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德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2016-05-30李莹吕嘉成

西江文艺 2016年9期
关键词:德育思想思想道德启示

李莹 吕嘉成

【摘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教育家,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尤其是体现在对德育的重视上。其德育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瑰宝。深入研究其德育思想,能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本文从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开始介绍,然后阐述了孔子德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孔子;德育思想;大学生;思想道德;启示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论语》是最能体现孔子德育思想的著作,我也将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做个大致的分析。其德育思想比较复杂,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的内容。

1、为仁

“仁”作为孔子的最高道德原则,也是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而孔子心中的“仁”指的是什么呢?总的来说,“仁”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以及“孝悌”。

第一是“爱人”。孔子的一个弟子樊迟曾向孔子问仁,子曰:“爱人”。孔子用爱人来解释“仁”,这是对“仁”的根本精神的体现,这就表明孔子明确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他将“仁”当做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标准和准则,将其当做一个终极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使“仁”成为社会中其他美德的一个基础。一般来说,儒家主张从身边亲人之间的爱出发,并不断推广到广泛的爱。因此,我们不能把孔子所说的“爱人”简单的理解为奴隶主和贵族之间的那种有等级的爱,只因为他还包含着对广大庶民,以及奴隶的“仁爱”。

第二是“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克己是个人的修养,复礼是这种修养需要达到的目标和标准,孔子深切的希望人们通过道德修养自觉遵守礼的规范。孔子所说的礼,是用仁德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内容,把礼作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标准。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明礼又规定了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礼要以仁为基础,靠仁来维护;离开仁,礼就徒有形式;为了维护礼,仁的具体内容依据礼来规定;离开礼,仁就无所依靠。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一里一外,互为表里,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因此,要克服私欲,让君主要有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并以伦理道德的原則来约束自己,使他们按照这个行使自己的权利,实行轻压迫、轻剥削的政策,从源头上改变人和人的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让国家表现出一个大治的局面。

第三是“孝悌”。孔子直接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是孝悌,是实现“仁”的基础。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尘。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2”仁的根本是孝悌,它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当时的社会状况使不会犯上作乱的人都称为孝悌之人,因为当时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血缘关系是当时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天子、诸侯以及大夫之间的关系同时包含父子、兄弟的关系,因此说遵从孝悌就不会以下犯上。从这点上看,维护和稳定当时的宗法制度需要孝悌,反映在具体内容上来看,也就是家长制,要求子女对父母必须服从。而为人孝悌就不会以下犯上这一点,说明儒家清楚的知道道德对于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还有,它是仁爱的具体表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仁德要从家庭做起;父母兄弟是每个人最重要的人,爱总是最先从父母和兄弟开始的。假如一个人对他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对自己的兄妹都不友爱,怎么可能对其他的人存有爱心呢?怎么有资格对他讲其他的道德要求呢?孝悌是为仁的根本也就体现在这里,同时也表现出孔子很重视孝悌的教育,强调德育,注重个人内心的情感的修养。孔子把孝加以延伸、发展并与忠结合起来,以服侍父母的心情服侍君主,从而形成了孔子特有的道德观念。

在《论语》中,“仁”字几乎整本书都在提及,出现了100多次,孔子谈到了“仁”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字数、篇数,还是从思想方面来说,都可以看出“仁”在《论语》中的重要地位,也可以表现出“仁”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核心内容。

2、重德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德治”。“德治”以德育教育为重点,主张将德育与政治结合起来,并利用德育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维护当时社会稳定。“以政为德”也是孔子的主张,他提出“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于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14他用“免于无耻”和“有耻且格”概括的说明了法制刑政与道德礼制的不同之处,强调了道德礼制在稳定社会秩序上的重要作用。从这个认识出发,他主张“为政以德”,强调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基础,把社会秩序的稳定建立在人们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刑政没有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害怕而不敢为非,不能使他们为他们的非为感到羞耻,而实行“德治”以后,就不仅仅使民众知道羞耻,还能让其从心底改正,达到化民的效果,而“德治”的重点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全社会成员都具备一定的道德品质,遵守相应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更好的做到这点,他认为这有赖于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能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政治上的“德治”创造优越的条件。社会道德风气形成,将会产生安定社会的力量,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带来明显的作用。

3、克己守道

孔子主张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我行为,让其合乎道德规范的要求。“克己复礼”就是在与人相处时,应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3]249,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别人。这是要求自己基本态度的集中表现,也是一项人际和谐的重要原则。就像孔子《论语》中的“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3]96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3]252,就是说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到别人,不要只考虑到自己;要把别人当自己一样的来对待,自己想要有的别人也会想要,自己不想有的别人也会不想有。这体现出对人关心、尊重、平等、理解、和乐于助人的精神,这是儒家待人的根本精神,可以也应该成为全人类人们普遍遵循的社会生活法则。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克服自己的非分之想和私欲,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从而达到仁的要求。

二、孔子德育思想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1.确立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

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树立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是对教育所提出的特殊要求。它的目标是在社会发展的大前提下,通过对人心灵的塑造,进而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在思想道德的指引下,让整个社会形成一套内在的合力,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所处的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和封闭向现代和开放的重要时期,受各种思想的冲击,使我们必须确立起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让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形成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理念,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独生子女渐渐成为大学生主体,唯我主义的价值观念在大学校园蔓延。脱离我国当前的社会实际而大肆谈论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而又不付诸行动,成为典型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种情形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时有发生,较普遍的现象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表现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只求索取,不讲奉献。集体意识不断弱化,个人主义倾向严重。然而在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微不足道的,当我们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要服从集体利益,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私人利益,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我们都清楚的知道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我们绝不能单纯的只重视德育教育,忽略其他的教育。我们在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智育的教育,不能重德轻智。因此,首先我们要确立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只有对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了,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总的思想道德水平。

2.必须加强道德规范的建设

确定好什么是我们应该做的,什么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什么是我们必须大力提倡的,什么是我们必须坚决反对的,这是道德教育的依据,没有形成明确的道德规范,就没有所谓的成功的道德教育。孔子非常注重对道德规范的建设,经他创立和整理的道德规范,为人们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确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今社会处于新旧观念更替的时期,利益之争、价值之争让我们的精神生活和行为取向变得模糊,让我们都不知道何去何从,所以急切的要求确立完整的道德规范。学校的道德教育以道德规范行为根据来进行,才能培养出一批有一定道德水平和判断能力的道德高尚的人,所以要不断加强大学生道德规范建设,以提高大学生普遍的道德水平,使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3.必须优化德育教育的外部环境

事物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对于道德教育也是一样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对思想道德建设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政治、经济、文化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社会混乱必然使道德教育变得举步维艰。有人指出了当前道德教育中的问题,包括教育模式、教育效果等方面都值得深思。所以,要真正意义上实现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教育目标,我们就必须得重视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优化,不断加强法制和文化建设,加强综合治理的力度,最大程度上地惩恶扬善,遏止腐败的产生,创造一个公众认可,人民满意的道德教育大环境。所以我们社会要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定期为大学生做一些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活动,比如演讲、讲座和一些关于思想道德方面宣传活动,并定期举行一些思想道德方面的志愿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使思想道德教育渗入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当然,思想道德教育不能片面强调道德灌输,现在的大学教育,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关怀。对于德育教育只是简单的说教,一味的强调,我们要将其付诸于真正的实践,这样才能为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德育教育须依靠综合教育的提高

道德教育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构建学生道德境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提高的文化素质、科学意识、审美能力、哲学修养、体能训练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孔子教育方式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在当代社会,如果没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就不会有个人道德境界的全面提升。人类的认知领域不断扩大,已使个人的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才是觉悟先进、道德高尚最牢固的基础。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必须依靠法律、科技、审美等综合教育已是一个的确定的事实,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和重视这一事实。现在的教育更加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表明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各方面都发展好了,德育教育才能更好的提高。

5.必须不断探索德育教育的新方法

孔子在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所用的方法是很多的,比如像“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循善诱”、“以身作则”等方法,一直到当代社会依然是人们所耳熟能详的词语。从古代到现代,这些德育的方法和原则为人们的教育提供了指导和借鉴。一套切实可行的的道德教育方法对于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觉悟,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有着很强的的表现欲望和参与欲望,并且具备相当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多样化的影响,这些构成我国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新的时代背景,而孔子的德育思想博大精深、意义深远,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他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及其实践,对于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仍有积极的启发作用。但是我们要辨证的对待孔子的德育思想,要发扬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它更好的为思想道德教育服务,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来可泓.论语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3]傅佩荣.译解论语[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4]李零.论语纵横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刘慧敏.孔子之为教育—浅谈孔子教育伦理思想[J].社会科学家,2007(4)

[6]魏世英,龚成.试论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启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2)

猜你喜欢

德育思想思想道德启示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借鉴儒家德育思想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