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系统人事培训工作的思考

2016-05-14王宝强

关键词:参训人事铁路

王宝强

摘 要:当前铁路系统正值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通过培训提升人力资源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当前铁路系统的人事培训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了其发展的脚步,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些个人对人事培训工作的见解。

关键词:铁路系统;人事培训

中图分类号: F27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32-2

1 研究背景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可模仿性最小的资源,也是挖掘潜力最大的资源。人事培训作为企业战略目标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最高效,也是最省成本地提高企业人资资源优势的方法,因而人事培训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铁路系统作为一个大型的国有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铁路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铁老大”了,坐等业务找上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转观念、闯市场、增效益”才是当今铁路发展的方向。新的发展模式必定需要新型的人才,我们总是会因职工的素质能力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不满,却从未深入思考如何挖掘人力资源潜力,传统模式的弊端,时代发展的挑战,都给铁路系统人事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2 当前铁路系统人事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对于当前铁路系统人事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可以从培训组织、授课内容、参训人员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2.1 从培训组织的角度

①培训前需求调查不足。众所周知,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生产技能,是每个企业进行人事培训的核心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的,首先必须确保企业的培训计划符合企业的发展目的与实际。可是大部分的铁路站段在开展人事培训工作之前,对培训需要的分析根本就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发展,大多是为了完成路局下达的培训任务而已。培训的开展没有考虑到单位的实际需求,同时更缺乏对参训人员的需求调研,这都导致人事培训体系、培训课程不符合企业的发展策略,人事培训无法有针对性、科学地开展[1]。

②培训方式方法较为单一。许多站段的人事培训内容都还只是停留在技能与知识等的初级阶段,大多只是单纯采用授课的方式将相关的办法与理论灌输给职工,很多培训老师仍旧是采取传统的培训方式,培训形式不灵活,缺乏先进的培训方式办法,导致培训达不到很好的效果[2]。

③培训效果评估不到位。缺乏完善、健全的人事培训考评机制是导致人事培训效果欠佳的关键因素。很多站段将考试成绩当作评定人事培训效果的唯一准则,对培训组织的评估也仅仅是针对授课老师的水平进行的,忽略了参训人员回到岗位后技能水平的提升等方面的评估,造成培训与生产相脱节,培训仅成为了一项政治任务,培训效果流于形式。

2.2 从培训内容的角度

①对综合能力的培养较为欠缺。站段开展的人事培训内容大多是新技术、新业务,对当前国家经济政治形势、铁路系统的发展趋势等内容的培训几乎为零,导致职工“两耳不闻窗外事”,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当前形势的转变,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等综合能力的培训较少也是当前站段人事培训工作的通病。

②培训过于偏重理论。在基层站段中,参加培训的人员大多来自一线生产岗位,他们虽然与最新的技术、业务息息相关,但基本还是偏重于操作。目前站段的人事培训过于侧重理论,将大部分的培训内容聚焦在了设备运行原理等方面,很少在设备现场进行实践教学,很少在故障发生时开展实践教学,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缺失也是导致站段人事培训效果欠佳的一个主要原因。

2.3 从参训人员的角度

根据某站段对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调查中显示,表明自己非常期望参加培训,而且培训意向十分明确的仅仅只占总数的50.2%,表明有参与培训的意愿,但对培训内容的意向并不是很明确的占总数的40.5%,而还有9.3%的人员表明自己没有培训的意愿,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存在于铁路系统人事培训中最明显的问题之一就是职工缺乏高涨的参与热情,有些甚至将人事培训当作政治任务来对待,根本不重视培训效果。由于工学矛盾问题的突出,导致参训人员的选择上不一定有针对性,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也是导致参训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近几年来大部分铁路站段都采用计件工资的形式,参训人员难免因参加培训导致出工量少从而影响其收入,这也是导致参训人员热情不高的重要原因。

3 对铁路系统人事培训工作改进的思考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一些改进对策,希望能对其他的人事培训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3.1 完善组织培训工作

①争取让培训工作赢得多方的支持。人事培训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的人力资源,它不是也不应仅仅是人事部门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层面的支持。领导的支持可以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培训不因“工学矛盾”而流于形式;人事部门的支持可以保证培训工作的规范开展,从需求调研到效果评估,每一步都规范高效地进行;技术部门的支持可以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培训服务于技术,但也需要技术的支持,技术部门与参训人员一样,也是培训工作的一个主体,它为培训提供坚实技术力量;当然,作为培训工作的重要参与人员,取得参训人员的支持也是人事培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保证。

②培训方式的创新。可以充分借助企业信息化建设契机,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的平台通过远程视频来完成,使职工能够实现随时随地接受培训,解决了工学矛盾的主要问题。同时,企业还可以充分借助社会的力量,采用与厂家合作培训的方式,以使人事培训效果实现提升。此外还可以将培训技术渗透于企业的员工活动中,如技术比赛、员工沙龙等,使员工的培训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3]。

③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效果评估。传统的考试因简便易行,容易量化等优点,仍旧是培训效果评估的主要途径,但还应将参训人员后期技术水平的提升等作为培训效果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技术水平的提升才是培训的根本目的,对此我们可以将参培人员参训后3个月作为一个考察周期,以故障点的研判时间、故障的处理时间等作为考核期技术水平进步与否的指标,用实践去衡量、评估一个培训工作的成功与否。

3.2 丰富培训内容

铁路系统作为国家运输生产的主要单位,科技创新尤为重要,关于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运行的培训仍旧应该作为重点内容,但不应是唯一内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职工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远比教会复杂的设备运行原理或一个个案的处理方法要重要的多。

此外,目前铁路系统正处于转型、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培训内容中注入一些新形式、新政策的培训,促使职工尽快转变思想,跟进形势,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3.3 提高参训人员积极性

很多站段因为运输生产的压力较大,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无法长期脱产培训,造就了一批培训专业户,导致实际工作人员无法接触最新的技术业务知识,而学习了技术业务知识的人员却又因各种原因并不从事相关的工作。笔者认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是提高参训人员积极性的主要途径。不要因为工作安排的原因,让职工参与一些与其毫无关系的培训,试想一个工务系统的养路工去参加信号专业的技术培训,他怎么可能有培训的积极性?因材施教,才能人尽其才。

此外,计件工作已经成为了铁路系统工资分配的趋势,如果参训人员培训结束后,实际生产力得到了提升,其收入的增加可以弥补脱产培训期间的损失,这也必然会大大提高职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4 结语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人事培训工作是企业战略目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使企业更好地发展,必须对人事培训工作进行不断地探索,这也是人事管理工作者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一名铁路工作者,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切实可行的培训工作方案是铁路系统人事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参 考 文 献

[1] 林俊雄.试论如何加强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

[2] 张兵.关于新员工培训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航天工业管理,2013(03).

[3] 覃丹婧.关于柳州银行员工培训体系设计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3(09).

猜你喜欢

参训人事铁路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