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教学在《机械加工工艺基础》课程上的应用

2016-05-14胡慧刘成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6年6期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机械加工教学设计

胡慧 刘成

摘 要:《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知识点重复等问题。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在该课程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基础;项目化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TH1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6.06.050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的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侧重应用理论、应用技术和加工工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常规的课堂教学配合金工实习,存在理论与实践衔接不紧密,知识点重复等问题。当前高职教育普遍采用的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内容。

1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1.1 课程目标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作为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完成系统技术教育所必修的一门以工艺为主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目标是要使学生获得机械制造和工艺技术的基础知识,受到制造工艺实践的基本训练,为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和未来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准备必要的基础。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要紧密联系具体的生产实践,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1.2 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具体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情感。

基本知识: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定和应用范围;熟悉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和流程;熟悉常用金属切削加工机床的组成、加工范围及刀具和机床附件的使用等。

基本技能:能读懂中等难度的零件图,正确选择毛坯并制定合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能操作常见金属切削加工机床,正确选择使用刀具、夹具及机床附件,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根据零件图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工具,采用正确的检测方法检测零件质量。

学科情感:通过组建项目小组完成任务,使同学们学会沟通、合作和思考。通过对项目任务的开展和完成,极大地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领悟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更促进了后续知识的学习和项目任务的完成。随着项目任务的逐个完成,不断增强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工作的职业情感。

1.3 教学成才目标

生产实践证明,重视工艺教育,发展先进工艺技术,是发展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业的重要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和加速培养大批基础厚、专业宽、能力强和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机械工程技术人才,才能为我国的机械工业的发展和加工工艺的研究作出贡献。

2 教学内容设计

传统教学是课堂教学和金工实习结合的方式,由于存在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问题,故效果不太理想。项目化教学不再拘泥于书本的章节安排,而是以项目、任务形式来编排和组织教学内容,实现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对接,最大限度地实现实践学习和知识学习的统一。

基于项目课程的《机械加工工艺基础》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机械专业学生以后就业的岗位要求和知识储备要求,以几种典型形状的零件为项目任务,要求同学们在分组合作,自学讨论和教师指导的前提下,加工出合格零件。本课程主要设置四个项目: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和加工,盘盖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和加工、叉架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和加工,以及箱体类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和加工。

3 教学过程设计

按照“工学结合”的总体思路,以促进专业能力、工作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四类典型零件加工项目为载体,基于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1 切换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而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扮演车间的管理者、指导者,而学生切换成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作人员。在具体完成项目任务之前,首先由扮演车间的管理者的教师根据具体任务项目对扮演技术工作人员的学生进行分组、分工,同学们具体承担起组长、机械加工工艺员、机床操作员、机械零件检测员等岗位。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完全融入角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并逐步建立起职业责任感,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3.2 改变教学场地

对知识点和关键技术方法的讲解,从教室移到生产车间,采用“现场教学法”,即在车间在加工中随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真正实现了讲、学、做一体,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融合。

3.3 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要基于工作过程,着重训练、培养学生的工作方法能力。知识点的讲解要有针对性,有指向性。具体的加工过程要实现最大化贴近企业的加工过程。

4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该课程的教学评价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形成性评价阶段。该阶段评价占总成绩的70%,在该课程各项目实施过程中考核,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本人和项目组其他成员。考核内容包括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制订的工艺卡片、加工过程的规范程度、完成零件的质量等等。第二阶段:终结性评价阶段。该阶段评价占总成绩的30%,可以通过开卷考试的方式,要求学生完成某个典型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材料工艺性分析、毛坯选择、工艺规程制定、检测方法和测量工具选择等环节。

下面以项目一阶梯轴的工艺规程制订与加工为例,来安排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

5 结束语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作为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完成系统技术教育所必修的一门以工艺为主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对机械专业的同学来说非常重要,本文介绍的项目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以培养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高级应用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黎华,刘柳.如何进行高职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2]毕蓉.高职项目课程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3]王志松.基于项目课程的《机械制造基础》教学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107-108.

猜你喜欢

项目化教学机械加工教学设计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刍议项目化教学法在本科动漫实训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众筹模式引入工业产品设计项目化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机械加工工艺中的自动化控制探讨
锯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