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2016-05-14李丽萍

俪人·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高中化学

李丽萍

【摘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和处理好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点,成为我们教师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 预设与生成 新课程 和谐统一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学生“做中学”,因此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合作,而在这“做”的过程中就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特殊情况很有可能成为我们宝贵的教学资源,而且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更趋鲜活生动,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但同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就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于是预设与生成就构成了新课程教学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共存于课堂教学之中。

一、正确认识预设与生成间的关系

预设就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环境、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而设计的教学方案。预设对课堂教学具有方向性和制约性。生成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预设重视和追求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共性的、可预知的目标,生成重视和追求的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的、不可预知的目标;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忽视了教学的预设,就失去了教学的方向,忽视了教学的生成,就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只有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实验现象等精彩瞬间,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生成,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课堂预设,把握课堂生成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动态生成”正是在这一理念引领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但是在化学教学中,追求动态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而是需要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预设的基础上,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情感波澜,以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策略,让预设转化为生成,使课堂教学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

(一)弹性预设,给生成留下一片空间

在教学中,预设显然是必要的,但同时这种预设也应该是弹性的、留有一定空间的。所谓“弹性”就是指为实现化学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设计出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学”案,而不是周密细致、一成不变的线性“教”案。它不需要教师预计教学过程的全部细节、每一环节的时间分配和实验探究的具体步骤等。在学生探究时,教师不做过多的干预,因为这时候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给他们的提示越多,他们的思维也就越受束缚。

(二)精心预设,建立生成点

生成不是盲目、被动的,不是信马由缰式地开展教学活动,而是需要教师深入发掘、积极引导的,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课堂上教师不经意间追问一个问题、演示一则实验、创设一种情境、给出一道习题,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因此在一些情况下,教师要有意设置“陷阱”,让学生形成思维的障碍,使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探究发现、交流碰撞,然后在课堂上自然形成一些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宝贵资源加以利用。

(三)调节预设,呵护生成情境

生成是动态可变、丰富多彩的,再好的预设与课堂实施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的信息资源,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当教学活动不能按照预设展开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节甚至放弃教学预设,创造出新的推动教学动态生成的教学流程,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之后,就会在课堂上生成大量信息,对于这些信息,教师要区别对待。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对于文本所生成的独特的见解,教师应敏锐捕捉,并予以引燃,鼓励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起来,共同研究。对于没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要及时地排除,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

三、提高预设策略,促进生成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预设应该是教师课前对自己课堂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与对策的准备,是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是一种具有弹性和留白的预测与设计。

(一)教师要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广阔的知识背景

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教师不仅要对教材和教参做深入细致的研读,而且需要自觉地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变成对教学有用的东西。

(二)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

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皆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和思维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能够较准确地洞察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尽可能预计出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并思考其对策,作出科学的弹性预设。

教师在预设时要认真考虑以下这些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2.通过预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了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有多少人了解?了解了多少?达到什么程度?3.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4.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唯其如此,才能使预设具有针对性、开放性,从而使教师的教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

总之,预设与生成是相互联系的。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面对新课改,我们要在继承传统预设课堂的良好基础上,积极引入并探索动态生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做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及时反思、扬长避短,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一定要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问题,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主题解读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的实践与思考
试论报纸版面的和谐统一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预设与生成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