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苏州博物馆看天人合一精神

2016-05-30徐晨光

西江文艺 2016年9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园林

徐晨光

【摘要】:环境问题引起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在设计中注重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运用变得具有价值,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著名的建筑群,我们将从他对光线,水景等方面的运用分析他的设计理念,感受他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体现的天人合一精神。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天人合一;园林

天人合一的概念,最早是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在儒家思想中,”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儒家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其实是在”人”与”天道”之间关系的思考上,与之相比,其实道家在更早时期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上,更与我们现在的思考相符,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逐渐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在天人合一价值成就系统中,天人合一是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以及反应进程与指向的观察工具、思维模式。天与人各代表了万物矛盾间的两个方面,即内与外、大与小、静与动、进与退、动力与阻力、被动与主动、思想与物质等等对立统一要素。

因此,笔者认为,能够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设计才是当下乃至未来很长时间内具有巨大价值的设计。华人设计师贝聿铭于2006年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正是这样的一个伟大作品,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物始终秉持着现代建筑的传统,同时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在苏州博物馆中处处都体现着这位大师对于设计的坚持和用心良苦,成为传统和现代结合的著名建筑物,下文我们将具体来作分析。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先生的精心设计,以笔者的阅读能力,定不能全其精妙,下文将仅就目之所及、思之所触来分析,暂且总结为三点:光、水、观。

贝聿铭有一句名言是:“让光线来作设计。”光是自然界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日夜周始、四季更替、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光,这看不见摸不到的光,却是自然界中最值得敬畏的力量。在苏州博物馆中,光理所应当的成为了自然的代表。如果有个人能被称作利用光的大师,那他一定不是拿绚丽的灯光照亮夜空的表演者,而是无声无息中将光的潜力诉说出来的颂唱者。贝聿铭就是这样一个大师,光带给我们光明便是要我们看得见,于是,“视野”成了苏州博物馆中的一个关键词,站在大门前,我们可以直接看得到庭院内部的花卉园艺,山石水景,越是气派的大门越让人敬畏,而呈现在眼前的庭院,就像张开的双手欢迎客人,解决两者矛盾的,便是光,是视野。

另一方面,也是苏州园林中广为人知的一种设计手法---借景的使用,在建筑群中的使用十分常见,这也是贝聿铭晚期十分钟爱的一种设计,每扇窗外必有植物,每道门外必有树、有水、有景(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后文中我们会详细讨论,在此暂且不作赘述);园林中体现贝聿铭对于中国画热衷的,还有假山石景,有人认为假山石景起源于唐代的“微山水”是有一定道理的,无论是意境的表现,还是对于居所的功能,都有相通之处,这种手法在新馆里得到使用,同时配合水面的反射,使得“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画境表现力又得到了纵向的延伸,带给人不一样的意境美。

新馆的设计中贝聿铭专注于最大限度使用自然光,建筑的屋顶采用江南标志性的大斜度斜坡形屋顶,同时利用夹角和延伸,将自然光大量引入室内;在展厅的屋顶,使用木纹的金属百叶窗营造了柔和的室内光线,大面积玻璃天棚与黑石屋顶相互映衬,已现代开放式钢结构代替过去的木梁和木缘构架,而传统的木构架在现代钢结构映衬下成为一种怀旧的装饰,也烘托一种典雅的东方气氛。

新馆中的水也是一个重要元素,水是生命之源,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物质;水既是人与自然交融的媒介,也是东方哲学的智慧来源,上善若水、一清如水、行云流水等以水为喻的语言数不胜数,清清水之中,包涵东方韵味,以水装点建筑,便最能使人感到仿佛置身自然之中。

建筑群中設计了多处水景,建筑与水巧妙结合,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之间以石桥作为联结,使得建筑与水相映衬,在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如此设计堪称和谐。前文提到的园林山水奇石之景也是将水的反射光线的功能加以利用,水面如镜面,假山与真水,实景与虚像,江南小景与文人气息都得到了体现。笔者认为,中国山水画不同于西方风景画,首先西方风景画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地位远不如山水画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重要,更关键的是中国山水画重在意境与精神的传达,这种传达是内涵的,是借助山水姿态说出审美体验,这一点就是最大的区别,借山水之景为口,说心中意气或者画家的审美体验,这就将自然山水景象作为了伦理主体,赋予他们主观能动性,从而与人类中心的观点分道扬镳,山水也可以作为传情主体而不仅仅是审美客体,这种精神在西方风景画上是少有体现的,新馆中的假山水景便具有山水画的属性;我们从一开始讲天人合一,就认为即要肯定自然,也要同时肯定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关注人性中自然性的特征,置身山水之中,将山水自然作为审美主体,摆托人类为中心的审美主客划分,便是与自然融合,便是天人合一。在这种思路下,我们看到水幕墙和莲花池,水幕墙仿佛是一个垂直方向的流觞曲水,将文人雅客精神的代表设计在室内,同时使其产生水声潺潺,如贝聿铭所说:“水是用来听的。”将水拉进了人除了视觉之外的新体验之中;悬臂楼梯设计在莲花池之上,体现现代设计对室内空间科学利用的同时,继续拉近人和水的距离。

再整体看建筑群的侧剖面,以大门为中心,往两侧的廊道逐次升高,由上而下,正如高山流水一般流畅。不难看出,从细节到整体,水都如它本身无孔不入一般,渗透进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之中。

我们在此探讨的“观”,其实具有总结意义,从苏州博物馆具体的设计点中抽离出来思考贝聿铭的设计观念,笔者觉得这与分析学习具体的设计点一样重要,讨论设计观念可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新的思路,更可能是一种美学哲学与设计哲学。

无论是设计师之间的探讨,还是研究者的分析,最常见的便是关于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乃传统与现代之结合,说它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绝不夸张,比如,它使用传统的设计语言,却使用现代的空间理念和结构,同时使用现代材料和技术等等,在此处我们不多做讨论,我们着重讲其中的审美倾向和伦理观。

苏州博物馆创造出的是“园林式”的空间,将建筑平面展开,廊道串联为基础,把室内外空间作为整体,外观与展示内容相辅相成注重中国人“和”的意识,与其他个性鲜明的现代建筑设计不同,苏州博物馆不强调单体建筑的突出,而着重整体的空间层次感,”不高、不大、不突出“成为其设计原则,这一点体现的正是江南特定自然环境孕育的不同于北方重气派与场面的哲学,建筑群整体实现了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和谐,而这种和谐是由内而外的,不仅仅是建筑群内部的和谐,从一开始也是整个建筑群与外部大空间的和谐,整个建筑群如同一条苏州老街,融入苏州的人居氛围之中,白墙灰瓦融于江南的白墙黑瓦之中,将区分度把握的恰到好处。这种和谐的审美观,是我们在设计中非常值得学习借鉴的。

参考文献:

[1]林娣著.中国园林文化[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谢俊,《经典重温:贝聿铭大师建筑创作思想浅析——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J]中外建筑,2012年03期

[3]程相占,《论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J] 美学研究,2013年05期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园林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