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聊/微言

2016-05-14

普洱 2016年5期
关键词:巨匠鲜叶普洱茶

@普洱杂志社:普洱杀青的常用方式一般分为机器(滚筒)杀青和手工铁锅杀青。手工杀青,一般是用铁锅,手炒。炒茶的灶高度及腰,铁锅倾斜30度左右,方便翻炒。一般用柴火加温,锅温到达150℃以上就可以投入鲜叶了,一锅可投入5-10公斤鲜叶,鲜叶投入之后,带上手套就可以开始杀青了。

@勐海国皓普洱茶:杀青——是普洱茶后期转化的关键,杀青,是普洱茶的初制工序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中国普洱茶网:杀青是制作普洱茶中最难的,也是影响普洱后期陈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杀青因人而异,于是表现出了人为的个性。杀青投鲜叶要控制在三分之二锅的面积以下,温度没量过,通俗的讲温度要达到鲜叶入锅吱吱的响,每分钟不少于40次左右的抖翻以防炒糊,摸梗均匀软了才能出锅。杀青在口感中的表现很简单,杀不够青味重,杀过了汤水浑,有糊叶,不均匀。

@微访问·哪位朋友喝普洱茶.血压降下来了?

@禅茶:有位茶友,曾有遗传性高血压,不过坚持喝了一段时间的普洱茶,血压降了不少,茶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和维生素P等都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成分。尤其茶多酚及儿茶素和茶黄素对血管紧张素转化的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都能直接降低血压。

@微访问·建水紫陶适合放普洱茶吗?

@上善建水:建水紫陶茶罐是人工打磨双透气的结构,而且密度较高,所以对普洱茶发酵的时间程度正合,既不发酵太快,散失普洱茶的韵味:又保持着茶叶应有的养分,所以是再好不过的储茶器具了。

@微访问:“万寿龙团”是什么茶?

@老鼠皇帝首席村妇:清乾隆57年,普洱地区为乾隆祝寿进贡的一款普洱茶名叫“万寿龙团”,此茶在故宫博物院放了100多年,2007年被请回普洱市时,依然条索清晰金毫毕现茶香不绝,说明普洱适宜储存且越久越醇,堪称可以喝的古董。

@梁美夕:退赛吧,在茶山上穿泳装的姑娘们,你们被主办方当猴耍了。做人也好,做策划也好,首先要端正出发的方向,保证其不会偏离正道,场景的不适宜(泳装适合在沙滩和大海边而不是穿到茶山上)和文化的不适宜(中国传统文化的庄严和西方浪漫主义的开放)导致这组图片的画面扭曲和主办方自身素质的低下。既然是茶山,统一穿上茶人服或采茶传统服饰,既尊重了美,也符合文化标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参加这种比赛的年轻女生都是这组图片的牺牲者,事实上如果是这种低俗的比赛,对自身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反而身心受损。

@韩三元醉小猪头:真不是我家的,我家的采茶大姐年纪比她们的妈还大!

@爱美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不管饮茶、采茶还是喝茶,都应该先了解茶的理念及文化核心。你看茶人们在泡茶和饮茶的过程中,都是始终保持恭敬心的:敬人、敬水、敬茶和敬器。茶境沉稳庄严,并注重六合:境和、器和、水和、茶和、人和、还有心和。这些是什么鬼?

@鸡飞飞蛋打咩呵呵:看了图,你们觉得这茶还能喝么?焚琴煮鹤,抹煞艺术,真恶心!两件本来很高雅的事情硬是混在一起。

@千子木禾:同学,不要用你抬过脚的手来采茶,这是对茶的玷污!

@吃斋的猫2011:茶,是淡雅儒素的,沾了脂粉气的,失了茶的本分,不会再碰了。

@好米米:天道忌盈,凡事不过度,何为“境和”?它是指茶的环境应单纯与清净。远离复杂及过度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污染。气场、着装、言行举止一排祥和,才不会违背“文化的正道”。

@天生一鹤:天地之精凝于茶,哄然美女来为啥?作秀本该应时尚,茶君无奈返青色。愚见!

代哭代跪

来自澎湃新闻消息,消息以个案方式报道近年间广泛存在的所谓“代人扫墓”……万不得已清明前后无力返乡祭扫,花点小钱请他人代为祭扫祭拜,情有可原,可此外,非还要请人“代哭”“代跪”?要这般浮夸?

微信巨匠

来自网友王金牙推荐,所谓“微信巨匠”“指阅读十万十、篇篇爆款,语气不容分说,态度坚决极端,以看似正确但实则偏激的‘泼妇体,激起用户共鸣,获得转发的毒鸡汤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者。代表人物,咪蒙。‘微信巨匠一词,语出贾行家老师”……贾行家老师的创造外加王金牙老师的整理,不仅可以让“微信巨匠”这个新词直接登堂入室,进入词典,还让我每天翻阅滋味索然的微信公号时,多出一分期许——那个微信巨匠之作也许就在下一页?

反抗无趣依然任重道远

语出作家李方专栏,文章回顾20多年前的4月1日《中国青年报》社会周刊愚人节新闻专版背后故事,文末刀叔写:“社会周刊的老同事们一直保持联系,偶尔也有聚会。我们有一个微信群,群名就叫‘4月1日愚人节。今天早晨我在群里发了红包,有个当年的实习生说‘过了20多年,反抗无趣依然任重道远。”

挑逗18岁以上女性应该叫撩姨或者撩妈

来自萝卜网编辑推荐,语出洋葱网编辑编撰的一组愚人节新闻其中一则:“‘撩妹一词或出具体年龄范围:有评论指出,‘撩妹一词中因有个‘妹,所以如果不考虑女方年龄而乱用就有不礼貌之嫌。有专家建议,应该给这个专业挑逗女性的用词规定一个年龄范围:挑逗14岁以下女性,可以叫撩妹;挑逗14至18岁的女性,叫撩姐;挑逗18岁以上女性,应该叫撩姨或者撩妈”……其实,在这组“愚人节”新闻里,唯独这条基本不含“愚人”基因,而更倾向于一种语词把玩,将“撩妹”扩展为“撩姐”“撩姨”“撩妈”,合逻辑,易推广。

尼特旅

社会学范畴族群名,本周由微信公众号“冰川思想库”再度提起。“尼特族”为英文缩写“NEET”音译(NOt current]y engaged in EmD]oyment.EducatlOn Or Training),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的所谓“三不族群”,现已成更为普遍的世界现象。

婚闹

汉语口语熟词,新近因包贝尔婚礼“婚闹”视频传播事件被高频重提。剖析“婚闹”的社会心理切片,作者熊希灵将原本孤立事件引申至更宽层面:“说到底,婚闹仅仅是集体意志绑架个人选择自由的一种集中体现,不仅是婚闹该受到反对,众多以集体意志去剥夺他人选择自由的行为,都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哪怕这种集体意志带着某种高尚的名义。”

我不告诉你

来自微信公号“开屏映画”报告:“这大概是香港金像奖报道有史以来最滑稽的一幕,最佳电影的名字是——我不告诉你……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大概因此可以载入史册,虽然本届主席尔冬升重新引用了,‘我们唯一需要恐惧的事是恐惧本身。但是,这恐惧是会成真的,所以,一切在报道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时没有提最佳影片名字的(包括我自己),所恐惧的肯定不是恐惧本身,而是恐惧这个事实。”

粉碎性改编

语出作者妖兽专栏。“陆川的《九层妖塔》选择了和《寻龙诀》完全不同的创作方式:在保留人物姓名的前提下,几乎抛弃原著的所有情节,并把自己曾经创作过的科幻小说情节嫁接进来……被网友称为‘粉碎性的改编。正是因为这次粉碎性的改编,《九层妖塔》被诉侵犯了原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都“粉碎”了,还是“改编”?只能算“取材”?

一旦书霸将读书和行路结合起来也是很可怕的微信公号BetterRead文章,是作家楼夷写给王烁先生的新书序中的一段:“去年我二度怀孕的时候,突然想出门去旅游,王烁坚决反对无效,只好选择稍微近点的日本。他恶补日本史后,主张去京都。京都有十七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去了十三处。那一周,我挺着四个月的大肚子,带着4岁的女儿,天天气喘吁吁地跟在他后面逛寺庙。我突然意识到,一旦书霸将读书和行路结合起来也是很可怕的。”

智商常年在线

网络熟词,是“思路清晰正常”的一种网络化表述,反义直接加否定副词,变成“智商常年不在线”,最新例句来自澎湃新闻的这则娱乐报道,行文中那句“这个人物在剧中智商常年在线”属典型网语风格,而所谓“在线”或“不在线”不过主观臆测而已,完全没啥大数据。

猜你喜欢

巨匠鲜叶普洱茶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普洱茶怎么泡
邓海波:涉猎广泛的税法巨匠
不同嫩度茶鲜叶原料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
文坛巨匠莎士比亚
普洱茶叶加工大赛
气温对日照茶鲜叶适制性的研究
摊放对茶鲜叶生化成分的影响研究
普洱茶膏抗小鼠衰老的保健作用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