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龙尾石圭形砚

2016-05-14朱曙光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纹饰

朱曙光

晴雨楼藏清代龙尾石圭形砚,砚体呈长方形,砚面雕有精致的席地纹,砚堂与砚池整体作圭形。砚岗上刻璧形纹饰,璧直径仅半寸余,但璧面所琢乳钉纹、中心所开圆孔,皆历历可见。砚背开圭形覆手,形制与砚面相对。整砚雕琢风格细致入微,这样的雕琢手法在龙尾古砚中并不常用,这主要是由于龙尾石的结构决定的。

龙尾砚石属变质岩,这是地下岩石受高温作用而改变原石结构形成的一种新岩。龙尾石的岩层属性为片页状板岩,石理分层明显,质地较硬,不适于精细雕琢。从传世的古砚看,凡纹饰雕琢繁复细腻的龙尾砚质地一般比较细润。

圭与璧是古代玉制礼器。《周礼》云:“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青圭礼东方……”《说文》“剡上为圭”,即指上部尖锐下端平直的片状玉器。璧一般为玉或石制,形状通常呈圆形,中心有一圆孔。以古玉器的形状作为砚式或纹饰比较常见。

此砚为龙尾山金星坑石,黝黑的砚石上洒落着点点金星。当初收藏此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砚体满披一层灿烂的金晕和梦幻般淡蓝色银晕,惹人喜爱。这并非砚石固有的纹理色彩,这种色调的形成和龙尾山芙蓉溪子石表皮的金晕银皮是同一个原理,需要数百年的时间和湿润的环境。

清代施闰章在《砚林拾遗》中说:“龙尾为清寒道人,时见机颖;端石如风流学士,竟体朗润。”这本是从石色和质地两个方面形容两种砚石的不同特色,描摹准确恰当,比喻生动形象。但事物总会有例外的,比如这方龙尾石圭形砚富丽的外观,总算不上清寒吧。

猜你喜欢

纹饰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这些“文物”是认真的吗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
浅谈元青花纹饰
陶瓷化妆土在绞胎工艺中的应用探索
《王叔宁墓志》时代背景和书法风格考略
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设计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原始陶器的造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