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课外活动的意义

2016-05-30赵龙

大东方 2016年7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体育教育课外活动

赵龙

摘 要: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是高校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形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作者就高校体育教育现状,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和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旨在探索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体育教育;课外活动

一、高校体育教育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校,体育课课程教学时问一般为2年,且多数是以每周一次90分钟的大课形式授课。一年级为基础课,二年级为选项课,三四年级为选修课。体育实践课的内容主要以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健美操为主;体育理论课的内容主要以體育锻炼方法、体育卫生保健及体育运动的技术为主。国家体育部对每个层面的学校体育均颁布了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并具体规定了授课时数、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评分方法,但高校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变动。高校的体育教学形式比较严谨,体育课的结构比较单调统一,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价是将其运动成绩、理论成绩、达标成绩、出勤率折算成百分数来加以评定,缺乏科学的量化。

二、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落后目前大多数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还是一直沿用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既定的方向来布置安排,这种既定方向的安排已远远落后于当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观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健身为主,娱乐为主,休闲为主,兴趣为主的课外活动已逐渐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调查发现,约80%以上的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比赛是由学校或院系学生会组织举办;约90%以上的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是以个体或小集体形式出现,且活动时间不定时、随意性大。

(2)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单调缺乏新穎性。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选择“篮、排、足”、健美操和“健身跑”作为锻炼项目的比例相对较高,这说明大学生的锻炼内容仍停留在最基本、最简单的层面上,同时也说明了高校体育课课程结构体系单一、狭窄、封闭。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称新《纲要》)明确指出: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这一新要求的提出,为高校教师探索创新型课程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也为高校课外体育活的开展增添了新项目。

(3)体育职能部门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学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一般包括早操、课间操、系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课余竞赛等,它具有自主性、选择性、社会性、灵活性及娱乐性等特性,是一种自主、不受约束、随意的体育活动。从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的特性及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随意性大等特点来分析,体育教师不宜过多地直接参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但从高校体育教育培养人的角度来看,学校的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又不允许对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放任自流,特别是在目前素质教育已被纳入教育思想中的新型教育时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就不仅需要管理,而且需要更合理有效的管理。但是大多数高校体育职能部门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没有明确的目标任务,缺乏统一的管理行为与组织引导,课外体育活动任由学生自主练习,学生可以凭兴趣、凭爱好自由参与活动,大多数高校体育职能部门只是在学生提出申请请求时,才会派相关的教师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

(4)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比较落后。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校体育职能部门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模式:一是强化管理型。这是一种由学校统一指挥、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以出勤率的变化来作为衡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工作成效的一种管理模式。如统一早操,参加该活动的学生基本上是被动承受,没有活动的自主性。学生出操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兴趣、锻炼身体,而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了事,因而锻炼效果极差。二是随意管理型。高校体育职能部门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基本上没有明确的目标任务,缺乏统一的管理行为与组织引导,课外体育活动任由学生自主练习,学生可以凭兴趣、凭爱好自由参与活动。三是计划管理型。学校体育职能部门每年都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一些体育比赛,像学校运动会及一些较为大型的球类比赛,如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的篮球赛、排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等,这种管理模式往往由于比赛项目的局限性及参赛人数的限制性,使得大多数学生无法参与到体育竞赛中来。

三、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

(1)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有利于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教育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是依法保障学生体育锻炼的权利,关键是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能少于1小时。这个要求,促使大多数高校不得不加强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化程度,切实加强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和引导,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实效性;这个要求迫使大多数高校不得不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及对体育设施建设的力度,为学生创造更好的体育活动环境,加深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推动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2)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有利于高校对课外体育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大学生体育意识、发展大学生个性、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形成自主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由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及人群的不固定性,学校对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管理难度相对也较大。“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迫使高校职能部门不得不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l小时”而制订出具体明确的目标,明确落实学校各部门在活动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大力宣传课外体育活动对培养健全学生的重要性,认真指导、激励学生,同时根据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绩效进行合理地调整。

(3)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现代体育是多功能、全方位的,是集健身、娱乐、竞技和生活为一体的多维教育。根据大学生思想、身体、心理日趋成熟,独立新潮意识增强,易接受新事物等特点,在大学生中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既可以使他们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意义,又可以使他们通过体育活动进一步掌握好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4)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与体格。在高校,大学生是文化的受益者和创造者,他们受一定的文化所形成的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同化为群体的一分子,同时又再通过自己的言行参与文化的创造和传递。高校体育文化是民族体育文化在高校里的反映,不仅具有体育活动特殊的竞技性,反映时代的体育精神,还充满可教育性。高校体育文化一般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吸引着广大青年学生,成为校园教育中最广泛、最具有可接受性、最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高校体育文化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課内、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集竞技、健身、休闲、娱乐、审美、传播等多元功能为一体,在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与体格。

(5)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和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人点和突破口。“陽光体育运动”的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走到阳光下、走到操场上、走进大自然,从而形成校园内外“阳光健身活动”的热潮。高等学校要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活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坚持“小型多样,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积极整合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资源,开发学生喜闻乐见、健身价值高、趣味性强、有地方特色、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群众性体育活动项目。此外,学校还要定期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或专项体育比赛,并建立制度,激励青少年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真正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李丽.“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1:92-94.

[2]张凤华.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6:153-154.

[3]刘建生,方千华,黄子宜.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及实施路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106-110.

[4]王鲜.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长效机制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04:5+7.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运动体育教育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浅析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策略
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模式构建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研究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视阈下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境与突围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