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婆家的招牌菜

2016-05-14巧笑倩兮

中学生博览 2016年6期
关键词:招牌菜竹筒味觉

巧笑倩兮

童年的食物总能让人更容易回想起童年。食物触动味觉,味觉掺杂情境,连同当时的人一起构筑了一个完整的场景。一天,舌尖碰到了熟悉的味道,倏忽间,往日回来了。

一天跟好友逛街,肚子有点饿了,就满街找吃食。路过一家名为“外婆家”的浙江菜,门口排了好长好长的队。食客们拿着号码牌,伸长了脖子等着被叫号。我纳闷儿,难道这家店的菜真有这么好吃?好友笑着说:“要不,我们去尝尝他们家的招牌菜,你就知道了。”

我摇了摇头,心想,我想吃的外婆家招牌菜,他们这家名为“外婆家”的店里一定没有——竹筒肉和猪骨油饭——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外婆只会做这两道菜给我一个人吃。

5岁之前我被寄养在外婆家。她把我当心肝宝贝一样疼爱,也就自然而然地娇惯出我“嘴刁”的毛病。寻常做法的肉菜我吃得嘴腻,南方多翠竹,外婆便想了一个就地取材的好办法。

每天一大早,她就去后山用弯刀砍一节翠绿的鲜竹筒,然后把新鲜瘦肉(她知道我丁点肥肉都不吃,所以每回都是挑最瘦的肉买)拌上花椒、胡椒、八角、茴香等各式香料粉,拌匀之后一点一点塞到竹筒里,最后埋在灶火灰下,要不了一个小时,就能煨熟。

然后她就会走到卧房里把我叫醒:“晨晨,今天又有竹筒肉吃哦!”

其实,竹筒肉是每天早餐的保留菜谱,她说一个“又”字不过是想把我身体里的瞌睡虫都赶走,好让我一个“鲤鱼打挺”就起来。每当这时,即便前一刻我多想再睡一会儿,听到“竹筒肉”三个字都会浑身一激灵,下一秒钻进了灶房,“噼啪”一下,把竹筒“开肠破肚”。

翠竹筒经火煨烤之后早已变得焦黄,可我知道,外婆拿回来时必定是沾满了清晨的朝露,青翠欲滴。于是,我一口一口地细嚼慢咽,像是把整个乡村的清晨气息都吃进了嘴里。

那时每年冬天,村子里每家每户都会宰杀一头猪过年。外婆家也不例外。她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吃了猪骨油可以补钙,补了钙,就可以长高。于是她就自创了另一道“招牌菜”——猪骨油饭。顾名思义,就是把猪骨头里的骨髓(外婆把它叫做骨油)一点点像熬火锅高汤一样熬出来,然后每次做饭的时候加一点,就成了一碗油汪汪的猪骨油饭。

“晨晨,每天晚上吃一碗,第二天好长高!”起初,我觉得猪骨油味儿太重太闷不肯吃,她就这样哄我。说来奇怪,我有时候真的会梦见自己飞了起来。醒来告诉外婆,她喜滋滋地跟我说那确实是在长高,“看来骨油还是有效的嘛,晨晨以后还要多吃点,才能长得更高哦!”

当然,为了适应我越来越刁钻的胃口,外婆宠我惯我,变着花样儿地把猪骨油饭里加上萝卜、莴笋或者是其他的爽口蔬菜,让我越来越对猪骨油饭爱不释口。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我的身体真的像拔节的麦茬,一点一点地在外婆慈爱的关怀下,寸生寸长。

12岁那年,外婆搬到广州和舅舅舅妈一家同住。竹筒肉和猪骨油饭也就不再是我桌上的常客,但我仍然会时常想念,以至于每回跟外婆通电话都跟她说,晨晨想您做的竹筒肉和骨油饭啦!于是外婆就会用跟儿时的我说话的口气哄我,“晨晨乖,你暑假到广州来,我给你存了好大一罐猪骨油呢!嘿嘿!”

我握着电话,久久说不出话来,只觉得满心满眼都是被默默关爱的幸福。

编辑/围子

猜你喜欢

招牌菜竹筒味觉
引领意大利菜味觉的美酒力量
花园洋房里的味觉新趣
椰奶饭
爸爸的“招牌菜”
如何把时评漫画做成纸媒“招牌菜”
大班艺术——哈尼族舞蹈活动《竹筒响起来》
VR新技能:虚拟味觉技术
香喷喷的竹筒饭
厨娘
清风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