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多媒体电化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2016-05-14宋文文宋新乐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质量

宋文文 宋新乐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投影、录音等形式的教学工具逐渐退出课堂,取而代之的是由计算机操控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后者即电化教学的优化发展。根据我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音乐教师应科学、有效地将教学媒体与音乐学科整合,改变教学模式和过程,此举有助于提高音乐教学效率,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和方式,继而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推广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教学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实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堂的有机结合,也是值得讨论的课题。

关键词:音乐教学 多媒体技术 教学质量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4;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c)-0154-02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当代的学生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现代化技术手段层出不穷的社会环境里,学校教育当然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师队伍务必更新教育理念,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使用方法,应用于教学过程。在所有学科中,音乐艺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供美的享受,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间接推动其他学科学习的有利条件。为实现新时期的音乐教育水平升级,丰富的科技成果是音乐教材、课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音乐教师必须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1 电化教学新模式与音乐教学的整合方案

多媒体技术包括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光学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这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地应用于音乐教学实践,是我国吸收利用多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结果,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我国教育行业倡导多媒体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整合,实际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平台实现音乐教学模式变革,通过网络收集整理适合学生的音乐教学资源,从而营造多样化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交流,同时培养学生或教师自身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创作、交流的能力,提高整个音乐学科的教学实力。现总结整合方案如下,以供参考。

1.1 结合教学情境,注重实效

多媒体电化是一门独立科学,但在教学中最终要为课堂内容、教育目的以及教学任务服务,而不是迎合潮流走形式,其生存与发展的潜力在于教学实践取得实效。音乐教师在应用这一教学手段时,应注意把握其特点和优势,并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教材编写意图相结合,形成自己的应用风格与规律。当然,传统的教学手段并非从此摒弃,把二者恰当、合理地结合,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举例来说,音乐教学注重欣赏,因而在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创作背景、作者事迹、曲目特点等内容,语言讲解同动态信息优化组合,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余,还活跃了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教学内容。

1.2 依靠电教讲解难点

传统教学手段不足以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原因可以归结为缺少对学生感官的调动,只靠眼、手死记硬背知识。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提高教学效能,现代化教学就要运用新型教学手段。以音乐课堂上一大难点——民族音乐为例,过去学生了解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发展史,只能依赖教材配图和老师口头补充,欣赏音乐也只能靠教师的钢琴演奏或播放录音实现,更不用说合唱、男声独唱全由老师一力代劳的矛盾体验了。这两个途径不仅使音质失真,学生缺少切身体会,还令学生厌倦课堂讲授内容,疲于听课。而今,电化教学手段起码能从课堂效果上有所提升,使教学有声、有形且立体,教学空间大幅拓展,改变了传统直线式的信息传递及反馈模式,让学生更深层次、更全方位地了解课本知识,做到省时节耗,优质高效。对于教师自身来讲,这种新手段不仅实现了视听并举,优化教学体验,还节约了教师写板书或者组织纪律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带给学生音乐美、画面美相结合优质体验。情感共鸣,这就是传统教学手段很难做到的一点。

1.3 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影响。音乐课堂需要通过利用电教手段的方式,整合处理图像和声音等信息,使其与教学内容紧密联合,创造一个独特的艺术情景,将教学行为上升到艺术熏陶层面,带动起充满韵律感和美感的学习气氛,以强烈的感染力带动学生自发了解学习相关知识。这一新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情绪,使学生在愉悦享受的同时能够精神集中,掌握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时常让学生聆听录音或观看DVD讲解视频,两者具有天差地别的效果。运用多媒体视频可以演示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和音色,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种类音乐的细微差别,进而在欣赏过程中增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涵养。有时课堂上播放演奏现场的视频资料,学生们能通过视觉直接观察整个乐团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形象,和听觉印象紧密联合进行想象与联想,由此很容易受到现场气氛感染,感受到音乐想要传递的意境,领会作者的创造精神,激发写作兴趣。音乐教学的难点就在于如何从心理层面打动学生,引导其热爱艺术、追求艺术,多媒体手段不失为一个便捷途径。

1.4 增加课程容量

按照传统教学方式,音乐教师不可避免要浪费时间在黑板上誊抄歌谱、歌词等内容,费时耗力而且未必清晰。转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这些要素,只须扫描信息进电脑再适当编辑、调整即可,在课堂上就可以利用播放设备清晰展示备课内容,无需临时调整讲课顺序以应对课堂板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学生注意力分散问题,有助于加大教学过程传递信息的容量。而且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实现了计算机集中控制,人与机器分工合作,减少以往因为使用单个设备分别操作浪费的时间,同时降低了控制的难度,有助于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 运用多媒体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育事业从来不存在最好、最永恒的教学方法,某个阶段内的教学模式应用是否适合学生,还应与学生实际水平、教育理念发展、科技发展等多种因素结合考虑。想要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掌握多种不同方法,根据学生资质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在于保持、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根据教材编写目的延伸知识宽度广度,以学生认可的方式加以呈现。教师的讲解和引导都是在有意识地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解决其学习问题。

音乐教育虽与其他学科殊途同归,但也有区别,其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以学生音乐文化素质提高带动综合素养的晋升。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包含了广泛的内容,如:基本乐理、作曲、声乐、器乐乃至舞蹈等,但必须明确的是电化教学必须要明确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只是辅助而不是取代。任何盲目的、不加分析的运用,妄图凭借多媒体代替其它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行为,都有悖于课堂引入多媒体技术的初衷。更何况音乐有其自身特殊性,它是艺术,不是生硬的理论知识,如果一味地打着新技术的旗号,仍然利用课件等介质进行灌输式教学,久而久之同样会破坏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力,遑论让他们中间再出现一位音乐鉴赏家。

3 结语

多媒体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整合的效果受到教师掌握水平、备课内容水准、学生接受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这种新的音乐学科教学整合方式将贯穿整个信息时代并不断发展进步,成为逐渐普及全国的课程学习模式。多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获取音乐教学资源,将各种教学要素与重要环节进行有机整理融合,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励学生订立学习目标并创设学习情景的目的,进而有效优化音乐学科教学环境,转变传统音乐教学方式。学生目前所处的正在建设中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是提升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主动学习意识以及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精神和音乐鉴赏力的有利条件,当然,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也不能忽略。音乐教学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 陈聪.音乐多媒体电化教学之探索与实践[J].黄河之声,2013(13):72.

[2] 卢嘉之.电化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黄河之声,2013(9):79.

[3] 张岚.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在和声课习题写作中的应用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3):33-34.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质量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