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合浅述

2016-05-23吕国辉葛薇

现代交际 2016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吕国辉 葛薇

[摘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合,是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前进发展的国内社会形势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迫切需要,对于维护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赋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新的内涵、动力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实践变化,不断创新,真正肩负起推广、发展马克思主义,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合进行了浅述。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156-02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合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

自上世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民主化、开放化的程度不断提升,高等教育中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的社会本位向满足个体需求进行转变,由以前的个体不被重视转变为现在的对个体的重视,在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更加凸显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从一个方面进行观察,当前的大学生们受网络信息和市场经济潜移默化的影响,自主意识觉醒,独立意识更加强烈,因此旧有的教育理念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对教育理念进行改变和发展;而从另一个方面而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的社会环境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学生面临着社会上的诸多挑战,例如当前社会的进一步分化,社会正在向网络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在这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互相碰撞,因此社会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历史特殊时期对学生进行引领,让学生的自主意识形态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这是高等院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思想大众化的历史使命。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对社会本位强调过重,而对学生们的个体发展却进行忽视,使大学生群体的创造性、主动性被遏制,对大学生群体的全面自由发展非常不利,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在高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单单要对社会的要求进行契合,同时又要对学生的个人需求进行考虑和满足。要对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体发展进行维护和尊重,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有效引导,使马克思主义教育价值观真正被学生所接受并发挥其引领作用。

在高等院校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要对教育理念不断进行创新,要使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能够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能够发挥其有效性和针对性。要对以往教育观中的社会本位教学理念进行突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的价值观、社会观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让大学生们能够对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促使大学生们普遍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和理想。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合要以理论创新为基础

当前一个时期,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要承担的使命是,不断创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对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完善,对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得到不断创新。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创新时,要对理论构建的完整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遵循,要把科学性作为最根本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意义等要重视到位,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的不断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创新,还要对民族性和时代性进行遵循,要不断探索和挖掘当代中国特色的主流价值,在向学生进行授课时把知识价值和主流社会价值结合在一起,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的生命力进行彰显。除此之外,还要对理论的表达内容在表述中的大众化进行注意,增加向学生授课时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更强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合要以实践教学为动力

马克思主义只有在与实践的互动中才能充分体现生命力,获得影响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重视实践教学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学生生活实践的互动,才能获得发展的持久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创新表现为,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突出实践的地位和作用,由原来的理论灌输发展到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实践环节和实践教学等各种形式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化。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思想多元的背景下必然有自己的理论需求。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重视改造世界的理论本性契合大学生对理论的需求,内在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满足其理论需求和引领实践的前提与可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合表现为,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突出实践的地位和作用,由原来的理论灌输发展到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实践环节和实践教学等各种形式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化。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思想多元的背景下必然有自己的理论需求。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重视改造世界的理论本性契合大学生对理论的需求,内在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满足其理论需求和引领实践的前提与可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使这一理论真正满足学生的理论需求和发挥引导实践的指向作用,就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理论对实践的解释、回应和指导,挖掘理论对现实、理论对于学生的价值性因素等实践创新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要真正为大众接纳认可,必须适应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论要求和实践需求,规范、引领现实生活世界,实现服务社会和民众的目的。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合要以科学方法为助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合过程中,教育方法的合理使用程度会直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及结果产生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创新要以有效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基础,从突出理论灌输转向主流引导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从单向传播转向双向和多向互动,充分调动青年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其理论学习和理论创新的能动性。

五、总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点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突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积累了不少优良教学传统和教学方法。一方面,要善于挖掘和吸取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中的优良传统和精华,并赋予其时代意义和现代科学元素,推动教学方法变革;另一方面,要突破和创新传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求新的出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型和理论与实践结合型教学模式;摈弃旧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研究型”等知识传授和能力、素质提高并重的新型教学方法。要在坚持学生主体的原则下,借助于现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合过程中,需要注意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科技时代为高等教育提供的便利条件,掌握好新媒体时代的教育传播规律将其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丰富教育资料汇集渠道,利用新媒体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合过程中的互动机制。

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在实际教学中,要和新的社会形势相结合,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不单单要对理论的内涵推进进行重视,同时,还要对理论的实践力量进行注重。在高等院校积极营造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舆论氛围,使其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同时也使其成为社会的共识,使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功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黄冬福,林曦.试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2]郭超.四类媒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作用[J].现代商业,2011(24).

[3]潘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辩证关系分析——兼论如何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广西社会科学,2011(08).

[4]姜玲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4).

[5]李冬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黑河学刊,2011(08).

[6]夏小华,周建华,吕卫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

(07).

[7]王凤梅.以问题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8]王圆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大学生理论社团的有效互动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9]曹燕丽.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2.

[10]张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改革探索[D].南京林业大学,2011.

[11]苏志宏.论马克思主义教育目的观(上)[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1(03):6-13.

[12]芮鸿岩,张陟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推进中的“四个统一”[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05):

21.

[13]石国亮.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几个前提性问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01):11.

Abstract: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s under the changeabl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drastic changes in the domestic environment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Marxist Popular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urgent need, for maintenance as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guide the young students' healthy growt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era of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Marx doctrin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the new connotation, power and requirem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adapt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nd practical changes, and constantly innovate, really shoulder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x doctrine, training qualified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the mission. This paper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Marx doctrine fusion is introduced.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Marx's popularity; integration

责任编辑:杨柳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