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的”民营大炼化?

2016-05-14徐沛宇

能源 2016年5期
关键词:巨化炼厂炼油

徐沛宇

进入过剩时代的中国炼化产业迎来了一批逆势参与者。这些雄心勃勃押注市场需求反弹的企业,会成为最后的民营大炼化投资者么?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对民营炼化企业来说,这句话恰如其分。

坏在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空前;好在终于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建设大型民营炼化项目成为可能。

在相关政策松绑之后,已然规模庞大的山东地方炼厂迅速发生分化:一批劣质炼厂主动或被动关停,另一批优质炼厂则进一步做大做强。与此同时,一些曾经徘徊在炼化产业边缘,以及产业链下游的企业们,也开始静悄悄地筹谋新建炼化项目,而且还是超过千万吨级别的特大型炼厂。

近段时间里,陆续有恒力石化、盛虹石化的千万吨级炼化项目进入环评阶段;随后,又有以荣盛石化为首的四家企业拟在舟山建设1500万吨/年炼化项目的消息得到证实。

在传统石油巨头对投资炼化项目热情显著降低的如今,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大型炼化的热情会不会被无情地泼上一瓢冷水?

从这几家新进入炼化行业的企业背景来看,大部分都是在某一化工产业具有根深蒂固优势的民营化工企业,比如,荣盛石化具有PTA—聚酯—纺丝——加弹一体化产业链,PTA年产能1000万吨以上,是国内PTA产业的翘楚。《能源》杂志记者采访的这些企业内部人士,以及外部分析人士均认为,他们投资炼化项目可以与其现有产业有良好的互动互助。

但是,动辄投资数百亿元的大型炼化项目决不是一桩轻巧的小买卖。不管是资金筹措,还是建设运维,都是十分考验投资者和运营者能力的大问题。这几位炼化产业的新人将如何在过剩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其预想的项目能否顺利落地?

不管这一波雄心勃勃加入大炼化行伍的民企是否最终如愿以偿,从目前的国内外炼化大环境和未来的市场前景来看,目前可能已是民营企业建设超大型炼化项目的最后时机。在越来越汹涌的炼化过剩行情里,未来新建大炼化项目的可能恐将渐行渐远。

民营大炼化露面

综合各方情况来看,目前共有三个由民企主导的大炼化项目在推进。其中动作最快的是大连恒力石化投资新建的2000万吨/年炼油及配套芳烃项目。该项目位于大连长兴岛,去年12月9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总投资740亿元,计划建设时间为2年半。

盛虹石化则计划在江苏连云港徐圩新区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新建1600万吨/年炼油加100万吨/年乙烯及系统配套工程。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情况显示,其原油设计采用中东混合原油(沙特轻质原油:沙特重质原油=1:1)1600万吨/年,主要产品包括汽煤柴油、对二甲苯以及下游化工产品等。

一位连云港市相关监管部门的官员近日对《能源》杂志记者说,盛宏石化的炼油项目环评阶段基本已经结束,现在正在做一些落实燃料等前期准备工作。项目进展比较顺利,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前有望正式开工。

该官员说:“盛宏石化的炼油项目是连云港市历年来最大的项目,建成之后对本地的经济发展有十分巨大的帮助,我们会举全市之力建设好。而且,连云港的炼化项目可以很好地承接上海、南京等地的产业转移,对整个长三角经济区都有利。”

比恒力石化和盛虹石化更受关注的是在舟山筹建的大炼化项目。据资讯机构安迅思统计,舟山大炼化项目初步拟定由荣盛石化、桐昆集团、巨化集团、中石化等4家企业共同出资建设。该项目位于舟山龟山岛,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1500万吨/年炼油,二期为2500万吨/年炼油,并分别配套化工装置。

安迅思的报告指出,舟山项目已通过核准,可以开展前期工作;不过各参股方、参股比例还在磋商,不排除后期有新参股方的加入或退出;由于可研、环评等具体工作还未落实,一期投产时间初步预计到“十三五”末期或“十四五”初期。

另据《能源》杂志记者了解,该项目基本确定由荣盛石化控股,巨化集团和桐昆集团各持相同股份,同为第二大股东,中石化参股为最小股东。除了中石化之外的三家企业虽然也都有各自的上市公司,但该项目均是由其母公司运作,上市公司暂未参与。

巨化集团某高管对《能源》杂志记者透露说,各方持股比例已经基本确定,巨化集团计划持股比例为20%,四家投资企业都在积极推进该项目。不过,中石化集团某高管同日对本刊记者回应说,目前该项目仍然在协调谈判之中,尚未完全确定入股的事宜。

在桐昆股份和荣盛石化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两家公司的表述类似,即:舟山炼化一体化项目现阶段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母公司)在参与运作,进展情况并不清楚,上市公司目前也并未收到与该项目有关的通知。

从公开信息看,吸引了包括中石化在内四家公司运作的舟山大炼化项目,在两年前就已有眉目。2014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浙江考察时,明确指出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舟山民营绿色石化基地;其后,在2015年6月,浙江省商务厅发布公告指出,舟山规划中的民营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一期年炼油能力为1500万吨,年产PX750万吨,二期为2500万吨,年产PX1250万吨。

这三大民企主导的大炼化项目如果进展顺利,都将在十三五末期投产。安迅思统计数据显示,在“十三五”末期,将迎来民营企业千万吨级石化项目投产的高潮期,累计新增炼能将达5100万吨/年,约占当前中国总炼能的7%。同时,未来五年里,中国国营炼厂也将新增炼能20450万吨。

新进者的挑战

炼化产业的危与机,是所有的炼化企业面临的相同环境;而对于恒力石化、盛虹石化,以及荣盛石化等几家新进入炼化产业的新人来说,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并不仅仅只是产业普遍存在的风险。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从炼油行业整体形势来看,这些打算新建的民营炼化项目未来面临的挑战比现有项目更大,比如市场渠道、进出口经验,以及竞争能力等方面的挑战。

石化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对《能源》杂志记者分析说,炼油产业虽然的确已经产能过剩,但还没有严重到像钢铁、煤炭那样的程度,很多炼厂目前盈利和产销状况还算不错。但如果要新建大型炼厂,则需要更多的考虑了。国内的竞争十分激烈,中东等地的炼油产业也在不断上马大型项目,中石油、中石化此前规划的一些大型炼厂都已经暂时搁置,民营企业如果要新建大型炼化项目则一定要十分谨慎。

民企奔走多年获得的与央企相对平等的市场地位,激励着他们在此刻放手一搏。而这样危与机并存的环境,对于民营炼化企业来说自然也是喜忧参半。越来越多的民营炼厂获得了原油进口配额,但增长疲软的国内成品油需求导致其销售形势严峻,成品油出口配额的审批也是难度颇大。另外,为了将进口配额使用完成,这些民营炼厂又必须保持较高的开工量,进而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

在这三个新建项目地之一的大连,现在已经拥有石油炼化能力3000万吨,恒力石化的大炼化项目投产后,大连的炼化产能到2020年将达到5000万吨。如此巨大的产能如何消化,将是考验当地政商界的难题。

马琛也认为,如今国内市场各方的市场份额已经相对稳定,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也相对成熟,新进入的炼化项目很难占领自己的新领域。就算他们比国营炼厂有更加灵活的定价策略,也难以抢夺山东地炼现有的市场份额。其次,如果要出口成品油,则需要十分丰富的经验和客户资源,这也是新进入的民企的短板。

“如今,国内的炼油产能已经明显过剩,十三五末期还将有一批现在已经开工的炼油项目将投产。”马琛说,如果这三家新的民营炼油项目也如期建成,那么他们进入这个市场后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另外,这三家炼油项目虽然自身属于超大型单个炼化项目,但由于他们本身并没有其他炼化项目,其自身力量仍显单薄。在面临原油采购等环节时,他们的话语权将明显比中石油等巨头更低、风险更大。山东的地方炼厂也就是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才组建了地炼采购联盟。

今年2月29日,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与16家地方炼厂宣布其共同组建中国(独立炼厂)石油采购联盟。该联盟成立后,将会组织有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非国营进口资质的地炼企业建立采购进口原油的平台,实现集中采购、一致谈判、统一价格、集中结算、集中贷款,以避免单个炼厂话语权较小的弊端。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于新进入炼油行业的民企比较看好,认为炼油行业有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将是一个趋势。必维国际检验集团认证/工业系统北区副总裁卫运刚对《能源》杂志记者说:“我们已将业务重点从过去的新建市场转向在役市场。在油气产业保持原有业务的同时,开始与中国民营炼厂建立更多的合作关系,更多地进入石油中游和下游领域。民企进入石油中下游领域的项目越来越多是一个趋势,必维与他们的合作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前期配合客户开发软件,到后期的长期维护,都是必维的目标市场。”

这三个新建的炼化项目都与投资企业的现有产业相关,可以延伸其产业链。

前述巨化集团的高管自信地表示,尽管炼化市场过剩,但巨化对这个项目仍然有信心,巨化集团不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而是一种战略投资,炼化产业可以与巨化集团目前的产业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另外,荣盛石化的官网介绍中也表示,公司坚持贯彻“纵横”双向发展战略,纵向不断向上游延伸拓展产业链。

上述连云港市的相关官员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说,盛宏石化的炼油项目并不会担心市场问题。在连云港的石化园区里,也就是该炼油项目附近,就有大量需要消费成品油的化工企业,足不出园区,其产品就可以达到供求平衡。

卫运刚表示,目前,中国的石化行业改革才刚刚开始,而并不是已经完成,石化企业股权多元化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因此,“对我们来说,运作模式也要做一些变化。从长期来看,石化市场里的民企市场策略更灵活,负担更小,其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好的,必维也将相应地与这些民企更多和开展合作。”

十三五:炼化停滞不前?

尽管这三家民企主导的大炼化项目有各自存在发展的理由,但在目前的炼油产业大环境下,不少业内人士都对其持比较悲观的态度,认为国内不应该再建大型炼化项目。

国家能源局规划司某官员近期在一次会议上透露说,十三五的能源发展规划将更加注重把提高发展质量放在首位,着力优化存量、做优增量, 化解过剩产能。对已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的传统能源行业,“十三五”前三年原则上不上新项目,炼油产业可能也将列入其中。

那么,这三个新建民营大炼化项目到底能否顺利建成呢?安迅思分析师马琛接受《能源》杂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目前三个大型的民企炼化项目均处于比较前期的阶段,如果环评等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再花3到4年的时间即可建成。地方政府对这些项目是比较支持的,但是这些项目还受到很多外部和内部的其他不利因素影响。一些中石化和中石油前期规划的炼厂都已经无限期搁置了,这些项目何时能完成全部审批的时间尚不清晰。

在中石化内部,对入股舟山大炼油项目也有反对的声音。“我们已经有这么多的炼油产能了,为什么还要入股这个项目?”中石化集团某位中层领导带着困惑的语气对《能源》杂志记者说,“我们自己的炼厂现在都在努力找市场销路,再支持新建这么大的炼厂我是不赞同的。中石化的炼油产业未来的重点是走出去,到国外新建大炼厂,而不是继续在国内扩能。”

作为山东地炼的代表,东明石化副总裁、独立炼厂国际石油采购联盟主席张留成也对新建大炼化项目持谨慎态度。他说:“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共同做大民营炼化产业,但是目前并不是一个新建大型炼化项目的好时机。山东的地方炼厂已经发展比较成熟,现在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后,开工率尚且不到60%,再增加大规模的炼油产能实属不智。”

张留成还表示:“据我了解,目前山东的独立炼厂都没有进一步大举扩大产能的打算,把现有产能做精做好才是更重要的。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要审慎考虑新建大型炼化项目的计划。”

另外,由于很多现有和新建炼化项目都位于沿海地区,并有不少都位于化工园区里,有专家认为应该严控这类项目继续盲目扩大。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在2016年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发言表示,石化临港布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增加原料和产品的供应和销售渠道,特别适合国内外一体化发展的形势要求。但是临港园区是有条件要求的,并非所有的沿海沿江地区都适合布局化工园区。我国化工园区数量快速增加,有盲目发展的势头。目前我国临港产业布局过于密集,化工园区建设和管理继续规范。

对于有业内人士提出应该禁止新建炼化项目的观点,祝昉的态度则温和一些,他说,市场的问题应该让市场自己去解决,供大于求的市场自然会淘汰没有竞争力的项目,投资者为自己的投资负责就好。

不过,对民企大炼化项目乐观的也大有人在。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称,民企比国企更会找市场。比如,舟山的大炼化项目就比较有地理位置优势,有良好的出口条件,国内炼化过剩,那么这些民企可以瞄准国际市场。而且,中石化等企业并不能生产一些高标准的石化产品,这些民企找好市场空缺,仍然会有很大的潜力。

“这些民营企业现在兴建炼化项目的好处则可能只有建设成本较低这一项了。”马琛说,“如果在低成本时期建设好项目,那么未来一旦油价回升、市场复苏,就将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说,他们可能都在押注未来油价的反弹。”

猜你喜欢

巨化炼厂炼油
“汪燮卿院士创新基金”成立暨捐赠仪式举行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巨化股份拟新增技改扩建项目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从小到大,由大走强—40载炼油节节高
哈萨克斯坦炼厂220kV变压器安装工艺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
炼厂增产柴油方法浅析
巨化集团公司跻身中国化工企业50强
驰放气回收在炼厂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