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创设

2016-05-14胡晓媛

俪人·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棋子创设思维

胡晓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分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而教师必须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有效课堂。新课标标准指出:“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调动学生思维、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我认为应该从教学问题着手。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创设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教学问题,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颗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提问现象:

“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提问无目的,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的教学;备课时问题未精心设计,上课时随意发问,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信口开河地提问;“是什么?”,“叫什么?”;提问只求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提问时对学生新颖或错误的回答置之不理,或者中途打断,只满足标准答案等。

上述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这些不仅对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还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发展,面向未来,我们的学生不需要这样的课堂,为此我们必须对有效提问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一个好问题的标准应是“跳一跳能够摘到的果子”;能反映当前教学内容的本质;学生经过适度努力能够解决。有效有三层含义:(1)有效果(2)有效率(3)有效益: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来设计问题,使提问更有效呢?

1、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学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在这种水平下儿童能独立解决问题,另一种是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解决问题的水平。两种水平的差异叫“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也为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即我们的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已有知识出发,在这基础上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确实学生绝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在设问时不能无视学生的认知基础,要使“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2、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个性倾向。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符合,才能使学生对将要探究的知识产生积极的状态。如果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失去了新鲜感、神秘感时,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富于趣味性、新颖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

3.实验操作中的问题设计

在新课程理念下,用动手操作促进大脑思维的发展,是许多教育家的共识。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再由直观、粗糙向严格、精确的上升过程。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启迪了思维。

4、在游戏中设计问题

设计数学课时,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及年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新异的游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之一。像猜谜语、听故事、做游戏等都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谜语、故事或游戏,并在这些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6的加减法”时,我设计了“猜数”的游戏:

师:现在老师的两只手里一共有6颗棋子,请同学们数一数老师的这只手里有几颗棋子(3颗),那么老师的另一只手握着几颗棋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先摆6颗棋子,再拿走其中的3颗棋子,就还剩3颗棋子。

生2:先画6个圆表示这6颗棋子,划掉其中的3个圆表示拿走了3颗,就还剩下3颗。

生3:可以列式算出来:6—3—3。

师:现在老师想把手里的6颗棋子,分别放在两只手里面,你猜才看每只手里有几颗?

生1:可以一只手里面放O颗,另一只手里面放6颗。

生2:可以一只手里面放1颗,另一只手里面放5颗。

(学生的回答只要意思对,教师就要给予鼓励,同时教师要记录下来)

全班学生都激动不已,有的猜对了会很高兴甚至跳起来,有的猜错了会羡慕猜对的同学,都迫切希望能再做一次。我把握有利时机,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改变游戏方式:小组之间猜猜看。

5、问题源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蕴菡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让陌生的材料熟悉化,当新知识学习后,如果练习内容比较简单,有的学生会心不在焉,教师就要抓住身边与新知紧密联系的有趣问题,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唤起学习激情,力求产生意犹未尽之感。

6、问题有层次感,开放性强

问题的情境要有实际意义,要突出主题.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意识.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简练、明确。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来调控。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多角度、多维度的思维活动,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同时,提高了思维的合理性、广阔性和敏捷性。

有效课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处精心设计好问题,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培养他们具有独立思考、善于应变、勇敢尝新意识,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有效状态。

猜你喜欢

棋子创设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棋子多少颗
摆棋子
有趣的棋子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