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雄市石漠化现状及防治探讨

2016-05-14李光宝

绿色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石漠化防治

李光宝

摘要:对楚雄市石漠化现状、特点、成因、危害以及岩溶石漠化对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和阐述,探讨了石漠化防治对策措施,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楚雄市有效实施石漠化监测及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石漠化;防治;楚雄市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6-0102-02

1 引言

楚雄市生态系统退化,土地石漠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制约了该市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楚雄市石漠化研究起步晚、时间短,石漠化防治还处于探索与完善的阶段,探索一条长效适宜的石漠化监测及综合防治模式,是楚雄市岩溶地区刻不容缓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2 楚雄市岩溶区石漠化分布情况

2.1 岩溶石漠化程度现状

楚雄市岩溶石漠化属于岩溶地区沉积厚度大、乔木稀疏、植被稀少、植被盖度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极度脆弱、基岩半裸露型的高山岩溶峡谷地貌。已发生的2041.58hm2石漠化面积中,轻度石漠化面积为1823.09hm2;中度石漠化面积为43.74hm2,极重度石漠化面积为174.75hm2

2.2 石漠化程度现状特点

(1)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面积比重小,非石漠化面积比重较大,地域上分布相对集中。

(2)从石漠化程度分析,轻度石漠化面积比例大,中度石漠化,极重度面积比例小。

(3)石漠化程度按植被群落分,灌木型石漠化面积大,乔木型、草丛型、无植被型面积小。

3 石漠化的成因及其危害

石漠化主要发生在岩溶地区,其成因复杂。自然因素主要表现为:基岩多为碳酸盐,岩石易受雨水浸蚀,这是石漠化的物质基础;地形地貌陡峭、破碎,相对落差比较大,为雨水冲刷、地表的侵蚀提供了足够的势能;岩溶地区降水量大,降水集中而且强度比较大,这为雨水冲刷、地表侵蚀提供了动能;岩溶区热量大,绝大多数地岩溶区多年平均气温在15~20℃,加快了溶蚀速度,石漠化发展迅速。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岩溶区耕地资源少,陡坡耕种,毁林、毁草开垦现象还存在。坡耕地多,石漠化现象加剧;樵采薪材在农村生产活中占比大。过度放牧,牲畜放养,植被破坏,加重了石漠化。

石漠化危害大,表现为:土地承载能力降低、丧失,生存发展空间缩减,耕地资源锐减;自然灾害加重,洪涝、干旱并存,严重影响生态安全。贫困加剧,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石漠化造成植被结构简单化、生态系统简单化,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抗自然灾害能力减弱。

4 石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

(1)部分地区对石漠化的认识不足,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楚雄市石漠化监测防治工作起步晚,对石漠化方面的知识宣传普及做得少,大多数人对石漠化的概念、成因以及石漠化对人们生存环境构成危害的紧密关系相关知识不多,对石漠化的认识存在较大差距。保护生态、加大对石漠化防治,实现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淡薄。

(2)因起步时间晚,石漠化防治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配套的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组织机构还不健全,还没形成配套、系统的石漠化监测、防治、生态保护规程和协调管理机制。

(3)生态治理措施单一,历史遗留的生态和环境治理欠债多。多年来,由于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规律认识不足,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以林业单个部门投入为主的建设格局,而林业上偏重于林业经济效益的建设,难于全面顾及生态效益和环境治理的建设,更无力开展以生态为核心的石漠化专项综合治理。

(4)由于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规律认识不足,在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中,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急功近利和以过度消耗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时有发生。超载放牧,边治理边破坏的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存在。

(5)石漠化监测、防治工作起步晚,由于认识上等多方原因,无专项资金投入,石漠化监测、预防治理步伐显得缓慢。

5 石漠化防治对策及措施

5.1 总体思路

石漠化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国家、云南省《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大纲》、《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治理规划》和科学发展观,以科技为先导,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

5.2 对策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石漠化防治工作是关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建设周期长,需要成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石漠化治理领导组织机构,加强石漠化监测防治工作的领导。配备人员,确保石漠化监测防治工作积极稳妥,持续有效地进行。

(2)开展石漠化危害宣传、普及石漠化知识,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各种形式,发挥社会各界宣传力量,开展石漠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在岩溶地区普及石漠化危害知识宣传,提高岩溶区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避免建设和治理速度跟不上破坏速度的现象发生,防止石漠化加剧。

(3)根据石漠化治理需要,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制定以石漠化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核心的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管理办法等规范章程,指导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

(4)加强部门协作,合力助推石漠化防治起成效。石漠化治理综合性强,建设周期长、内容多、且生物治理措施见效慢,涉及部门较多,在具体实施中农、林、水、土地、矿产、交通、环保、畜牧、气象、发改委、财政等部门加强合作与沟通,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保证石漠化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5)林业部门要在查清岩溶区石漠化土地分布状况、程度及面积的基础上,做好石漠化监测工作,了解、掌握石漠化发展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分析其演变特征和自然及社会经济因素对石漠化过程的影响,搞好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设计,为石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6)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综合治理,分步实施。在全面组织监测与规划的基础上,针对楚雄市石漠化治理难度大,恢复和改善生态难的实际,按难易程度,先易后难,长期治理,优先治理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

(7)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治理的原则。充分发挥现有科学技术手段,根据不同的类型地段,生态背景采取科学、有效的整治措施和模式。宜林则林、宜封则封、宜客土则客土、宜坡改梯则坡改梯,以生物技术措施为主,其它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发挥综合防治效果。

(8)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创新思路和举措,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强化治理、监管、保护措施,多渠道增加投入,鼓励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石漠化治理,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治理保护的局面。

5.3 治理措施

(1)潜在石漠化的治理。潜在石漠化植被综合覆盖度相对较高,人们对生态自然环境的破坏尚处初期阶段,采取封山禁牧、加大林草植被保护等补救和限制措施,使乔灌植被的自然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到应有的水平的。

(2)轻、中度石漠化的治理。轻、中度石漠化的监测治理,从石漠化构成特点看,轻、中度石漠化主要以灌木型为主,部份属乔木型、草丛型,面积相对小,区域内乔木植被稀少,综合盖度相对较低,林、灌、草植被生态保护功能较为脆弱,对石漠化区域实施严格封禁管理,限制人畜活动,在保护好现有林、灌植被基础上,对乔、灌和无乔木地,选择生长迅速、根系发达、萌芽、自然更新能力良好的树种人工补植群落树种。

(3)极重度石漠化的治理。在重度、极重度小流域区,一方面实施封禁治理,水土流失较重陡坡地实施林牧混作,人工造林恢复群落树种,坡改梯等措施,从源头缓解浅表层雨水侵蚀的冲、积。另一方面,对冲蚀淤积砂石滩实施引洪排渠、砌坎培土等工程措施恢复农业生产条件。并结合扶贫攻坚工程的实施,采取必要的生态移民搬迁,减轻土地承载能力,从而实现极重度石漠化区域的生态修复和重建。

6 结语

石漠化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基础工程,综合防治周期长,涉及面广。只有在深刻了解和认识石漠化成因及生态演替转化规律、准确掌握当地石漠化状况的基础上,以林草植被恢复为目标,探索长效适宜当地石漠化的综合防治模式,在社会多部门及岩溶区群众的共同参与下,实施以生物、工程和农业措施配套综合防治,才能实现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保护功能的根本良性转变。

猜你喜欢

石漠化防治
贵州印江县朗溪镇森林石漠化现状分析及治理探讨
浅析玉龙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
“孪生风云”之石漠化与贫困
石漠化的成因及其治理问题研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湖南将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