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锅端与一锅烂

2016-05-14马良德

检察风云 2016年4期
关键词:站队小圈子圈子

马良德

凛冬已深,寒衣满街。在这季节更替之间,坊间时有某官员和他朋友圈里的人被查的传闻。如此,甚好,给寒冬涂抹上几许别样的暖意。

历来官场人热衷于建立“小圈子”,有同乡的、有同窗的、有同年的、有同门的、有同宗的、有业内的,还有拜把子的、朋党的,凡此种种,大大小小的圈子占据古往今来的官场。不要以为官场人鼓捣“小圈子”是玩兴致,那就错了。事实上,凡圈子的建立都有其目的性,古来官场“小圈子”多有败坏纲纪、架空政权、贪墨不法、瓜分资源等腐败弄权之行径,像东林党人标榜清议的那样的“小圈子”毕竟是少数。“小圈子”一旦做大,确能兴风作浪,整出大动静来,弄得上边或者地方晃晃悠悠,极具破坏性。

那么,官场人建立“小圈子”意欲何为呢?说穿了,圈里人凭借圈子这个平台捞到外人无法得到的好处,最大化地攫取非法利益,圈子就是利益联盟。“小圈子”的谬种流传,盖缘于圈子文化作为推手,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不乏圈子文化的影子,并且渗入到一些人观念的深处。从“朝廷有人好做官”到“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道出了圈子对于生存的重要性;从“再好的伞不如保护伞”到“秦桧还有三相好的”道出了啥样的人有啥样的圈子。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利益走进圈子,图的就是有人罩着,或者相互帮衬,或者捞钱、拿官来得顺溜。

明熹宗一门心思玩他的木匠活,魏忠贤便趁机把持了朝政,排除异己,专断国政,淫威之下,从中央到地方有八十多位大臣进入他的圈子,这种“站队”方式既表示了效忠,又可在圈子里分肥。魏阉处事不含糊,是我的人,便赏个乌纱帽,不是我的人,便弄死。明王朝经魏忠贤一番折腾,旋即颓废。

发生在乾隆三十九年的“清朝第一大贪污案”可以说是集体作案的典型。甘肃省布政使王亶望在三年内,带领属下假冒赈灾的名义,贪污捐监款1000万两以上。在查处贪污一千两银子以上的官员中,正法者五十六人,流放者四十六人之多,甘肃省的官员几乎“为之一空”。众贪官被“一锅端”不奇怪,问题是怎会“一锅烂”?其玄机在于圈子的潜规则:你贪了,便是自己的人,若不贪,就得出局,想不贪污都不行。从近几年查处的所谓“石油帮”“秘书帮”“山西帮”,以及四川、茂名官场等窝案中,不难发现“小圈子”对社会尤其是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政治生态的深重危害。只要是圈里人,啥事都能办、都好办,提拔一官半职是要优先的,分配社会资源是要重点考虑的,一旦有人摊上事儿,一定是一致对外的,捂着、盖着、扛着、顶着,保一个人就是保大家,保大家就是保圈子。

圈子自有圈子的主心骨儿,说话算数,哪些人能进圈子,哪些人不能进圈子,大抵要经他点头方可,这就涉及站队问题了。凡进得了圈子的人大抵是同道之人,共享“福利”,眼下流行一套嗑:“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班子不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切中时弊。其实,搞站队、搞团团伙伙委实能捞到甜头,走的却不是正道。李春城倒了,他的老班底给“一锅端”了,罗荫国被挖,茂名官场地震了,想来贪官们都是白忙乎一场。遏制、减少官场滋生“小圈子”,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求,营造一个良好政治生态,这也是实现吏治的手段。

北方人喜欢吃“一锅端”。将笨鸡块,或者鱼,或者排骨等食材搭配其他菜蔬用铁锅炖,同时蒸花卷或者贴玉米面饼子,劈柴点燃,但见铁锅热气腾腾,旋即菜、面食皆熟,食客围灶台而坐,热乎快意。有人将“一锅端”比作眼下反腐势态:你看那各色肉食、菜蔬,放到一锅煮炖,其性必相通、其味必相投,像不像官场里的“小圈子”?只是火候一到,“一锅烂”势必“一锅端”,眼见着“小圈子”就垮塌了。

图:陆小弟 编辑:程新友 jcfycxy@sina.com

猜你喜欢

站队小圈子圈子
党员干部要自觉远离“小圈子”
配偶被父母轻视,要不要选边站队?(一)
站队
远离“小圈子”
传说中的“圈子”
道同为谋,玩转谁的生活
你的圈子在哪里
莫入“小圈子”
09年的black Ascot val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