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以治学为本

2016-05-14牧风

检察风云 2016年6期
关键词:治学权力学术

牧风

2015年被中纪委通报处理的高校塌方式腐败令人触目惊心。作为曾经出任过上海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两校校长的杨德广教授来说,不论是我国高校频曝腐败背后折射出的问题,还是对我国整个教育大环境的未来建设,他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检察风云》:近几年来,媒体频曝高校塌方式腐败,其症结在哪?

杨:我认为这首先是和高校管理层本身的素质和品行有关。在高校里面,管理层的素质和品行才是第一位的。制度再好,领导素质不高,仍然会想方设法钻制度的漏洞。制度总难免会有缝隙,而领导都这么干了,下级还不效仿?如今,中央在选拔干部、选用人才时也一再强调要有好的素质。如果连校领导的手都是黑的,还能指望这样的人带领下的高校管理好到哪去?第二个问题就在于集权化。不少高校里,一把手权力太大,很多事甚至所有事都由校长、书记说了算,从而导致制度虚设,下级消极无为,事事报备。在高校里,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分权,让职权统一。既然有分工负责的范围,那么在这个范围里,职权都要交给相应负责人。属于下级职责范围的,上级不要越权去管,下级也不该事事报告上级拿主意。另外一点就是集中讨论。对此不仅要有严格的程序,还要讲求效率,这样既能使民主得以发挥,又能保证透明度,防止具体负责人钻了空子。

《检察风云》:结合我国国情,您觉得高校去行政化应如何展开?

杨:对于高校行政化,我觉得有些话不得不说。高校有两项权力,一个是学术权力,一个是行政权力。很多事情上,高校把学术权力行政化,使学术权力被行政权力取代了,而行政权力又官僚化,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比如教授职称的评定、招聘某个专业的教师、学校专业的设置,包括授予学位等都属于学术权力,应该主要由学术委员会或学科建设委员会来决定,校领导可以参加,行政上也可以综合各方意见统一把握,但是不能起主导作用。然而类似的学术权力长期以来被行政所控制,校长、校书记、院长、院书记等都成为委员会里的主力军或者说拍板者,教授的发言权减少,力量作用被削弱,行政權更是不断膨胀,包括职能部门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不过,去年12月底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已有所注意,将高等学校设立的学术委员会应履行的职责范围给扩大也细化了。有一点值得明确,高校里的行政应该是为学术服务的,各个职能部门也应该要为学校的治学提供保障和条件,毕竟高校的首要职责便是治学。

《检察风云》: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还有哪些方面亟需完善?

杨:现在的教育改革仍然围绕提高质量来进行,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认为这中间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人的质量。高校改革的核心还是要关注——培养出来的人是怎样的人?我们说转型,说提高质量,归根结底要放到“怎样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个目标上去,就是四个字“立德树人”。要在这方面下功夫。现在学校关注点有很多,像学科建设、学校发展、学校基本建设、学校环境,但始终不要忘记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人,要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促进学生良性发展,我们必须在这方面多做些实事。不可否认,这方面的关注度现在也有所提高,但还是远远不够,比如当前的基础教育还是没有把学生的素质放在第一位。学生负担很重,即使学校不提要求,家长也不会“放过”孩子,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就将他们扔到各类“课外班”进行提高或补强,围绕他们的就是包括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带着浮躁属性的评价机制,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这种现象与高校的等级制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我一直认为高校的等级制是导致应试教育的祸源。所以去行政化的同时还应去除高校等级制。不要再把高校分成三六九等,合适的学生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而不是说我一定要进985大学或211大学,然后盲目追求分数,就为了进名校。今后招生应主要按照专业来招,未必一流的学生要进入一流的高校,他喜欢什么专业,对哪类科目有兴趣,就选择这个专业口碑较好的学校,而不是按照学校的整体名气来做出取舍。这个在现阶段的招生改革里已经有所考虑和设计了。等级制不解决是不行的。

第二个是教师队伍建设。一个教师的师德、知识结构、创新精神都不可缺少。其中,教师的师德体现在他的人品行为和治学精神、教学态度上,一位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成长,全身心地为教育事业投入,这点学生是能够感觉得出来的,这个对学生日后的影响会很大。所以教师的自身素质一定要好。另外,我们总讲现在人的创新精神还不够,我们要怎么创新?首先教师就要先于学生去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创新,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这件事要花费很大精力和功夫去做。当然,还有教师的待遇问题也不能忽视。总的来说,教师的待遇不够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迫于生存压力才去外面以各种形式赚外快的。这样一来怎么潜心治学,必然是要以牺牲治学时间和精力为代价的。

第三个是学科专业建设。高校如何培养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这个都是有学科专业作为支撑的。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要防止雷同化,在目标、层次上都应该有特色和针对性,瞄准社会需求,进行学科差别化建设。比如培养研究型人才或者理论型人才或者基层人才,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怎么进行培养,学校需要有培养目标和方向要求上的设计,让不同的人去选择。这种多样化、多层次的设置,一来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二来也能引导人才流向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环节,这样社会的发展也能更加良性,而不至于倾斜性太明显,造成某些方面的严重失衡。

第四个就是高校的体制改革。其他先不说,我就讲讲淘汰制是时候该被重视起来了。宽进严出不能流为一句口号,这个要严格执行,不能虚设。有些学生不要学习,也很不努力,就来混混文凭,那就不要让他学了。宽进是为了公平,但是进入学校后必须严格要求,不然对其他学生也不公平。像有些学校对学生松到什么程度?毕业以前,才发现这个学生很多门功课不及格,而他要出国了,需要学校开证明,怎么办?只能补考,于是一周后,数十门补考全部及格,这分明就是送给他的。这样一来,给了相当一部分自觉性较差的学生一个很好的借口,平时那么努力干嘛,总有办法毕业的。没有宽进严出的淘汰机制,没有严格执行的魄力,何谈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让愿意(或努力)学习的人留下来,把不愿意(或不努力)学习的人请出去。这点非常有必要,而且要实实在在地严格执行起来。

《检察风云》:德行是牵引社会良性发展的一大核心因素,我国教育界也一直高度重视德育,但其内容与方式始终较为陈旧死板,有时甚至被学生认为太过刻意而产生逆反心理。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德育生动高效起来,您有不错的建议吗?

杨:德育也是分层次的,因为要面对不同的年龄群体。作为大学生来说,要从德育理念方面来教育。不少学生会有一些来自现实社会的问题,对此不要回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回答他们的现实困惑或疑问。在创新方式上,讲得直白一点,就是在授课方式或者课程设置上要有所创新。比如上海大学有个“大国情怀”的课程,从国家的大政方针、整个国家的发展和战略布局等方面,向学生讲述我国的情况。据我所知,这个课程在联系实际方面做得很好,学生们的听课热情也很高。

在这儿我还要讲讲德育的主体。德育是教育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影响。凡是对人的思想、行为能产生影响的都能归为教育,比如听一次讲座、看一场电影,只要对受众的行为思想产生影响了,这些就都属于教育。要想真正使学生树立正向的德行观念甚至有所坚守,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才是最关键的。所以我认为德育最根本的是环境。整个社会呈现出来的环境如何,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感受。因而,整个社会环境建设变得分外重要。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责任应该由学校、家长和整个社会这样一个共同体来承担,联动起来构建一个良性的德育氛围,这个才是必要而且有效的,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他的感悟和由此形成的理念便是他未来品行的基础和指导,而不是说你告诉他要有德他就会自觉要求自己该如何如何了。

(杨德广,教授、博导,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高级专家。曾任上海高教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副局长、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等职。)

猜你喜欢

治学权力学术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分期付款
教育家朱九思的治学观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
学术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