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六条策略

2016-05-14王宗赟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王宗赟

摘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六条策略是——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课文的“眼睛”更“明亮”;多方设疑,逐一理解文本;抓住主线唯一设疑,挖掘学生探究阅读学习的潜能;合作阅读学习,提高小学生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读写结合,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策略

实事求是地说,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教学”是古代私塾教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得益于广泛的阅读,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莫言,给我们拿到了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或许莫言是个个案,但,“开卷有益”的古训,确是深入人心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阅读教学理应大行其道。然而,眼下由于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重“教”轻“读”,使得本应推广创新的阅读教学竟沦落到了不被人们重视的窘状。就是真心实意地尝试阅读教学,由于不得要领,也是难见较好的成效。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在几十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索出了六条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目前,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使得小学生能从直观上获得形、声、色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小学生就会“身临其境”,感觉“死”的东西变成了“活”的了;遥不可及的东西变得伸手可得;抽象教条的东西变成了具体活泼的东西了。由是,小学生就会兴趣大发。有了兴趣,阅读教学才能有效展开。

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课文的“眼睛”更“明亮”

或许是一个词语;或许是一句话;或许是几句精彩的对白;亦或是让人久久回味的一个段落,不论是上述情况的哪一种,一篇课文中,总有上述情况中的一种属于这篇课文的“眼睛”。这个“眼睛”,是课文的核心中的核心。老师如果抓住这个核心大做文章,就能统领文本,使其贯穿整堂课的阅读教学。不但如此,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学习,发散思维随之也格外活跃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老师抓住了这个“眼睛”,也就抓住了阅读教学的主线。

三、多方设疑,逐一理解文本

所谓“多方设疑”,就是沿着课文的主线把各个层次都巧妙地设疑,让小学生在阅读整篇课文后探求答案。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独立阅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带着问题一个片段一个片段地阅读、理解,探求答案,从而达到逐一理解整个文本的目的。这种阅读教学的模式,能让学生对整个文本自我感知、自我感受、自我感悟,其效果常常是非常的有效。

四、抓住主线唯一设疑,挖掘学生探究阅读学习的潜能

由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比较单纯,一篇课文大多是只有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因此,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小学语文教师理应抓住这条主线,设疑唯一的一个问题,让小学生带着这个唯一的问题探究阅读学习,探索答案。这样做的好处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小学生深入理解整个文本。

比如,《好汉查理》一文,杰西的言行对查理的变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可以这样说,在杰西的影响下,查理才发生了变化。因此,查理的变化是《好汉查理》的唯一主线。在新授这一课文时,老师可以设疑这样唯一的一个问题——查理为什么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带着这个唯一的问题进行阅读,小学生就会首先探求查理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并会把查理发生诸多变化的语句用笔一一勾画下来。接着,学生还会探求查理发生变化的原因,也会一一用笔将查理发生诸多变化的原因勾画下来。顺其自然,小学生探究学习的潜能会被挖掘出来,他们会一一对照查理的变化,“反思”自己的言行,会变得比查理更有礼貌、更加诚实、更加守信、更加自信、更加有上进心。

五、合作阅读学习,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

个体的独立阅读学习;个体的探究阅读学习,小学生获得的知识往往是不全面的,更谈不上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假如让学生进行合作阅读学习,那么,小学生就会将各自对文本的理解拿出来与同组同学进行交流,本小组的同学会根据每位同学发表的理解进行综合,提炼出更加完美的答案。这样的阅读教学的模式,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整篇课文的感悟能力会得到快速的提升。在这个基础上,小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会得到发扬光大;个性会得到张扬;创新精神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果狭隘地把阅读教学理解为“就是让学生读课文”,那就大错特错了。阅读教学并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没头没脑地读;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边阅读边理解;不是一味地边阅读边探究。单纯地进行这样的阅读教学,只是培养了小学生的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如果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这些好处,我们何乐而不为?

比如,课文中一个好的词语,可以让学生遣词造句;一句精彩的话语,可以让学生扩写或缩写甚至仿写;一个动人的片段或章节,可以让学生浮想联翩,描写自己熟悉的人或事。

总之,读写结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使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郝浩.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0,(31).

[2]贾宗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考试周刊,2014,(66).

[3]张艳玲.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都市家教,2015,(6).

猜你喜欢

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