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6-05-16王艳华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出错率儿科关怀

王艳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医院 新疆喀什 844000

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艳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医院 新疆喀什 844000

目的:研究和分析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室收治的患儿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电脑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儿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采用家庭关怀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出错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评分等情况。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的护理出错率为 4.0%(2/50)、护理满意度为96.0%(48/50)、护理效果评分(98.7±2.8)分,而对照组患儿的护理出错率为22.0%(11/50)、护理满意度为82.0%(41/50)、护理效果评分(91.2±1.5)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好,且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之后,能够获得显著的护理效果,且能有效降低护理出错率,提升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家庭关怀;儿科护理;应用;效果

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转变,即由传统护理生理疾病,逐渐转变成生理-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1】。在临床护理学中,儿科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且由于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儿科护理方式也获得了极大的转变,即护理服务的内容逐渐从单一模式转变成多元化护理模式【2】。目前在儿科护理,家庭关怀的应用获得推广和发展,由于儿科患者大都年龄偏小,且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通过家庭关怀对儿科患者加以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3】。因此本文对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心,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室收治的患儿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电脑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其中,对照组男患儿27例,女患儿23例,年龄为0-13岁,平均年龄为 (5.4±3.8)岁。护理时间为 8-34d,平均护理时间为(15.9±5.4)d。观察组男患儿26例,女患儿24例,年龄为0-12岁,平均年龄为(5.6±2.7)岁。护理时间为7-36d,平均护理时间为(16.7±6.3)d。 两组患儿在护理时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儿科护理措施,具体内容为:对患儿生命体征以及病情进行严密监测,并按照医生的嘱咐采用适当的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同时将用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问题等记录下来。。而观察组患儿采用家庭关怀护理,实施内容如下:

1.2.1 营造家庭关怀的环境

在儿科护理中,首先护理人员需要设置家庭式儿科病房,即为其营造良好的家庭关怀环境。如针对学龄前儿童,可以在病房中准备儿童书籍以及玩具等,也可将儿童喜爱的卡通漫画张贴在病房墙壁上,这样一来病房环境就能变得温馨、活泼、轻松,从而达到消除患儿内心存在的恐惧感。

1.2.2 提供亲情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需将亲情化的护理服务应用到儿科护理中,即在检查和输液的过程中,让患儿观看动画片或者听音乐,以便将患儿的注意力有效转移,这样就能减少护理过程中的出错情况。同时在实施侵入性操作的过程中,需安排穿刺技术过硬,且操作熟练的护理人员以便消除患儿心理恐惧和紧张。在实施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保持和蔼的态度,采用平和的语气,且在提倡护理中需要与患儿多多接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样才能促使患儿对护理人员产生一定的亲切感和信任感。

1.2.3 制定合理的陪伴制度

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为患儿制定出合理的陪伴制度,即改1人陪护为2人陪护,同时要准备一些陪护床、沙发、电视以及书报等,这样既能减少陪护人员的无聊枯燥感,还能让患儿体验到家庭式的温暖。

1.2.4 对家长加强健康宣教

在采用家庭关怀的过程中,家长的高度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儿家长加强健康宣教,且要在家长的配合下对患儿的心理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为患儿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另外家长还需掌握一定的出院后护理措施,以便在家庭中为患儿提供针对性的护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出错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评分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加以处理。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的护理出错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评分等情况,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明显较好,且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出错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评分比较[例(%),x±s]

3.讨论

目前,临床护理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且在儿科护理过程中,由于护理对象年龄普遍较少,且护理配合度相对较低,因此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并且容易发生医疗纠纷【4】。而当前儿科护理中,发生纠纷的原因主要为:(1)较差的医疗环境。首先儿科病房缺乏合理设置,且室内人员混杂、空气混浊;其次患儿本身免疫功能较弱,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几率较大;最后由于家长不满意医院的护理服务,以及患儿对陌生环境存在一定的恐惧感和不适感,因而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抵触情绪,因此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情况经常发生,从而导致了护患纠纷的发生。(2)患儿缺乏较强的表达能力,由于儿科患者大多年龄较小,其认知能力、感觉能力、语言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存在一定缺陷,因此不能对自身的病情作出有效的描述,这也是护理人员面临较大的工作量以及护理难度,因此在日常护理中容易发生各种纠纷【5】。而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之后,其能显著降低患儿对陌生环境产生的恐惧感,能够拉近患儿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6】。

本文的研究中,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的护理出错率为 4.0%(2/50)、护理满意度为96.0%(48/50)、护理效果评分(98.7±2.8)分,而对照组患儿的护理出错率为 22.0%(11/50)、护理满意度为82.0%(41/50)、护理效果评分(91.2±1.5)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好,且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看出,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之后,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因此具有家庭关怀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之后,能够获得显著的护理效果,且能有效降低护理出错率,提升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1]王英杰,李杨.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6,01:98-102.

[2]陈志女,胡赛红,周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01:118-120.

[3]尚婉媛.基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S2:421-422.

[4]蔺萃,许凤霞,张永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02:130-132.

[5]陈建军,张大华,马秀芝,张臻,于果.“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08:12-14.

[6]张玉,祝益民.以家庭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模式在儿科急诊中的实施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6:1-2.

R248.4

A

1672-5018(2016)12-153-01

猜你喜欢

出错率儿科关怀
纠错解惑,“圆”题重现
谈如何做好小学生的数学计算教学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圆梦儿科大联合
降低“错位相减法”出错率我有诀窍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