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效率与公平博弈分析

2016-05-14刘丽萍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小猪机制

刘丽萍

摘要:随着读者对信息资源种类以及数目需求的逐渐增大,提高资源共建共享效率势在必行。将博弈论经典案例以及“囚徒困境”与“智猪博弈”两个模型应用到图书馆领域,对影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共建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策略,以期提高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公平博弈

中图分类号:G25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6015502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各方面信息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对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的广泛性要求也逐渐提高。原有的传统的个体图书馆所提供的书籍文献是特别有限的,某些经典文献甚至只存于少数特定图书馆中,这给很多有需要的学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这种获取有效消息的渠道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畅游广阔知识海洋的诉求。为了使得原有图书馆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势在必行。

1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

我国于1957年颁布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初步开始了文献书籍的共享,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文献资源使用不充分,不能满足广大读者需求的问题,经过了五十多年的不断实践,我国在文献的共建共享方面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典型代表为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及上海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1]。

2影响资源共建共享效率的原因

在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同时,也逐渐出现了一些人们所不愿意见到的问题,影响了该项进程的效率。比如有些图书馆的管理者抱有落后愚昧的思想,不愿意参与到书籍共享的大环境中,致使资源严重浪费。另外,由于在共享过程中存在书籍损耗问题,某些规模较大的图书馆拥有的文献资源较多,随之造成了较大程度的资源损耗,但是国家目前并没有关于文献共享过程中的损耗补偿,此种问题使得这些大型图书馆对于这项共享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共建过程中的效率。另一方面,一些小型图书馆存在某种侥幸心理,只想分享大型图书馆的资源,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搭便车心理,这也阻碍了共建进程。不论是大规模的图书馆还是小型图书馆都是过分看重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合作带来的更大的效益。

3以博弈论分析资源共建共享问题

为了更加透彻地分析各个图书馆间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利益矛盾问题,博弈论与文献资源共享结合的思想应运而生,这种思想是根据已有的场景信息及决策者对于各种解决方案的效益的判断能力,来分析在每种解决方案下的效益是否达到最大化。因此,博弈论也被称为对策论或赛局理论。

各个图书馆在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过程中,目标是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或者集体利益最大化,就是赛局理论的应用。以上两种目标分别代表了对策论的两种类型,即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第一种是指各图书馆只关注于自身效益的最大化,而并不去考虑全部图书馆整体利益的情况,而第二种是指各图书馆不仅考虑自身的效益也要考虑集体的效益,并且每个成员遵守一定的规则,在该种规则下,如果出现某图书馆为了实现整个群体效益的最大化,使得该个体的个人利益受到影响的情况,其将会根据规则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赛局理论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中,在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问题上比较典型的模型就是众所周知的“囚徒困境”,这种模型原本的情景是两个罪犯在承认罪行和拒不认罪这两种情况下,将面对不同的惩罚的利益得失问题。最终二人选择优先考虑个人利益,双双认罪是最佳选择。但是如果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与分享上,则要站在整体效益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显然拒不认罪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拒不认罪对应于公共物品共享就是双方都不作为,或者说都不愿意为了可以更好地实现集体利益的共享这件事出力,非常不利于最大程度地实现整体效益。

同样在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种困境。设想现在存在两个同种规模的图书馆,它们想要实现共建,在两个图书馆资金情况一般的大环境下没有非常合理的制度,双方也并不是完全互相信任,而且未构建严格平等的经费分摊机制,那么这种情况下两个图书馆将面临“囚徒困境”。假设双方都作为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每人收益3,需要付出的投资为4,也就是每人需要花费2,这样双方净收益都为1;如果某一方不作为而想要坐享其成,则不作为一方免费获得净收益3;如果双方都不作为,则双方净收益也都为0。图1为双方具体博弈形势:

上图更加明确地给出了两家图书馆对于不同决策下的效益分析,可见若两家图书馆都只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考虑整体效益,将会同上面例子中的囚徒一样,最终选择都不作为,共建计划失败,这是广大读者所不愿意见到的。

另外一种图书馆资源共建过程中存在的赛局模型是“智猪博弈”。这种情况是开笼子的开关和猪食在笼子的两端,小猪自己的体力不足以打开开关再赶到另一端吃食,而大猪跑去打开开关,跑回来后小猪已经吃掉了一些猪食,这对大猪来说就不公平了。这种情况下小猪的合作积极性很高,但是大猪就不会很愿意与小猪合作,但是如果其不与小猪合作使其挨饿,又将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这使得大猪不得不与小猪合作,但积极性不高。

当规模较大的图书馆与小规模的图书馆进行共建时就会面临这种博弈。比如两馆要在共享创建过程中获得收益3,需要付出的花费是2,最公平的决策是两个分别贡献1,在这种情况下大馆获得收益为1,而如果大馆单独贡献2,获得的收益也是1,与同小馆合作并没有区别,而是否共建对于小馆没有太大影响,并不愿意做出贡献。最终的结果就是大馆在共建的过程中独立承担所有的花费,而小馆坐享其成搭便车。在共建过程初期较大规模的图书馆考虑整体利益,勉强愿意做出贡献,小型图书馆虽然积极性高,但其作为小甚至不作为,都去搭大型图书馆的便车,而规模较大的图书馆既得不到比自己单干更多的收益,又要承受社会舆论的压力,长此以往这种合作机制就名存实亡了。

4提高共享效率的策略

现阶段,我们国家在文献信息资源方面的建设与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使得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然而,随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深入应用,专家学者也发现了在这一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由于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本质就是制度问题,因此在优秀的技术条件的支持下,如果想要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的最大效率,就必须建立相关的制度以及采取正确的激励措施。在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过程中,有效的激励会使信息资源共享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随着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享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共享工程数目的不断增多,享受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读者越来越多,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相当迅速,然而随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规模的迅速扩大,其背后存在的问题也慢慢显现出来,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有些图书馆将馆藏文献视为私有物品,不参与资源的共享,使得文献并没有得到最大化的有效利用;其次,图书馆受虚荣心的影响,在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文献资源得到了共享,图书馆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会被进一步放大,自身存在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中的问题以及技术方面的不精准都可能会进一步被放大;此外,图书馆存在旁观心态,大型图书馆担心自己的资源被过度使用,且得不到相应的资源补偿,而小型图书馆则因为自己本身就不存在大量的资源可以用来实现共享而一直处于旁观状态,导致其加入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决心就小之又小,一直处于消极的状态中,这均影响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的效率。

然而本文通过赛局理论对影响图书馆资源共建效率的分析,可以得出在资源共享建设的过程中,主要问题的来源是图书馆自身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超过了对于集体利益的追求,而导致整体效益受到了损害。在前文提到过,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其实是一种制度问题,因此我们要设计一种制度,在满足图书馆本身对于个人利益追求的同时,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奖励机制与惩罚机制等机制均可以解决在实现共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提高这项活动的效率。

通过对博弈模型的分析,奖励机制与惩罚机制的核心在于,对能够积极进行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一方实施奖励机制,而对于消极的一方实施惩罚机制,使不积极的一方为其旁观行付出更多的代价,而结果显而易见,在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奖励机制与惩罚机制可以收获良好的效果。然而对于实施奖励机制与惩罚机制的组织而言,需要拥有强大的威慑力以及威信,才能使得各类机制运行有条不紊。所以,由第三方组织制定出规矩是势在必行的,要定义出明确的责任条款[3]。在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对于参与共享的一方以及消极对待共享的一方的奖励制度与惩罚制度要遵从公平、公开以及公正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4—26.

[2]储济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机制中的成本补偿制度研究[J].图书馆情报工作,2009,(2):64—65.

[3]裴雷.信息资源共享与激励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5:34—40.

(责任编辑:陈树)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小猪机制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可爱的小猪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