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梅

2016-05-14水苍玉

普洱 2016年5期
关键词:赏梅紫陶茶品

水苍玉

[席名]听梅

[图片提供]茶觉空间

[茶师]向梅

[席花]梅花

[器]黑釉方梅瓶/陈绍康紫陶壶/隐山堂壶承

台湾吴晟志公杯/日本锤目纹品杯/日本春秋堂杯拖

铁釉建盏/日本老竹茶则/台湾彩纸席帘

[茶品]300年古树红茶

[布席地点]昆明黑龙潭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云南人,向梅热爱家乡的这片热土。不仅是美味的山珍野蜜,还有百年古茶和千年核桃。习茶10年,是国家级评茶师,每年春天亲自上茶山收茶,拥有自己的茶园,最喜欢勐海产区的茶叶。除了专注做好茶,向梅还常年致力于茶道美学的传播和推广,参与并策划茶会、讲座等。寻味溯源,是她最喜欢的事,将大自然的馈赠经由她的纤纤素手,变成舌尖上的惊喜,就这样怀着一颗柔软和坚定的心,一路上,与大家分享茶的美好与神奇。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还是很感谢《甄嬛传》里嬛嬛在冬日倚梅园中,红蕊白梅花下中所吟的诗句,能够让现代人的我们也很容易从中感受到梅花的风骨。没有哪种植物像梅花一样,能将一冬的寒苦孕育出一春的芬芳。也正如此,梅花在卓然清高和孤芳自赏的世界里才缺少知音。品茶赏梅,以茶会梅,茶的君子风,梅的遗世独立,非常搭调。

既然茶席与梅有关,自然要选择一个有梅花的地方才合时宜。昆明黑龙潭位于昆明北郊龙泉山五老峰脚下,是昆明人赏梅的绝佳去处。相比《红楼梦》“栊翠庵茶品梅花雪”的场景,“黑龙潭听梅品茶”则更有一番意境。黑龙潭如此清净的雅地,能够闻到梅花淡淡的清香,甚至听到花瓣落入心田的声音。

茶壶选择了建水紫陶,作者陈绍康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水紫陶艺术的代表人物。设计制作过程中吸取了古今陶瓷艺术和青铜器造型的精华,烧成后,再用特殊的工艺磨光,使作品光可鉴人达到了新奇古美的境界。

茶席上的壶承,是为了保证席面清洁干爽之用。非常适合在外景中布置茶席使用,方便泡茶过程中承接注水时、提壶分茶时溅出的或溢出的少量水滴,壶承更多具备衬托和突出茶壶的美学功能。隐山堂是景德镇比较著名的古瓷店号,此家瓷器制作以精细古朴,用料细腻著称。

锤目纹品茗杯非常有特色,这种纹路原本是日本金属器物上常见纹理,尤其以延展性优良的铜器和银器最为常见。纹理是间于肌理和纹饰之间的装饰手法,虽然依靠手工锤打而出,但不形成具体形象。其有很多拟态形式,如荒芜龟裂的土地,如微风拂过的波澜,如老树皴裂的树皮。一锤一打间,可呈现干变万化的风格。锤目纹品茗杯中注入了“300年古树红茶”的茶汤,阳光下,杯中折射出流光溢彩的波澜,非常惊艳。这款红茶色泽红浓晶亮,暮香细腻,极像一位雅致高贵的女子,令人追慕不已。此时一阵微风拂过额头,竟飘落下几片梅花,落入杯盏之中,别有一番人面梅花相映红的情致。

听梅,一捧山中梅,幽香入心扉。春风已不远,乱花飞眼前。当茶席散去,生命的喧嚣褪去,人生多少纷扰,抵不过岁月轮回,回头看,往事多少渺如烟,向前看,梅花无数枝头现,又是一年。

猜你喜欢

赏梅紫陶茶品
建水紫陶研究:红河州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紫陶作品
上万类茶品“飘香”第7届山西茶博会
建水紫陶研究:学生紫陶作品(二)
马行云艺术作品欣赏
互联网平台经济下的茶品开发框架性建议
互联网知识经济环境下的茶品开发与设计研究
英语翻译视角下的国产茶品说明书英译研究
建水紫陶:中国建水紫陶古陶斗美术
无字遗书
清平乐·年年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