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新探:现状、维度与框架

2016-05-23邓惟佳1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2000832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200433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网络社会国家认同互联网

邓惟佳(1上海外国语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上海 200083;2复旦大学 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 200433)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新探:现状、维度与框架

邓惟佳1,2
(1上海外国语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上海 200083;2复旦大学 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 200433)

摘 要:大学生国家认同一直是学界和教育界特别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社会发展和政治进程,本文通过查阅和综述近10年以来的60篇相关论文后发现,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国家认同总体情况良好,但由于受到全球化浪潮、中国社会转型和互联网普及,尤其是网络社会的崛起等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文化和政治认同呈现弱化的趋势。因此本文认为,对与现实社会并存且相互影响的网络社会中的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是当务之急,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考察此问题的新维度、新方法和新框架。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国家认同;网络社会;维度与框架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5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D-024

国家认同与缔造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秩序、培养爱国情感等重要社会建设目标都有着密切关系,也是实现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随着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社会转型,中国的国家认同正面临着挑战和消解,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和网络社会的崛起,使国家权力、国家形象、国家经济和文化以及国家社会政策等都受到严峻的挑战。[1]因此,有关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斗争正在全球范围内,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悄然展开,而削弱或强化国家认同则直接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安全。国家认同[2]是指一个国家的成员对自己归属于该政治共同体的辨识与确认的过程,其重要性在于“它牵涉到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自我命名及自我了解的过程”。

通过对人类认识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分析显示,国家认同实际上是公民“理性建构”和社会“结构性制约”双向互动的产物。[3]因此,全球变革和互联网技术革新这些外在因素与认同主体之间既互相依存又彼此制约,两者的互动深刻影响着国家认同。在众多的认同主体中,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国家认同的状态和程度决定并深刻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政治进程。同时,大学生既受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又是互联网的“拥趸”。网络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匿名性使得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意识形态充斥于网络环境中,经济利益不同的各阶层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纵横于其中,对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因此,关注并研究互联网时代我国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知网数据库中以“大学生”、“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和“互联网(网络)”为篇名或关键词,查阅了近10年以来的60篇论文,在综述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拾遗补缺,尝试提出“互联网时代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的新维度和新框架”,以期对这一研究主题做探索性的补充与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现状

20世纪末,中国开始迈进网络时代,互联网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和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与平台。通过文献考察,本文发现按“空间”划分,这一时期有关“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从“现实社会”与“网络时代”两个层面展开。

(一)以“实证”为主的现实社会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

对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考察,主要以实证研究在全国范围内的各个地区展开,并且大部分以认同现状与问题、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提升策略与路径这一框架进行。

1.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与问题。这一层面的考察基本以区域性研究展开,从“北京市”、“浙江省”和“少数民族或跨境民族地区”等单一区域,到横跨“全国9省”或“全国31省”的大规模调查,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中初见端倪。

其中,基于全国31个省区市71所普通高校的调查[5]显示,大学生国家认同总体较好,但仍存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不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心不够足、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信任度不够强等问题。对北京部分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6]发现: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度较高,对于共同体的内涵却认识不清;文化认同依然是维系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已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向心力构成挑战;政治法律共同体的建设相对滞后。而对少数民族尤其是新疆大学生的考察显示,大部分维吾尔族大学生宏观和微观的国家认同状况都较好,[7]但部分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薄弱,公民意识淡薄,存在狭隘的民族情感、政治参与热情不高和爱国行为缺乏理性等问题。[8]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9]对我国跨境民族地区5省高校的720名在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总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做了系统调查。结果发现,跨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度普遍较低,需要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以实现跨境民族长治久安、和谐共生。此外,对国家认同重要组成部分政治认同的研究显示,虽然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总体情况良好,但也有在政治认同方面所表现出的政治心理脆弱、政治热情减退、政治信仰动摇[10]、政治认知欠缺和政治冷漠[11]等趋向。

2.现实社会影响大学生国家(政治)认同的因素分析。首先,全球发展、社会变革及教育环境成为影响大学生国家(政治)认同的主要因素。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尽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贫富差距拉大,这都削弱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同时,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的国家认同。[12]此外,我国国家认同教育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其重要性未引起有关部门和高校的足够重视,因此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的实效性欠佳,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育;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对整个社会的政治价值取向上带有不同程度的功利性,他们参与政治的行为选择功利主义,其成因在于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机制所带来的不可小视的消极作用。[13]而由此引发的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去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也通过形而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削弱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14]其次,从个体角度来看,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关系到其对政治体制的归属感、政治信心和政治效能感,从而影响其国家认同;[15]而性别、学生干部经历、民族背景、出生地、政治面貌、专业性质和年级等自身属性及特点对其国家认同也有明显影响。[4,16]

3.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策略与路径。针对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不少学者提出了对策和建议。首先,实力强国是根本道路,只有国富民强、在世界舞台上具有良好的国家形象,才能促进和提升大学生对国家的信心和认同感。其次,民主政治是制度保障,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国家要切实加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政府绩效,妥善处理好国家、党、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关系,真正发挥政治共同体的积极作用。再次,文化自信是精神支撑,通过各种手段与渠道弘扬传统文化,通过媒介传播强化主流文化,以及正确引导和正视西方文化都将帮助大学生强化国家认同。[17]最后,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国家认同培育的内容和思维方法,以创新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手段鼓励大学生加大政治参与、增强政治信心,从而进一步提升国家认同。[12]

(二)以“思辨”为主的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国家认同发展论述

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研究者基于网络这一新技术和新平台的特性,分析其对当代大学生国家(政治)认同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从而提出对策性建议。

首先,学者们承认互联网的优越性为提高大学生国家认同提供了可能。例如,网络的公开性和交互性使大学生更易获取丰富的政治信息,带给他们政治参与共同经验的见证与分享;[18]网络选择的多样化,有利于拓宽大学生政治思想表达的渠道;网络的开放性,有利于凸显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主体性;网络的透明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针对性。

然而,大部分研究则更关注互联网时代网络对大学生国家(政治)认同的挑战和消极影响。有学者[19]详细论述了互联网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国家民族认同、政府权威认同、法律政策等政治工具认同和政治效能认同的负面影响,这些认同困境使得大学生国家认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还有学者[3]认为,在网络传播中,受到“西方文化理念”的影响,中华民族文化被议程设置在了“自由、民主、文明”的对立面,这样的文化传播被赋予了浓重的政治色彩,是对现实国家的解构。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无形中大大削弱了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使得文化自信的弱化与文化认同之间产生冲突。而大学生无序、盲从的网络行为与认同实践对大学生提出成熟、理性、有序的行为要求之间也形成了明显冲突,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实现。此外,Web2.0时代网络传播的去中心化逐渐削弱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的权威认同,新媒体平台的碎片化阅读也弱化了大学生理性思考能力,[20]这些挑战都对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众多学者在忧心忡忡之余,为互联网时代网络对大学生国家认同造成的挑战和危机出谋划策。有学者[3]建议,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可从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认同实践三个维度展开:运用网络阵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以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引导网络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促进大学生文化认同;凝聚网络力量,规范和搭建网络平台以促进大学生认同实践。还有学者[21]认为,在网络环境下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媒介素养至关重要。网络空间中的信息虽然具有丰富、多元和全球性的优点,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因此,较高的媒介素养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辨别各类信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维护本国文化和政治利益。此外,优化网络环境、充分发挥网络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积极作用也被列为应对互联网冲击的有效途径[1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加强网络对社会正能量的宣传,增强大学生的政治信心;规范网络监管,引导网络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的新维度与新框架

根据近10年的研究成果显示,大学生国家认同总体情况良好,但与文化认同较高相比,部分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跨境地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有弱化的趋势。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虚拟空间中的各类信息长驱直入,对与网络一起成长的大学生一代影响巨大,尤其是他们原有的价值观与身份认同存在被消解的危机。

互联网时代,人们生活在二维社会中,一个是原先的现实社会,另外一个是虚拟的网络社会。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忠实使用者,他们在网络空间中的“浸润”时间和程度都要超出其他群体许多,现有研究实证考察了现实社会中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并尝试分析了互联网可能对大学生国家认同带来的挑战。然而,目前的网络社会已不仅仅是虚拟的线上空间,它与现实社会交叉存在并互相影响,大学生现实社会中的国家认同在网络社会的日常交往与行为中发生着变化,而他们在网络空间中所呈现的身份认同又反过来影响着现实社会中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全面考察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国家认同呈现是该研究领域中一个具有创新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而新的议题自然需要新的考量维度和分析框架。

(一)多维度解读网络空间大学生国家认同大数据

“国家认同”一直是一个复杂的学术命题,其学术资源不仅源流多元,而且路径复杂、概念丛生,因此对网络社会国家认同的研究也必须是一个多维视角下的全面关照。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文化和政治的共同体,是在一个民族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共同体,这就需要有基于民族国家历史及语言的文化认同,也要有基于政治制度和法律的政治认同,[22]因此国家认同就是对文化(基础)和政治(核心)的认同。[23]其中,文化认同体系根据程度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文化认同的表现层,即对文化形式的认同;二是文化认同的保护层,即对文化规范的认同;三是文化认同的核心层,即对文化价值的认同。此外,政治认同根据对象和内容分类则包括对政治制度、政治价值、政治人物、政治效能和政治决策等的认同。

国家认同形成的场域因其地理属性和复杂度呈现两个面向[24]:就国内场域而言,国家认同是国民归属感及为国奉献的心理和行为,是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表现;从国际场域看,国家认同关乎一个国家相对于国际社会的定位与角色,关乎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与主导国际社会的认同程度。国家认同建构正是在国内和国际场域的诸多因素合力作用下进行的。

综上所述,网络社会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在“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两个大的维度分支上又有若干具体的指标维度。从认同场域来看还可分为国内和国际两大维度,而这些多维度的内容考察都要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核心要素——大数据。之前的研究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深度访谈,都只能对有限数量的大学生做地域性的调查,很难对此问题做全面关照;另外,被动式地回答问题有时也未必能够全面呈现认同主体的真实思想。而互联网所带来的Web2.0时代,每个人都是网络社会中的主动创造者,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所发表的任何文本都能真实体现他们的关注焦点和身份认同。因此,多维度解读网络空间的大数据,并运用计量分析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对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全貌作整体描述和分析,这对线下的现实社会研究也可以起到参照和比较的作用。

(二)多层次搭建网络社会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新框架

在多维度呈现网络社会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的基础上,多层次的研究框架也是此课题未来的发展方向。

1.描述网络社会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过程。有学者[25]认为国家认同的递进层次是异同感、归属感、忠诚感、理想感和立场感,认同主体因为这些递进的心理活动产生相应的认同行为构建国家认同。研究者可以对一些热点“微博事件”、“网络公共事件”或“网络集体行动”等新媒体事件进行追踪和深入剖析,探究网络社会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是否也经历了这些形成过程,是否会因为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复杂性、虚拟性和全球性等而增加新的阶段或环节。

2.探究互联网对大学生国家认同形成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产生了诸多影响。新研究可将网络媒介使用、新媒体事件参与与国家认同勾连起来,用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探究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网络社会所提供的主体互动模式和社会网络结构对大学生国家认同建构的作用和影响;网络社会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建构和网络社会结构性制约之间的互动关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使用对国家认同形成的影响机制。

3.揭示网络社会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机制。所谓机制,是指有规律性的模式,在细致描述网络社会大学生国家认同形成过程和各个阶段特点的基础上,还可以提炼总结其形成机制,并在此过程中试图探究网络社会大学生国家认同危机发生的可能与机制,从而帮助国家和政府既可以在积极国家认同的形成机制中找到强化着眼点,也可以在消极国家认同甚至认同危机形成机制中寻求预警方式和干预策略。

4.构建互联网时代针对大学生国家认同危机的网络预警、信息反馈、危机应对和认同引导等机制。这是研究框架的最高一层:针对网络社会大学生国家认同危机构建系列应对机制以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预警和信息反馈可以将事先预警和事后反馈相结合,在日常网络生活和热点网络事件中监测网络社会国家认同的状况和发展趋势,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作出预估和判断,并对已经发生问题的信息作出及时反馈;危机应对和认同引导是当网络社会国家认同发生危机后进行的信息疏滤和分析,并且制定针对该危机的正面引导策略,促进大学生积极建构国家认同,从而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三、结语

图1 互联网时代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新维度与新框架

近10年的研究对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做了一系列详尽的考察。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日益渗透”和“无孔不入”,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未来的研究(图1为研究新维度和新框架)可以通过大数据对网络社会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和形成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探究互联网的出现和网络社会的崛起之于大学生国家认同有何影响,存在何种“危机”;解析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社会和大学生国家认同建构之间存在怎样的互动影响关系;揭示网络社会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机制;分层构建互联网时代针对大学生国家认同危机的网络预警、信息反馈、危机应对和认同引导等机制,以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冠.国家主义还是共同体主义:应对网络化时代的国家认同变化研究[J].人文杂志,2014(5):115-120.

[2]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出版社,1998:3.

[3] 郭忠华.动态匹配·多元认同·双向建构——再论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160-168.

[4] 吕旻,杜晓兰.网络传播时代的大学生国家认同实现路径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7):125-129.

[5] 杜兰晓,房维维.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31个省区市普通高校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11):79-84.

[6] 吕芳.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与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0(4):58-64.

[7] 姚学丽,贾永萍.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J].兵团党校学报,2009(3):46-47.

[8] 朱秀琴.新疆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及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9] 史利平,柳翔浩.跨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实证研究——基于五省高校的问卷调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2):73-78.

[10] 宋仕平,刘晓丹,宋明昊.9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状况、弱化趋向及强化途径——以三峡大学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22-28.

[11] 涂序堂.对青年大学生政治认知的调查与现状分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8):16-20.

[12] 陈万柏,朱秀琴.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8):47-50.

[13] 冯竹君.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14] 李若衡,陈洁.消费主义视阈下“90后”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政治认同[J].当代青年研究,2013(3):41-46.

[15] 张艳.和谐社会构建中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0(7):99-100.

[16] 卢守亭.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结构与族群差异——基于9省(市、自治区)12所高校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52-57.

[17] 杜兰晓.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18] 施丽红,张莹.网络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39-41.

[19] 王志敏,陈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66-169.

[20] 雷于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

调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7):133-134.

[21] 杨超.网络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22] 黄岩.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建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76.

[23] 李希光,郭晓科.网络治理与国家认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5):18-20.

[24] 门洪华.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7-26(A06).

[25] 苏晓龙.当代中国国际意识的变迁与国家认同的重构[D].山东:山东大学,2009.

作者简介:邓惟佳(1978—),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方向:国际传播,媒介与文化,网络与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3-0011-03

猜你喜欢

网络社会国家认同互联网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论网络社会舆论场的属性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