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陨落在钱塘江畔的“明星市长”

2016-05-14周勇

检察风云 2016年6期
关键词:调查组萧山市长

周勇

浙江萧山市长莫妙荣从“全国农村财政收入十强县”和“全国农村综合实力十强县”当家人的位置上沦为阶下囚,曾轰动全国。莫妙荣在任期内被指控受贿24万余元,1996年2月12日,被杭州市中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位魄力过人、成绩斐然的“明星市长”为何落到这步田地?狱中的莫妙荣深刻反省了自己,总结出三个“不得”:金钱名利贪不得,学习改造松不得,妻子参政要不得!回首往事,其中“妻子参政”是他滑向犯罪深渊的重要原因。

“风光市长”辉煌在沉沦中淹没

萧山,地处钱塘江畔,是浙中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萧山人的勤奋创业,20世纪90年代初,这里商贾云集,工厂林立,一跃成为浙江经济富庶之地,财政收入排名浙江第二,全国十强。就在这个时候,刚到五十岁的莫妙荣官运亨通,荣升为萧山市市长。莫妙荣平时持有很好的“市长风度”,刚进入“知天命”之年,一头乌发,穿着打扮看似随意,却有讲究,加之文墨在胸,谦谦如君子。当迈进市长办公室那一刻,他浑身上下充满着成就感和自豪感。

莫妙荣是萧山本地人,是从农村成长起来的基层干部。客观地说,他在不同的岗位上确实做出过一些成绩,一度在浙江省内知名度颇高。按莫妙荣自己的话说,他走过了一条从生产队长到公社农机站长,然后进入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升入区委书记,再荣升至萧山市副市长、代市长和市长的仕途之路。“自己作了努力,组织对自己是培养和重用的。”

随着仕途的一帆风顺和萧山经济的崛起,莫妙荣对权力的追求与日俱增,私欲也随之膨胀。他在最初收到一个港商“老相识”出于“私交”硬塞给他的几万港币,考虑是否上交组织时,也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但最后他宽容了自己,暗暗地收下了。此端一开,此后一笔笔“馈赠”他都心安理得一概收下。在莫妙荣任萧山副市长期间,家里曾经失窃,据小偷交代收获甚丰,显然与莫的收入不符。此事在媒体上曝光,一时被传得沸沸扬扬,但因查无实据,也就不了了之。两年多后,莫妙荣竟当上了代市长,1993年又任市长。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几年的莫妙荣的确有这种“状元及第”的成就感,他自己就曾不无得意地说:“我是莫名其妙地繁荣。”但莫妙荣也许没想到,他那不检点的行为已被当地老百姓所传闻,尤其是那次“小偷事件”在萧山的街头巷尾成为人们茶后饭余的话题。莫妙荣那种抓工作的魄力,台上威严的“风光”在群众中已被渐渐淹没。

搞权钱交易大肆受贿

了解莫妙荣的人都知道,他酒、烟、麻将“三种全会”,并由此结识了一批趣味相投的企业界朋友。过去的年月里,虽然钱不多,但莫家的烟酒是喝不完、抽不光的。随着他的官越当越大,朋友们所送烟酒的档次也日益提高,取而代之的更是以红包、空调、金器作为见面礼了。对此,莫妙荣总是以朋友关系、私人馈赠的借口自我宽慰他那颗忐忑不安的心灵。

有一个在萧山当地较有名气的“谭老板”,据称与莫妙荣关系非同一般。1993年春节到莫家拜年,出手就是5000元现金;同年6月,当他听说莫家还缺台空调,当即命手下送去一台价值1万多元的“三菱牌”冷暖两用型分体式空调。

萧山市某集团公司项总经理也是莫妙荣的“好朋友”。1993年国庆前夕,他听说莫市长的儿子要结婚了,在征求莫家意见后马上买了一台价值4700元的松下牌洗衣机作为贺礼;1994年4月,莫家新房装修需要一台热水器,这位老总又亲自与日本、中国香港等地客商联系购买,最后送货上门了事。還有很多莫妙荣的“朋友”也有类似的送钱赠物之举,并且金额越送越大,礼物越赠越重。随着萧山市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强,莫妙荣作为市长的海外联系日益广泛,那些境外大老板、好朋友的出手更是大方。

莫妙荣案发后交代了1992年下半年那次“香港之行”的受贿罪行。那次,浙江省在香港举行经贸洽谈会,他代表萧山市政府与会。原籍萧山的一些港商闻讯赶来,盛宴家乡父母官,1万多港币的一顿饭令初到香港的莫妙荣大开眼界。有个姓边的港商原来就和他认识,饭后闲聊,边老板坦言自己这些年已经赚了几千万元,说话间随手摸出厚厚一沓港币(3万元)塞进了莫妙荣的口袋。起先莫还有推辞之意,可转念一想,人家几年就赚几千万,而我一个月的工资才700多元,拿他一点也不过分,何况大家是朋友交往,不至于有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莫妙荣那次在香港期间还收受了一个巴西华侨商人专程送来的5000美元礼金。

贪念和侥幸心理,就这样吞蚀了莫妙荣的灵魂,唆使他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快。这以后,“莫市长”不仅又去过香港,而且到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考察贸易、洽谈项目。所到之处,海外客商纷纷盛情款待,宴请之后,少不了“暗度陈仓”塞上红包一只,已经见过世面的莫妙荣对此也已习惯成自然了,来者不拒,照例笑纳。

莫妙荣自然稔熟“无功不受禄”的道理。那些送钱赠物者居心何在,莫妙荣岂有不知?但是,他已难以抵御那些花花绿绿钞票、灿亮灿亮金器的诱惑。因此,莫妙荣只得到处打电话、批条子、签合同,那些曾给予莫“实惠”的人无一不从“莫市长”处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萧山“谭老板”在送出重金和大礼后,便要求莫妙荣帮忙,将市政府掌握的地方留成电量中的10%批给他们公司使用。莫毫不含糊,立即在这家公司送呈的报告上批示:请分管副市长提出方案,研究解决。之后,莫又口头关照分管副市长:“我同意按他们的报告要求分配。”于是,副市长照此办理,谭老板如愿以偿。

香港“边老板”在送出3万元港币后不久,就和萧山市某单位洽谈在该市中心合资兴建一商业大厦。收人钱财就要帮人发财,面对边老板的请求,莫妙荣一个签字,就将时价为130万元/亩的黄金地段以70万元/亩的低价批给了港商,还了那3万元港币的情。巴西“董女士”在赠送5000美元后的第二个月,就找到莫帮忙,要求将萧山商业城中的一块土地出让给她。经过讨价还价,最后还是由莫妙荣亲自决定,以22万元/亩的低价拍板成交。在任市长的两年间,莫妙荣在分别收受了境内外多家企业负责人赠送的美元、港币和劳力士金表后,或是为之联系市农业银行、市财政和市保险公司解决流动资金的贷款问题,或是帮助外商以低价受让市区黄金地段,或是默许外商拖欠应按约支付的土地出让金等,不一而足。

贪婪夫人沾光当上“收银员”

莫妙荣的整个案情表明,他在基层任职时曾收过一些小额贿赂,升任副市长后,他担心毁了前程,于是决心洗手不干。一次,他同妻子朱金宝说:“收钱收物对当权者风险太大。我已经做了副市长,为了前程,我想收手了。”但莫妙荣的妻子是一个见钱就眼开的女人,有着极强的敛财之欲,她深知夫君不是不爱钱,而是怕因小失大,怕出事,于是在枕边吹风,宽慰莫副市长道:“怕倒不必,谨慎一点也是应该的。”在妻子的蛊惑下,吸着“中华烟”的丈夫低头寻思,然后点了几下头,使劲地将烟蒂拧灭。接着,朱金宝如此这般,夫妻俩商定了受贿时要把握的“原则”。

朱金宝从她的称谓被叫“植保员老婆”,到“农机站长妻子”,变为“公社书记、区委书记太太”,直至“市长夫人”,她的岗位也从鸡笼猪栏边,移到小学讲台,最后坐到萧山城建局档案馆馆长的交椅上。别看莫妙荣在外面呼风唤雨,一言九鼎,但到了家里,凡事由夫人说了算,对老婆他言听计从。当地人戏言:朱金宝,一个沾染铜臭的名字。随着丈夫的不断荣升,她成了一些人巴结的对象。

办案人员说,朱金宝可谓贪得无厌。1993年五六月间,朱金宝随省级机关某团赴马、新、泰、澳、香港地区考察档案管理,以市长夫人的身份收受外商所送大量钱物,计3.3万元港币、700美元、5000泰铢及金戒指、手表和高档工艺品等。1994年春节,某公司经理为感谢“莫市长”为本公司顺利解决供电量,通过朱金宝的亲属转送5000元以示报答。1994年的“五一”劳动节,某厂长以帮助市长装修新房为名,送上价值1.1万元的不锈钢防盗门和1万元现金,朱金宝乐不可支,一并收下。1995年春节前夕,某镇委干部为答谢莫妙荣帮其亲属调动工作,送上5000元感谢费,朱金宝二话没说,装入袋中。1995年春节,某合资企业董事长到朱金宝办公室送上一只金元宝,朱摸摸看看,爱不释手。

1993年至1995年5月间,朱金宝还利用任萧山市城建局档案馆馆长的职权,伙同他人先后出借400万元本馆资金给数家企业,收受“好处费”后分得3.25万元。联合专案组查明,朱金宝先后在家里收受有求于市长大人的各种礼品、钱财价值人民币32万元,群众称朱金宝为莫家名副其实的“收银员”。

有趣的是,朱金宝在大肆敛财的同时,还处处表现出自己的“清贫”。她特别善于“装穷”,时时以“廉政夫妻”的面孔现身于公众视线。她自己说的“平时随手关灯,瓦数也不高”并不虚假,她可以穿着补了又补的破皮鞋,撑着断了骨架的破阳伞逛街;大热天,她到杭州存钱,却舍不得花钱坐出租,宁愿流着汗去挤公共汽车……朱金宝一般不主动为别人在丈夫面前说情,但对丈夫下属或所在部门管辖的单位送上门的钱物来者不拒。

对抗调查夫妻双双跌入牢笼

1995年春,浙江省纪委、监察厅不断收到来自萧山的举报信。5月15日,一封由中纪委转来的署名“萧山市级机关部分党员干部”的举报信又摆在了省纪委书记办公会议的桌面上。对象集中:萧山市长莫妙荣。内容翔实:收受贿赂,生活奢侈,住房装修豪华。经省纪委常委会分析研究,报省委同意,立即派出由省纪委三室为主体,省检察院共同参与的联合调查组。5月17日,调查组驱车直奔萧山市。

一开始,莫妙荣夫妇对调查组的到来并不慌张。此时,莫妙荣以当地父母官、行政首脑的身份出现在调查组面前。只见他紧握杭州来客的手,笑容可掬地开腔道:“欢迎组织上到我市调查,本人愿全力配合。不过我这个人平时只管埋头政务,又容不得平庸塞责,几年下来,难免会得罪了一些人啊。”没等调查询问,他早已谈锋闪烁,抢占主动了。考虑到莫妙荣有备而来,如正面交锋,必无所获,调查组的同志遂把话题引向他新近装潢的住宅上。果然早有准备。莫妙荣很快递上一大沓装潢材料发票:“全是自家掏钱,费用7万多元吧。”调查组意识到,决不能让莫妙荣牵着鼻子走,于是调查组的同志客气地表示想到市长家里看看。莫妙荣先是一怔,旋即表示同意。

莫宅果然气派:一是门,两扇银光耀眼的敦实的不锈钢防盗门先显威风豪华。二是两套房子连体打通,五房两厅双盥洗室,宽敞通亮,殷红花岗岩、上等木板铺地,红木家具,高档电器,一应俱全。三是卫生间镀金水龙头下,赫然一冲浪按摩大浴缸,让你有身处高级宾馆之感。如此豪华铺排,远不是7万元所能拿下来的!调查组决定,从发票上找突破口。

调查组人员挑灯夜审,终于发现一张三菱空调发票上标出的型号与莫家的对不上号,且又没开出货主姓名。当问及莫妙荣及家属时,这次,莫妙荣全然没有先前那种“市长风度”了。“你们这样查来查去,影响我的生活、健康,叫我如何工作?我辞职不干了,我要控告!” 其妻子朱金宝索性就地一滚,撒泼哭闹:“我亲自去空调仓库提的货,哪方哪角都讲得出,你们这样对待领导家属,我让老莫不干了……”一对儿女也气急败坏地冲到调查组驻地吼叫:“我母亲刚才还好好的,现在手脚冰凉,你们要负全责。”

其实,在调查组进驻萧山前夕,莫妙荣已嗅到“形势”不妙,他要妻子尽快弄一些装潢发票,并转移赃款赃物作好应对准备。听说调查组要来,莫妻便提心吊胆。作为莫宅主妇,她最清楚,自违规买下五室两厅双卫生间的连体住宅,从装潢到高档空调、家具、洁具的一一到位,实际上没掏自家几个子儿。事已至此,她预感不妙,马上把心腹同事王某召到家中,面授机宜:“赶快帮老莫弄张空调发票来,应付一下调查组。”王想起哥哥曾经买过空调,必留发票,便讨好道:“告诉莫市长,放心吧!”

但始料不及,调查组专攻发票。当得知调查组已提到王某的名字时,朱金宝吓得魂不附体,立马电告在红山农场开会的莫妙荣:“家中出事,大祸临头,速速赶回!”莫妙荣也意识到案情可能会逆转直下,于是鄭重发话:“空调发票,小视不得,省纪委牵一‘票而动我老莫,是最厉害的一招。这次我老莫倒不倒,就看这张发票破不破了。”

朱金宝马上请空调店经理等人速去王某家导演布置假象,统一口径,以搅乱调查组视线。她又抱病到空调仓库一带熟悉方位、路线,以便能向调查组讲出一个“亲自提货”的子丑寅卯来。镇静下来后,她一口气又做了三件事:赶去装潢公司,要到近两万元的装修材料假发票;追到家具公司,拿到近8000元的家具费用假证明;致电送高级浴缸和两扇不锈钢防盗门的外地某公司经理:“补开发票,火速送达。”并统一口径:“如省纪委到你那边,就说是我儿子买下的。”

朱金宝又调遣全家把所有集资凭证、外汇存折、金银首饰、昂贵名表、古玩字画、名贵补品,分别装进五只航空密码箱和几个大编织袋,趁夜色笼罩,移赃异地,化整为零。另将一批现钞外币以各种化名存入杭州一些银行。存单或塞袜子里,或插花瓶中,或嵌墙纸后,把一个金元宝索性压在水缸底,巨额集资清单则交可靠亲戚粘进厚书夹层。

然而,朱金宝机关算尽,却一片徒劳。正当莫妙荣暗暗佩服内当家能干无比,自以为能躲过一劫时,联合调查组已势如破竹,一举查扣其转移出去的所有钱财,共折合人民币150余万元及一些贵重物品……1995年7月14日,省检察院决定对莫妙荣立案侦查。7月28日,莫妙荣被逮捕。1996年1月15日,杭州市检察机关经认真甄别,就莫妙荣受贿25万元提起公诉,2月12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莫妙荣受贿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判处莫妙荣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朱金宝也因受贿罪被法院判刑五年六个月。莫妙荣倒台后,不少群众为之扼腕,叹息说: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明星市长”就被葬送在腐败的“死海”里了,可惜!

监狱里,莫妙荣用泪水伴着悔恨写下了《我的反思和态度》,“世上诱人的事太多,人对身外之物的追求也无止境。但不顾党纪国法,去拼命攫取那些原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于是便失去了自由……”俗话说:家有贤妻夫祸少,家有贪妇落马早。如果不是朱金宝时常给丈夫吹枕边风,莫妙荣也许不会这样犯糊涂。他清醒的时候也曾有过担心,告诫自己决心洗手不干了,但朱金宝是个十足的“贪内助”,她的言行某种程度上左右了莫妙荣,“绑架”着丈夫在受贿犯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结果夫妻双双跌入牢房。“贪内助”的出现是一种催腐剂:使夫妻互相影响,催化腐败。“贪内助”先是在内里贪,后来一道下水,难以自拔,由内至外,沦为犯罪分子。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层细胞。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调查组萧山市长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十中花雨文学社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打通千个发布端口 打造有X-IN媒体——萧山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若干实践
好市长(外一则)
最高检先于调查组入津,查什么?
市长给我娘送礼了
市长的爹
请市长作序
真的记住了
憨厚的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