蚀语接触越频繁,语言磨蚀程度越低;与受蚀语接触越少,语言磨蚀程度就越高。

(四)年龄

年龄对于外语磨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人与儿童的对比,Hansen研究发现儿童的外语磨蚀比成年人快。二是儿童之间的对比,Olshtain研究发现年幼学习者的外语磨蚀比年长学习者快。

(五)外语习得方式

外语习得方式适当与否在对抗语言磨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外语课堂教学方式、侧重点和强度对学习者外语磨蚀有一定的影响。Nagasawa研究证明通过课堂形式学习外语的学习者比自然习得外语的学习者语言能力更耐磨蚀。Hansen通过研究推测:以口语技能训练为主的课堂内培训出的学生,与以阅读和听力为主的相比,其外语能力的保持时间更长。

(六)社会情感因素

社会情感因素指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是外语磨蚀的间接原因之一。Pavlenko研究发现,双语使用者在运用不同的语言完成不同的情感功能时,情感因素就会对语蚀产生一定的影响。Shewell证明持消极语言态度的学习者,与持积极语言态度的学习者相比,其语言能力更容易磨蚀。强动机的语言学习者,与弱动机的语言学习者相比,其语言能力更容易磨蚀。

(七)读写能力

Olshtain在1986年就明确指出:读写能力可有效地防止外语磨蚀。Hansen研究证明磨损前读写能力与外语磨蚀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发现被试的读写能力与外语磨蚀的程度成反比。

三、对蒙古族大学生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正视语言磨蚀的存在

语言的磨蚀与退化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如影随形。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视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磨蚀现象,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端正学习态度。

(二)重视课堂教学

外语习得方式会对外语磨蚀产生影响。教师应该重视系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正确有效地组织英语教学活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重视语言应用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情感因素对语言磨蚀有一定的影響。积极的情感态度会有效地抑制语言磨蚀,提高学习效果。相反,消极悲观的情感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信心的建立。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正确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避免课堂焦虑心理,增强自信心。

(四)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外语接触量与语言磨蚀关系密切。学生在课堂外接触外语的机会很少,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创造后续学习的机会。可以引导学生收听英语广播、观看英文电影、阅读英美文学著作、参加英语角活动等。

少数民族学生是我国英语学习的特殊群体,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磨蚀状况,探讨防止语言磨蚀的策略,有助于提高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倪传斌,延俊荣.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

[2]杨连瑞,潘克菊,刘宏刚,等.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现状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

猜你喜欢

外语水平读写能力蒙古族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英语学科读写能力培养与思辨能力测评衔接研究
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与外语水平及性别的关系研究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巧用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