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济中的“独角兽”现象

2016-05-14刘程王胜男

中国经济报告 2016年6期
关键词:独角兽榜单跨界

刘程 王胜男

近年来,一大批“独角兽”出现,并以全新的商业模式改变着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也对经济模式产生巨大影响

独角兽”是本世纪开始出现的新经济现象,也是全球化深化的结果。可以说,“独角兽”是新经济、信息经济发展到一定新阶段的产物。“独角兽”出现的地方,就是新经济蓬勃发展的地方。

新经济中出现“独角兽”

1. “独角兽”定义。“独角兽”的概念,最初由种子轮基金Cowboy Ventures的创始人Aileen Lee于2013年提出,它是指那些具有发展速度快、稀少、被投资者追求等属性的创业企业。标准是创业约10年,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其中,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被称为“超级独角兽”。

“独角兽”概念提出后,迅速在全球科技界和投资界得到了认可,相继有包括TechCrunch、CB Insights、 Digi-Capital、《华尔街日报》《财富》等多家研究机构和媒体公布了自己的榜单。各榜单标准比较类似,均有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限制,其中,2家榜单要求是初创企业,1家榜单明确要求创办不超过10年。

2.“独角兽”的大量涌现源于新经济。“独角兽”的大量涌现源于新经济发展提供的良好环境,它是经济出现爆发增长的标志。新经济时代,创新全球化和社交化推动资源加速流动,为“独角兽”的大量涌现创造了基础条件,使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机会,整合资源,爆发式成长为“独角兽”。

3.“独角兽”三大特点。“独角兽”具有跨界融合、颠覆性、自成长三大特点。第一,跨界融合,即跨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文化的融合现象。第二,颠覆性,即在新兴行业或还处于上升期的行业中,创造新需求或以更好的方式满足增长的需求。第三,自成长,即行业的用户能够以足够低的成本,获得构建自成长商业模式的基础。

“独角兽”大多来自于科技、互联网等领域。已出现大量“独角兽”的行业集中于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移动应用、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未来可能出现大量“独角兽”的行业集中在智能硬件、大数据应用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4.易出现“独角兽”的区域。“十三五期间”要加快培育区域创新创业生态,这就必然会涌现出大量的“独角兽”,可以说,“独角兽”是创新创业生态的最好体现和结果。易出现“独角兽”的区域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创业服务发达。创业苗圃和众创空间是创新创业摇篮,能够培育出大批的创新创业企业。第二,便于获取和利用丰富的创新资源,尤其是天使投资。“独角兽”具有颠覆性,它是技术重大突破的集中体现,创新资源是“独角兽”发展的土壤,能够帮助初创公司迅速启动。第三,易于招聘高端人才,尤其是易于找到合伙人。人才是创新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企业实现爆发式成长的核心资源。第四,便于拓展市场或本身就是大市场。需求拉动的创新是目前国内创新的重要方向,市场拉动是“独角兽”成长的力量。第五,创业文化浓厚,包容失败。

5.“独角兽”普遍不上市。Dealogic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科技企业的IPO融资规模不足100亿美元,远低于2014年410亿美元的融资规模。由于“独角兽”的增长潜质相对容易得到资本认可,从而获得投资,所以,“独角兽”普遍不急于上市。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私募资本市场的力量越来越强,成为支撑“独角兽”发展的主要力量。其次,“独角兽”可以坚持长期发展战略,避免许多公众公司短期行为的弊端。

短期行为主要有两点弊端:第一,上市以后企业不再是私人公司,而是负有向公众(包括竞争对手)进行充分信息披露的义务,包括主营业务、市场策略等方面的信息。同时,相比非公众公司,媒体给予一家上市公司过高关注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二,上市后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需要经过一定程序,如此可能失去作为私人企业所具有的部分经营灵活性。管理层也将不可避免地失去对企业的部分控制权。与私人企业相比,上市公司需要履行更多义务、承担更多责任,管理层将承受更大压力。

新经济企业的成长路线

1.企业的成长路线。新经济企业的成长路径形成了新的企业组织形态。与工业经济时代不同,新经济时代企业的成长不再拘泥于线性,而是更多呈现指数级增长。企业依次经历创业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和“龙企业”等四个阶段。虽然大多数创业企业最终会消亡或成为“小老头企业”(业务维持或消退),但仍有少数企业跳过死亡谷,抓住机会实现业务快速增长,成为“瞪羚企业”。优秀的“瞪羚企业”凭借其卓越的市场表现被资本市场看好。

2.“ 独角兽”企业引领产业新业态升级。“独角兽”在引领产业新业态升级、产业变革、经济发展以及行业创新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Yahoo到Google再到Facebook,“ 独角兽”企业成为引领产业新业态升级发展的领头羊。从产业变革来看,“独角兽”是引领产业变革的先锋,它颠覆了传统产业模式,成为产业的新核心,并带来产业的全新变革。

3.“独角兽”是城市名片和区域经济引擎。“独角兽”的辐射带动作用能促进上下游产业发展,产生杠杆效应,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独角兽”能成为区域城市名片,提升区域知名度。比如,深圳生产的大疆无人机,近日出现在《经济学人》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机器人产品”榜单上,成为15款产品中唯一来自中国的产品。凭借其在无人机行业的全球影响力,也让全世界的眼光再次聚焦深圳。大疆创新已成为深圳的新名片之一。

“独角兽”是产业集聚招牌,能吸引产业集聚。仍以深圳大疆创新为例,小型无人机对控制芯片有很高要求,而深圳拥有良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环境,特别是有着较高的芯片处理能力。因此,当无人机硬件需求不断增加时,硬件成本也就随之下降,从而加速了产业集聚。“独角兽”是区域经济引擎,能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在区域内,好的“独角兽”会吸引并聚集创新要素,如创新人才、创新项目等。

对“独角兽”的发现和培育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常态下,只有“独角兽”才是经济增长点的真正来源,能够带动经济快速增长。

1.各级政府要重视“独角兽”在经济中的作用。支持和鼓励对“独角兽”企业的研究、跟踪与宣传。可采取以下四大策略:第一,支持研究机构对“独角兽”的跟踪与研究,鼓励相关榜单的发布和宣传。第二,扩大“独角兽”的研究范围。目前的研究多以互联网等新兴行业为主,应当转变为鼓励所有行业的“独角兽”,而不再局限于某一个行业。第三,支持研究发布中国“独角兽”榜单。实际上,国外的榜单忽略了很多潜在的中国“独角兽”,中国有关机构需要进一步挖掘发现,独立发布榜单进行宣传。第四,支持挖掘和发现区域“独角兽”,发布区域性的“独角兽”榜单,促进宣传,提升区域城市和企业的影响力。

要构建分层分类的企业支持体系,支持“独角兽”发展。重视“创业—瞪羚—独角兽”整个企业成长链条的衔接和培育,为不同阶段的企业提供不同的扶持措施,在中国打造完整的新经济企业生态圈。为“独角兽”企业提供一对一的量身定制政策,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其发展问题。应当鼓励地方政府出台针对当地“独角兽”企业的专项政策,实现一企一策。

2.关注在产业跨界和传统产业颠覆中出现的“独角兽”。一是要关注传统产业颠覆中的“独角兽”。小米通过“粉丝经济”估值达到460亿美元,大疆创新充分发掘无人机利基市场,营业收入突破10亿美元。所以,传统制造业并非无机会可寻。当下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蜕变式的转型升级,制造业的新形态正在形成,它们开始与互联网、服务业企业携手合作,跨界与融合成为重要趋势,并由此构造出由消费者驱动、并深度参与的商业新生态。地方政府要培育传统行业中的创新者,树立本地典型的“独角兽”标杆企业,给区域其他企业做出示范,并引领其发展。

二是要关注原创新兴的“独角兽”。商业4.0下新兴行业中的一些企业通过数据科学捕捉顾客惯常的行为模式,为任何一位客户建立专属于他们自己的动态时间序列行为模型,运用新商业模式快速成长为“独角兽”,甚至“龙”。作为地方政府要擦亮慧眼,识别具有“消费需求-商业决策-运营模式-生产流程”所有元素不间断对话能力的准“独角兽”。

3.“独角兽”是众创空间的最大目标。极少数的优秀企业从众多的创业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独角兽”,优秀的创业团队、创业企业是产生“独角兽”的基础。“创业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龙企业”构成企业生态体系,形成金字塔结构。健康生态体系下搭建的众创空间将会形成更多的“独角兽”。

在创业承载能力方面,应着力打造面积充足的众创基地。创业基地还要推出一体化的创业支撑服务。例如,引导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合作伙伴,为入驻众创空间的创业者提供人才、法务、金融中介、财税等多项创业支撑服务。

4.“独角兽”是创业者的新目标。现在是创业的最好时代。创业企业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成为“瞪羚”,甚至“独角兽”。比如,贝贝网通过1年半的发展估值达到10亿美元。所以,每个创业者都应该有成为“独角兽”的高瞻胸怀和目标。

“独角兽”创业企业的条件包括:平台、跨界、自成长、生态圈。在今天去中心化的观念中,消费者借助移动互联网、可持式装置、可穿戴设备等各种现代技巧,正在加速社会分化的过程。他们既自利自我,却又乐于分享;他们自闭孤独,却在虚拟世界里呼朋引伴。他们善于掌握信息,因而几乎全知全能;他们对品牌显得刻薄寡情,但是心中却又包藏着一片柔软沃土,渴望知心厂商进来耕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生产者生产能力远远赶不上消费者消费方式的发展速度。“独角兽”式的创业企业能够充分洞察这些变化,它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质。

一是要有平台。此平台是第三方,甚至是第四方的独立平台。第三方平台连接了两个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不同的客户群体——创业者和消费者,并让一个群体的参与程度依赖于另一个群体的参与程度。第四方为平台中的平台,三方平台成为前者的子集存在,而前者提供了流量导入新入口。

二是要跨界。跨界能够带来融合创新,集合不同的行业优势,实现创新增长。跨界代表着一种新锐的目光,心中拥有宏图,就是要转变思维,以大眼光、多角度、宽视野来看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互联网+”就是一种跨界思维,落实到方法论中即为社区O2O、团购O2O等新型商业模式。

三是要自成长。关键是要制定新的行业规则,遵循新的进化法则,适者生存,依靠生态力量自发前进。比如,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Uber,颠覆原有规则,在打车行业中聪明地构建平台,植入盈利模式。

四是要有生态圈。只有冲破藩篱、合作共赢,才能爆发式成长。首先,是走出去——与外部企业开展生态性合作。传统制造企业需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移动等新技术实现转型,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这些新技术往往是外部新兴行业中的企业所具备的核心优势。其次,是请进来——给顾客提供参与共创价值的机会。消弭与消费者的“楚河汉界”,利用顾客行为数据来强化管理质量,通过释放顾客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来改善创业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将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准则。

(作者单位为长城战略咨询)

猜你喜欢

独角兽榜单跨界
跨界
跨界
寻找独角兽
它就是独角兽
遇见独角兽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榜单
榜单
榜单
认不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