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油藏提高采收率对策研究

2016-05-16隋汝科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采收率对策

隋汝科

摘 要:腰英台油田为一个无统一油水界面、低孔特低渗、构造~岩性油藏,储层天然微裂缝发育。我们通过开发效果评价,针对油田井网适应性差、能量保持水水平低、水驱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长段水平井分段压裂、完善注采井网、二氧化碳驱油、精细注采调配、综合措施挖潜等开发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指导油田下一步有效提高采收率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特低渗;开发效果;采收率;对策

一、油田概况

腰英台油田位于吉林省长春市西北约170km、长岭县以北约45km处的前郭县查干花乡腰英台村附近。油田含油面积39km2,地质储量1106×104t,青山口组的青一、青二段和泉头组的泉四段是该油田的含油层段,其中青山口组青一、青二段是主要目的层段,为低孔特低渗、构造~岩性油藏。

截止2015年12月,腰英台油田油井开井283口,日产液量3027t,日产油量224t,综合含水92.6%,平均动液面1638m;水井开井131口,日注水量3552m3,月注采比1.2,采油速度0.61%,采出程度8.9%,可采储量采出程度66%。

二、开发效果评价

(一)井网适应性

腰英台油田基础井网采用了两类,腰西区块采用500m×180m菱形反九点或反七点排状井网,1~4号区块采用400m×120m菱形反七点排状井网,井排方向均为近东西向。后来腰北1与DB33区块通过加密油井排、转注水井排,形成了矩形反七点井网。油井井距缩小至200m,水井排井距不变。最终形成了500m×180m、400m×120m和200m×120m三种布井方式。

不同的井网井距对开发效果有较大影响,在500m×180m的情况下,注水见效时间7~12月,增油有效期12个月,含水无明显上升;在400m×120m的情况下,注水见效时间4~6月,增油有效期9个月,含水上升速度5%/年;在200m×120m的情况下,注水见效时间2~3月,增油有效期2~3月,含水上升速度10%/年。

通过对比,在500m×180m的情况下注水开发效果相对较好,200m×120m的情况下开发效果较差。

(二)产能递减规律

天然能量开发,压裂后初期日产液量在12~13t左右,投产后液量迅速递减,折算年递减率59%~85%。注水开发后,液量保持水平较高,基本保持在10t/d以上,产液量与注采比具有相关性,产能符合指数递减规律,折算年递减率16.5%~21.5%。

根据递减余率与采油速度关系曲线,采油速度越大,油藏递减率也就越大,腰英台油田各区块全面开发初期采油速度大于合理采油速度,导致油藏递减率大,为22.4%,稳产难度大。

(三)注水效果分析

从先期注水、滞后注水、同步注水开发效果对比来看,期注水初产水平5.5t/d,同步注水初产水平4.6t/d,滞后注水初产水平4.1t/d,先期注水优于滞后注水和同步注水;先期注水油井的稳产时间长,受效后产量恢复程度较高,递减率、综合含水明显低于滞后注水和同步注水。人工裂缝方向是注水效果的主控因素,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部分井区注水效果差,一是人工裂缝走向较方案设计出现偏转。二是井排方向与人工裂缝方向出现角度偏转,导致注水效果不理想。三是油井见效具有明显方向性。非裂缝方向水驱效果较好,含水上升慢,增油有效期长。

三、油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井网适应性差

建产时期上报储量过大,实际地应力方向与建产时的认识有差异,导致基础井网设计与合理井网差异大,井网适应性差。目前1、2、3、4区块采用400m×120m或腰北1区块采用200m×120m井网,对比合理井网450m×150m,存在较大差异。

(二)部分区块初期采油速度高,产量递减大

整个腰英台油田建产初期采油速度1.7%,合理采油速度为1.4%左右,普遍存在初期采油速度过高的问题,油藏后期递减大。

(三)部分区块注采井网不完善

2008年以后因上产需要,选取含油较好的层位上返,打破了原有的注采井网,导致了区块产油量递减大,递减率为22.4%,后期治理难度大。

四、提高采收率对策

(一)水平井分段压裂

根据腰308井区~腰402井区青一II砂层组油层对比图和生产井数据分析,青一II砂层组储层分布稳定,且该区储量未动用。2012年在腰402和腰308井区分别部署了2口水平井采用分段压裂方式评价产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腰402-P1井,水平段长1000m,目的层位青一段II砂层组3小层,油层厚度4.5m,控制含油面积0.48km2,石油地质储量9.6×104t。2012年7月26日分段压裂投产,初期日产液39.6t,日产油11.7t,综合含水70.4%,动液面741m。

(二)完善注采井网

通过转注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效果。2011年转注井26口,其中腰西3口,腰东10口,1号区块13口(DB25井区8口)。

如DB25井区,转注工作量实施后,注采比由0.9上升到3.0,液量稳步上升,产油量稳定在0.5t/d左右,注水见到成效。

(三)CO2驱油见成效

通过腰西DB33-3-3岩芯实验,CO2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提高12.26个百分点,在DB33井区1-5排井实验取得成效。

(四)精细注水效果分析

为了提高水驱效果,在腰英台油田开展了不同的注水方式试验,其中脉冲注水与不稳定注水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2012年6月~目前DB34试验区开展脉冲式周期注水试验,周期一个月,通过试验注水效果较好,液量上升,含水下降,2012年扩大试验区,累计増油183t。见效期日产油14t/d,与试验前10.5t/d相比增加3.5t/d。。

五、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剩余油分布研究,确定剩余油富集区,明确油田挖潜方向。

(二)对不同区块进行地应力监测,进一步明确地应力方向,为后续层系井网调整和压裂设计提供依据。

(三)建议进一步跟踪分析腰西CO2驱试验效果,总结经验,进一步挖潜CO2驱提高采收率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廉庆存.油藏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8,36-41.

[2]李品道.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决策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阎庆来等.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采收率对策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诊错因 知对策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