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个聪明的肿瘤病人
——肿瘤专家指导就医“六诀窍”

2016-05-18吴志

癌症康复 2016年2期
关键词:门诊癌症科室

□ 吴志

做个聪明的肿瘤病人
——肿瘤专家指导就医“六诀窍”

□ 吴志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完成的《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显示,中国2015年估计新增430万癌症病例,癌症的死亡病例超过280万。最让肿瘤患者头疼的莫过于几件事:如何在第一时间选择一家好医院?怎样找对“好医生”?面对拥挤的门诊、忙碌的专家,如何简洁、准确地表达病情?如何抗癌才能省钱、省时又省心?针对这些问题,漳州市正兴医院副院长兼肿瘤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吴晓安,总结自己诊治时的经验,向患者介绍看病的“六招”小诀窍。

找医院——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抗癌就像谈恋爱,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肿瘤患者需要去有较高医疗水平和护理经验的三甲医院,但几乎所有的三甲综合大医院每天都是人满为患。建议提前在网络上搜索相应医院和科室信息,首诊尽可能选三甲医院的肿瘤专科,特别是一些较为复杂、难以明确诊断的肿瘤疾病。

平时80%的人都会赶在上午去医院,如果可以在医院的冷门时段看病或者下午去医院就诊,等候时间会大大缩短,现在很多医院都推出了中午连班、节假日门诊、夜间门诊、周末门诊等服务。对于上班族,最适合选择周末看病。同时,不同的三甲综合性医院肿瘤科有各自医疗特色,相同等级和相同性质的肿瘤科也各有自己的特色技术或特色专家。

选科室——先找专科再甄别治

目前,国内肿瘤患者的治疗模式通常是按照学科分类来收治,能手术的收进外科,不能手术或术后的收进内科,日常的不同治疗需由麻醉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放射科等诸多临床科室实施。这一治疗模式不仅折腾患者和家属,浪费医疗资源,而且不利于及时和规范化治疗。因此,肿瘤患者首次就医时,最好前往拥有较好肿瘤专家及诊治设备、非营利综合性大医院肿瘤专科,以便根据肿瘤患者的病情、分期来制订一个规范、综合、低价的可能获得最好疗效的治疗方案。

对于疑难杂症或者危重肿瘤患者而言,在选择科室时则不仅要考虑医院的规模,更要特别关注具体科室的医疗特色。需特别提醒的是,在网络上搜索出的科室及医生信息,一定要注意分辨信息来源,不要轻信虚假宣传。

挑医生——注意观察素养细节

到大医院看病,都想找一位专家,那么怎样才算好医生呢?可以先到医院官网查看专家的从业经历,并到导医网站上看看癌友评价,优先选择副主任医师以上或有丰富经验的医生。这些医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反应快,掌握并了解新的治疗手段及药品信息。

医生外表及办公桌是否干净、白大褂是否整洁等能反映出一名专家的素养。好的专家比较注意自己的形象,言语温和,尊重病人;讲解病情通俗易懂,善于沟通。细心的医生检查时动作规范,手法轻柔,过程稳当。专家看检查化验报告时结合自己的判断,诊断后会向患者讲清楚,这种病需要注意什么、如何治疗等。肿瘤疾病大多很难彻底治愈,建议最好选择一两位固定的专家,对你的情况了解得更全面一些,以便制订出适合你的、规范的治疗方案。

懂说话——讲话也有“小学问”

看肿瘤门诊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说清自己的病情,是赢得健康和专家尊重的关键。肿瘤患者就诊前,注意记录下身体出现的症状或不适,信息越具体对专家的诊断就越有帮助。就诊前做好准备,尽量在5分钟内把自己的病情说清楚。例如什么症状,何时开始的,发生问题的明确部位,多长时间会觉得不舒服,不舒服感持续多久,是持续不断还是很快就消失了,曾经进行过哪些治疗,效果如何,是不是有家族癌症病史等等。

不要怕开口,不懂就问,直截了当说出有价值的信息,包括是否使用医保卡、医保报销范围等等。医生希望与病人和家属进行正确、清晰、有效的交流,对病情表达准确的患者,往往能使医生获得更多的信息与关注。和专家互相尊重,候诊时不要喧哗,不要一直强调你认识医院领导或当地政府官员,炫耀自己往往适得其反。特别是患者不要在网上搜集各种治疗信息,然后游走于各大医院,一味指导专家该给自己做什么检查,用什么药。

细准备——看病前“临阵磨枪”

肿瘤患者看病是需要花时间的。为了给肿瘤患者确诊,首先要做许多必要的检查,有时候需要耗费两三天的时间。因此,患者要把自己以往的病历本和资料保管好,避免做重复的检查。国内三甲医院的一些近期检查结果都是互认的,血常规、乙肝的转氨酶等这些常规的检查以及一些大型的影像学检查(CT、核磁共振等)都共享。

检查前一天最好洗个澡,不要饮酒熬夜,不要吃猪血之类的血制品,不做剧烈运动。早晨最好不要吃早餐,以免一些需要空腹抽血检查的项目因进食而不能做。如需做胃镜、钡餐的检查,不要穿高领衣服,以免胃内容物反流弄脏衣服;需要拍胸片或胸部透视的,不要穿胸部有金属、大纽扣或大印花的衣服,以免影响拍片结果,造成医生误诊。

懂理财——坚持治疗“当好家”

肿瘤病人通常有两种心态,一种过分消极,自我放弃治疗;一种过分积极,砸锅卖铁也要尝试所有形式的高价治疗。临床上,好的治疗不一定贵,贵的治疗不一定好,省钱的关键是必须进行规范化治疗。患者和家属应主动与医生沟通,商量制订治疗方案,一同考虑更多因素,如家庭经济情况、患者以及家属意愿、个人信仰等,制订最合理、最规范的治疗方案。

患者应懂得“当家理财”,使自己能有钱做持续的治疗,带着肿瘤长期生存下去。参加新药临床研究也是合理“理财”的重要方法。有些晚期癌症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新药临床试验不仅给患者提供了一个免费治疗的机会,也增加了患者可能治愈或提高疗效的机会。对某些不熟悉的治疗方法,应当弄清楚适应证、疗效,再决定是否接受这种治疗。

坚决不给医生送红包,尊重医生,也尊重自己。

猜你喜欢

门诊癌症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门诊支付之变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爱紧张的猫大夫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