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副词连用构式“也……也……”的句法语义分析

2016-05-14郭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构式

郭霞

摘要:构式“也……也……”是指由“也”叠用而固化成的一种语法格式,连接的两项成分可以为词、短语或小句,表并列关系。根据“也……也……”的主语和连接成分的异同可分为五种类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替换规律。“也……也……”的句法功能灵活,可以充当单句的谓语、谓语中心语、定语、补语或宾语,也可以连接复句的分句。“也……也……”和“又……又……”都表并列,但同中有异。

关键词:“也……也……”;“又……又……”;构式;反预期

中图分类号:H0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6011203

引言

副词“也”因叠用而固化成构式“也……也……”,学界对单个副词“也”的研究较多,但对“也”连用构式的研究只有零星的论述散见于著作中,如吕叔湘(1980)[1]、朱德熙(1982)[2]、张斌(2002)[3]、邵敬敏(2012)[4],侧重考察的是“也……也……”前后项的并列关系。本文基于实际语料的分析,对“也……也……”的构件及句法功能进行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将表并列意义的构式“又……又……”与“也……也……”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在使用上的差异,并找出差异原因。

一、构式“也……也……”的构件形式

构式“也……也……”是并列关系复句中双用的关联词语,这一构式“前行分句提出一些事情作为‘标本,后续分句则相应提出在意义上并存、平行或对立的事情,往往同时描写几件事情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4]24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从五个方面描写了构式“也……也……”前后项之间的关系,我们将根据吕叔湘的分类进行描写,并在描写的基础上探讨表并列关系的构式“也……也……”前后项是否能够互换[1]595。“也……也……”的构件形式如下所示:

(一)主语不同,谓语相同

(1)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2)左看[也]不懂,右看[也]不懂。

(3)劝[也]不听,说[也]不听。

在这个形式中,谓语相同,主语可以表示相反的意义,如(1)中“来”和“去”,(2)中“左看”和“右看”;主语也可以表示意义相关的成分,如(3)中“劝”和“说”就是意义相近的成分。

(二)主语不同,谓语不同

(4)天气暖和了,树梢[也]发绿了,小草[也]青了。

(5)一年不见,他个子[也]高了,(他)[也]懂事了。

构式“也……也……”的前后项也可以主语和谓语都不同,主语表相关的事物,或有领属关系的事物,如(4)中“树梢”和“小草”都是植物,(5)中“他个子”和“他”之间有被领属和领属的关系。

(三)主语相同,谓语不同

(6)他[也]说[也]笑。

(7)他[也]会唱歌[也]会跳舞。

(8)(你)[也]不温柔[也]不可爱。

(9)(我)[也]没玩好[也]没学好。

(10)(天气)[也]无风雨[也]无晴。

构式“也……也……”的前后项也可以主语相同,谓语不同。(6)例中“说”和“笑”的主语都是“他”;谓语不同的部分可以都是词,如(6)中的“说”和“笑”,也可以是短语,如(7)中的“唱歌”和“跳舞”。这一格式也常见于否定句式中,“也”字后常见的否定词为“不、没、无”等。

(四)主语和动词相同,宾语不同,宾语可前置

(11)我[也]吃馒头,我[也]吃饭。

(12)馒头我[也]吃,饭我[也]吃。(宾语前置)

(13)我[也]会唱中文歌,我[也]会唱英文歌。

(14)中文歌我[也]会唱,英文歌我[也]会唱。(宾语前置)

在这个构件形式中,主语和动词是相同的,并且宾语通常是相近或者相关的事物,如(11)中“馒头”和“饭”都是食物,(13)中“中文歌”和“英文歌”都是歌曲;并且前后项的宾语可以同时前置,如(12)例是(11)例中宾语“馒头”和“饭”同时前置而转换过来的,转换后的格式是受事主谓谓语句,(12)中“馒头”和“饭”都变成大主语,故构式“也……也……”的前后项也可以是大主语不同,小主语和动词相同,并且表受事的大主语可移到动词之后。

(五)主语和动词相同,动词的附加语不同

(15)他前天[也]来了,昨天[也]来了。

(16)他心情好的时候[也]唱歌,心情差的时候[也]唱歌。

构式“也……也……”中主语和动词相同,动词的附加语不同,如(15)中动词“来”的附加语“前天”和“昨天”不同;附加语还可以前置,如(15)中附加语前置为:

(17)前天他[也]来了,昨天(他)[也]来了。

构式“也……也……”表示的是并列关系,一般来说表并列的成分之间是可以互换位置的,那么“也……也……”连接的两个成分能否互换位置呢?我们将从构式“也……也……”的五种不同构件形式来进行考察,如表1所示: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只有S和V都不同的时候,构式“也……也……”前后项不能分开互换,这主要是受到词语搭配的制约,但是同时互换又是可行的,如(4)的互换情况:

(18)*天气暖和了,小草[也]发绿了,树梢[也]青了。(只互换S)

(19)天气暖和了,小草[也]青了,树梢[也]发绿了。(S和V同时互换)

例(18)不成立主要是受到搭配的制约,“小草发绿”和“树梢青”不符合语言的搭配习惯。其他四种情况均能互换,这是因为前后项的并列关系,互换之后不影响语义链,依然能够成立。

二、构式“也……也……”的句法功能

构式“也……也……”既可以分别充当复句中的一个复句,也可以整个构式充当单句的某一成分[5]。

(一)“也……也……”分别充当复句的一个分句

“也……也……”表示意义上并存、平行或对立的事情,其主要功能就是连接复句中的分句,如:

(20)(他)钱[也]光,人[也]老,身上剩了一件破棉袄。(《茶馆》老舍)

(21)左看[也]不懂,右看[也]不懂。(《标语》俞平伯)

(22)不想我们[也]是战士,[也]出英雄!(《女店员》老舍)

(20)例说明“他”的情况是“钱也光,人也老”,是同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21)例“左看”和“右看”对举,“也……也……”前后项也是对举;(22)例说明同一对象的双重身份,这一格式中有隐含的顺承关系,按事理说出相关的情况,前后项的位置不能互换。

(二)“也……也……”充当单句的某一成分

“也……也……”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谓语中心语、定语、补语,少数时候作宾语。

(23)他[也]说[也]笑。(做谓语)

(24)我不美没有好身材[也]不温柔[也]不可爱。(并列谓语)

(25)然后见效说你[也]不上班[也]不上学的,你着啥急啊。(来自微博)(做定语)

(26)他急得[也]哭[也]笑。(补语)

(27)孩子们初进监牢里来,是[也]哭[也]笑。(《四世同堂》老舍)(做宾语)

三、“也……也……”和“又……又……”的差异

“也……也……”和“又……又……”都可以表示并列关系,但它们在使用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一)“也……也……”和“又……又……”的差异表现

邵敬敏、饶春红(1985)认为:“语义功能上,‘也……也……强调前项和后项类别相同,而‘又……又……表示前项和后项本身就类别相同,强调他们之间有一种加合关系,为主语所共有的动作或属性。”[6]如:

(28)虽然她[也]说[也]笑,可心里却闷闷不乐。

(29)大家[又]说[又]笑,高兴极了。

(28)“也说也笑”强调“说”和“笑”类别相同,主要是强调这两件事的平行关系,后续分句“可心里却闷闷不乐”并不是“说”和“笑”的加合;例(29)中“又说又笑”不仅“说”而“笑”类别相同,还强调出了“说”和“笑”之间的加合关系,从后续分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说”和“笑”的加合导致“高兴极了”。

“也……也……”的句式一般只能表示两种动作的同时存在;“又……又……”句式,既能表示两种动作的同时存在,又能表示两种性状的同时存在[7]。如:

(30)a.也唱也跳。b.又唱又跳。

(31)a.也教书也育人。b.又教书又育人。

(32)a.*也红也专。b.又红又专。

(33)a.*也自然也大方。b.又自然又大方。

“也……也……”主要是陈述主观事实,有时也表达委婉的反预期,而“又……又……”含主观评价,它是一种强烈的反预期的结构形式,如:

(34)a.那天中午太阳[也]是火辣辣的,周围[也]没有风,闷热得让人难受[8]。

b.那天中午太阳[又]是火辣辣的,周围[又]没有风,闷热得让人难受。

(35)a.天[也]下起雨来了,海面[也]积起雾来了,这样的天气出海最危险。

b.天[又]下起雨来了,海面[又]积起雾来了,这样的天气出海最危险。

(34a)主要是陈述主观事实,(35a)在陈述主观事实的同时也反映了出现的情况出乎说话人的意料,但用“也……也……”表达得比较委婉;(34b)、(35b)暗含了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又……又……”表达的是又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内含主观增量,其反预期的情感更强烈。

在“也……也……”和“又……又……”格式中,当它们的前后项在语义上是对立的时候,矛盾程度浅的用“也……也……”,矛盾程度深的用“又……又……”,如:

(36)a.同学聚会,[也]欢喜[也]叹息。

b.同学聚会,[又]欢喜[又]叹息。

(37)* a.中国人对日本货[也]爱[也]恨。

b.中国人对日本货[又]爱[又]恨。

(36)例中“欢喜”和“叹息”在语义上矛盾较浅,用“也……也……”表达成立,用“又……又……”在语感上似乎不能接受;(37)例中“爱”与“恨”是极性对立的,故只能用表达矛盾程度深的“又……又……”,而不能用“也……也……”。

当后项为前项的否定形式(“也X也不X”或“又X又不X”)时,通常情况下,倾向于用“也……也……”,如:

(38)a.你说的[也]对[也]不对。

b.你说的[又]对[又]不对。

这种格式是经常用来表达说话人的看法,说话的重点通常偏在否定的后项,在语气上倾向于委婉的表达。但是如果说否定的不是对方,而是自己的想法时,可以采用非委婉的表达,如:

(39)a.我[也]想去[也]不想去。

b.我[又]想去[又]不想去。

(39)例中“也想去”比“不想去”委婉一些,强调的程度弱,心理矛盾小一点,而“又想去”和“又不想去”表明内心非常矛盾,否定项的程度要更深一些。

(二)“也……也……”和“又……又……”的差异原因

“也……也……”表示前后项相同或表委婉语气,其主观化用法只表现在委婉语气上;而“又……又……”既可以表示前后项相同,还可以表示大量和程度深,其主观化用法就在于增量的表达和强调的语气。因此,当前后项的语义矛盾较浅或者基于礼貌不直接否定对方时,倾向于使用表示委婉的“也……也……”;而矛盾较深或者否定自身而不用顾忌面子原则时,倾向于使用表示增量和强调的“又……又……”。“也……也……”和“又……又……”在使用上的具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也”和“又”本身的语义特征。

结束语

构式“也……也……”的构件形式有五种,主语和谓语都不同时,不可以分开互换,只能同时互换。“也……也……”和“又……又……”都表并列,但由于语义特征不同,故在使用上存在诸多差异:一是“也……也……”强调并列,而“又……又……”强调加合;二是“也……也……”表委婉的反预期,而“又……又……”表强烈的反预期;三是“也……也……”的句式一般只能表示两种动作的同时存在;“又……又……”的句式,既能表示两种动作的同时存在,又能表示两种性状的同时存在。四是当它们的前后项在语义上是对立的时候,矛盾程度浅的用“也……也……”,矛盾程度深的用“又……又……”;五是当后项为前项的否定形式(“也X也不X”或“又X又不X”)时,通常情况下,倾向于用“也……也……”。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张斌.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243.

[5]翁颖萍.现代汉语“又…… 又……”格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6]邵敬敏,饶春红.说“又”——兼论副词研究的方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2):14—16.

[7]翁颖萍.“又……又……”格式的语义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4):82—87.

[8]郑盛锦.还、又、也功能比较[J].柳州师专学报,1996,(12).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ye...ye...” including two words of “ye” is usually used in one sentence. The connection of two components can be word, phrase, or clause, showing the parallel relationship. The constru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and different types have different substitution rules. The syntactic function of “ye...ye...” is flexible and can serve as predicate, center of predicate, attributive, complement or object, and also it can connect clauses. “ye...ye...” and “you...you...” have similar meaning, but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Key words:“ye...ye...”; “you...you...”; construction; counterexpectation

(责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构式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要多X有多X”的构式分析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主观性在口语构式中的非常规表达——以口语构式“V+他2+NumP”为例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舟山话中的修辞构式“X勒呒处去”
“有一种X叫Y”构式的语义认知考察*——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接口探索
当代流行构式“X也Y”研究
认知构式语法
从构式理论、三层语法看辞格构式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