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洲族海纳百川民族精神解析

2016-05-23赫金鸣

现代交际 2016年8期
关键词:海纳百川民族精神

赫金鸣

[摘要]人口不过数十万的满洲族,能统一中国在于民族精神。其中,海纳百川的民族精神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海纳百川:强调团结、学习与创新。这种高贵民族精神属于满洲族更属于中华民族。

[关键词]满洲族 民族精神 海纳百川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095-01

满洲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人口仅仅数十万人,最终统一中国,在于其固有的民族精神。其中,海纳百川的民族精神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海纳百川[1]37:表现为满洲族极为注重团结、学习与创新。

一、团结

在满洲族崛起过程中,非常珍惜内部的和谐和民族之间的友好,能够团结各民族兄弟,结成的统一战线广泛而且基础牢固。这是满洲族不断发展壮大、统一中国、维持近三百年统治的重要原因,表明了新兴满族的战略远见和政治成熟。

1.新兴的满洲族极具包容性,融入了各民族新鲜血液。入关前满洲族建立了八旗组织,把不同民族成员编入这一组织。八旗中除满洲外,又成立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大量接纳汉族人、蒙古族人、锡伯族人、回族人、朝鲜族人等。于是满族人口数量迅速增加,成为中国第二大少数民族,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人口质量也得到提高。

2.知人善任,博采众长。发挥汉族的智力、借用蒙古族的武力。在太祖太宗朝满洲族崛起过程中,建立的智囊团皆以汉族为主,例如范文程足智多谋,深得皇太极赏识和重用;满蒙从联盟到联姻,做得非常成功,皇太极不仅统领八旗蒙古而且笼络外藩蒙古49旗尽为清朝效力。

3.“皇太极疑人也用”[2],优礼祖大寿[3]34,宽恕祖大寿,显示了对敌对汉人海纳百川的豁达胸襟。崇德7年(1642)5月,皇太极御崇政殿,总兵祖大寿跪在大清门外请罪。太宗不仅没治他的罪,反而为其开脱:“尔背我为尔主,为尔妻子宗族耳。”[4]9427必须指出,此种团结,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作为高尚的民族精神融入满族人的血液中,大清朝没再出现中国历朝历代如汉明王朝开国稳定后那种“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功臣惨剧。

二、学习

在满洲族崛起过程中,满族社会发展及文化水平同汉族比差距很大。但是,满族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认真而努力学习汉文化,从上到下各级文武官员(包括努尔哈赤)不但是汉文化的欣赏者或精通者,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能有所升华。满族在入关前,是真正的拿来主义,努力学习汉文化,努力学习所有先进的东西,积极向上。赢得萨尔浒大战胜利后,明王朝转向全面战略防御。大明宁远守将袁崇焕认为:“虏利野战,惟有凭坚城以用大炮一着。”既而架上了从西洋引进的红衣大炮。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兵攻打宁远(兴城),没想到遭到明军炮火猛烈攻击,八旗大军无法招架,努尔哈赤也身受重伤,对于作为常胜将军的努尔哈赤而言,无法理解自己的失败,日夜忧愤,回到沈阳后不久就因背疽突发而死。此事震撼朝野,太宗皇太极下定决心必须拥有这种先进武器。之后于“天聪年间,海中潮出铜炮一位,镌曰:‘镇国龙尾大将军'”,遂命“石廷柱、祝世印出榜招募能铸炮之人。彼时有王天相、金世祥……十人,揭榜应募”。最终仿制出八旗军自己的红衣大炮。清军有了红衣大炮后,攻无不取,战无不胜。在学习上满洲族虚怀若谷,不管软件(汉文化)、硬件(利炮),学习所有先进的东西,彰显了入关前满族的开放思想。

三、创新

积极推动国家制度创新。建州女真从大金国灭亡后偏居于白山黑水,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所以, 想打败明王朝、统一中国,满洲族崛起过程中,必须对自身的社会组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便将来与先进的中原地区有效对接。努尔哈赤时期,就已经着手对满族原有的牛录组织进行改造,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新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组织形式——八旗制度,并逐渐发展成为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金政权建立后,完成了女真各部统一,“各自称王争长”的乱局被平定。皇太极时期继续推进改革,进而发展成“参汉酌金”的国家战略,这种法治思想具体讲:

1.在尊重满族旧有社会组织和习俗的同时,继续完善八旗制度,成立满、蒙、汉八旗。八旗制度是清代满族最具民族特色的军事制度,平时耕作、战时出征,体现了满族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的历史功绩;

2.为加强和巩固满蒙联盟,成立了专门管理蒙古事务的理藩院;

3.仿照明朝中央政权结构,设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到多尔衮1644年率领八旗大军入关时,满洲族已经做好了接管明朝政权的各项准备。满族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国家制度层面大胆创新充分显示了入主中原前满洲族的进取精神。

【参考文献】

[1]何晓芳.论满族精神及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历史贡献[J].满族研究,2014(04):34-38.

[2]王亦秋.皇太极疑人也用[J].人才资源开发,2009(09):

63.

[3]邓庆.从皇太极优礼祖大寿看满族的包容性[J].满族研究,2005(01):34-39+41.

[4]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三十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

1977:9419-9429.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海纳百川民族精神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新时期绘画创作中苗岭欢歌“海纳百川”式的文化隐喻
在你快撑不下去的时候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主旋律电影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扬
提倡民族主义振奋民族精神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校训在校本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与滋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