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2016-05-30左秀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41

地理教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克里希师生关系心灵

左秀萍(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 200241)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左秀萍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 200241)

克里希那穆提是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生于印度。他一生致力于引导人们认识自我,用自信的光明照亮自己,解放自己。他一直强调自我觉察,以及了解自我局限、反对权威。他一直指陈“开放”的极度重要,因为“脑里广大的空间有着无可想象的能量”。这个广大的空间,正是人的生命创造力的源泉所在。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一书是克里希那穆提写给学校的书信集,字里行间表述了他对于学校教育的深刻理解。他希望通过这些信来表达,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并且告诉所有那些对学校负有责任的人,学校不仅要在学业上非常出色,还要关心对整个人的培养,帮助学生和教师自然地绽放。

大多数人来到学校的目的是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和技能,日后能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工作。这是所处的文化带来的影响,但是这也使得教育变的机械化了。《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一书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些问题,比如,教师是什么?教师是不是就是为了给孩子们成年后谋得一份工作而传以知识呢?如果是,那么教师就是知识的传递者。这是教师唯一的职责吗?如果是,那么教师就是一台活的计算机。今天的教育,一定不再是只为了考试和分数的教育,教师也不只是教学生考试。

另外,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被建立和培养,教师的优越感会导致学生在教育里的自卑,这样的师生关系是不合适的,容易导致学生的恐惧、压抑和紧张。学生会默认自己为该被教育的对象,那么在学习中的思想就是被动的。最好的学习应该是自我建构的学习,让学生自己走上一种良性的学习轨道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书中还有很多引起我的共鸣的话语,比如:“教师一定不要引起学生的恐惧。这不是观念,因为教师自己明白,不只是口头上,任何形式的恐惧都会损害心智,破坏敏感性,钝化感官。”“我们已经过于强调考试和成绩了,那不是建立这些学校的主要目的。”这些克里希那穆提写给学校的话语都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猜你喜欢

克里希师生关系心灵
俯仰闲忙之间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思想和行动哪个更自由
思想和行动哪个更自由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另类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