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对刻板印象的再认识

2016-05-14高慧赵岚

对外传播 2016年7期
关键词:异质刻板跨文化

高慧 赵岚

在跨文化交际学中,不同的学者在论著中对刻板印象定义不同,但均倾向贬义。例如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传播学教授拉里·萨莫瓦尔 (Larry Samovar)等认为“刻板印象是所有文化中的人们对与其不同文化群体成员的特质形成的错误判断”。同时,他还认为“如果某一异质文化中一些特质反复出现,人们就会认为这些特质适用于该文化中所有的人,因此刻板印象很容易形成”①。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人类传播学教授斯特拉·汀图梅(Stella Ting-Toomey)认为刻板印象是“对某一文化群体特点夸大了的期望或观念。刻板印象是对某一群体认同的过度概括,而没有考虑该群体中的个体特点”②。汀图梅强调了刻板印象过度概括的特性,正是对某一类事物的过度概括,使得人们对该事物的理解变得过于简单、片面和夸大。荷兰社会心理学家海尔特·霍夫斯蒂德 (Geert Hofstede )认为“刻板印象是对某一群体的人们形成的固定观念,该观念并没有考虑到个体的特质区别”③。霍夫斯蒂德的定义对刻板印象的不满表现在它造成的固定观念。

总体而言,跨文化学者们认为刻板印象是对他文化群体成员特质的简单概括,这种认识上的简单化没有涵盖个体的不同特点,导致了对他文化群体整体的错误观念,而且这些偏颇的错误观点还会僵化、固化下来。因此,跨文化交际学中对刻板印象的普遍态度是否定的、负面的。

一、对刻板印象的再认识

但是,随着对刻板印象形成心理机制的探究,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是否在学习跨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也对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本身形成了对之完全否定、排斥的刻板印象呢?实际上,虽然萨莫瓦尔鲜明地认为刻板印象是错误的,但是如果对他在定义中提到的“反复出现”进行思考,便会发现其背后不可避免的心理认知原因,正是这种心理认知原因,使得我们有机会对刻板印象这个概念进行反思。汀图梅的定义中提到过度概括的问题。过度显然不对,概括本身却具有合理性,也符合人类心理认知的特点。霍夫斯蒂德也认为刻板印象并非完全错误,在归类该概念至多算得上是“半真理”时,他认为有时通过刻板印象对评判对象的认识中某些地方是对的④。本文通过心理学和阐释学、文化互动学和建构理论视角对刻板印象进行解剖,分析其形成原因,寻找其承载的合理文化内核,探究对该概念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1.刻板印象是人类心理认知无法越过的一步

实际上,从心理学视角来看,刻板印象是人类心理认知无法越过的一步。人类对新事物的认识过程是抽象化、概括化的过程。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通过思维,寻找其内在联系与规律的过程。思维的基本单位是表象和概念。表象(image)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是对某事物一般的、概括的形象,而不包括该事物的某些个别特征⑤。由此可见,刻板印象的形成与思维的必经之路——表象的形成极为相似。首先,刻板印象与表象一样,是人们对某一文化群体在头脑中形成的形象。其次,在与异质文化相遇的过程中,我们本能趋向对该文化下群体表现的各种现特征进行归纳、概括,以便做出整体认识,从而判断采取何种交际策略。而人类的认知体系要求我们在面对该文化整个群体纷繁复杂的具体特征时,提炼出那些我们在与异质文化相遇时重复出现的特征,由此形成对异质文化整体群体的概括性形象。通过前面提到的跨文化学者关于刻板印象的定义可知,刻板印象正是根据某些反复出现的文化特征做出概括,得出对整体文化群体形象的判断。因此刻板印象的形成过程是符合认知规律的,是人类对新事物获得理解道路上的必经一步。

表象是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表象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摆脱了感知觉的局限性,为概念的形成奠定了感性的基础。由此可见,刻板印象在帮助人们了解异质文化方面也具有相似的功用。刻板印象借助归纳、概括的手段,将人们从与异质文化群体纷繁复杂的具体特点直接面对的情境中解脱出来,使人们可以不再凭借具体的人或事物来了解一个与己不同的文化群体,摆脱了感知觉的局限,为正确的文化概念的形成奠定了感性的基础⑥。对异质文化群体形成的刻板印象是人类认知体系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过程中无法逾越的一步。

2.刻板印象是文化互动中的必经环节

刻板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不可逾越的一步,从文化互动角度来说也是必经的环节。从文化互动角度来看,刻板印象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互为异质文化的双方存在交际的实际需求。一个概括化的形象有助于高效率的交际进行,有助于双方采取有效的交际策略。当然,刻板印象这一概念之所以在跨文化交际学中被列为负面的概念,主要原因一般归咎于它对异质文化群体的偏见。事实上,互为异质文化的双方相遇时,相互审视对方,对彼此形象作出的判断不可避免地帶有偏见。德国哲学家汉斯-格奥尔各·伽达默尔 (Hans-Georg Gadamer)提出的哲学阐释学对“偏见”的理解,给刻板印象的形成提供了文化上的支撑。他认为人的存在局限于传统之中,对事物的理解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客观、准确。因此,“偏见”在理解行为中已经成为一种积极因素,是在历史和传统下形成的,是理解者对身处世界意义的一种选择。由此可见,刻板印象产生的所谓“偏见”其实是理解异质文化群体、对另一种文化主动探求过程中的一种积极因素。偏见作为一种理解,它不仅合法,也具有理解的普遍性。

两种文化相遇时自我和他者首先要解决“我是谁”和“他是谁”的问题,即确定自我和他者的本质属性——身份。身份这个概念是关于相似和不同的。两种文化相似性多,自我和他者便倾向于更多地喜欢欣赏对方。当自我对他者文化并不了解或两者间缺乏相似性时,自我便倾向于借助刻板印象来了解对方⑦。因此身份在文化相遇时交际双方头脑中的初步表现形式就是刻板印象。了解刻板印象的形成有必要先分析身份的形成。实际上,对身份的解析表明,对异质文化的刻板印象根植于文化之中。

建构主义认为身份在自我与他者第一次相遇前并未形成,身份是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会根据互动的关系结构改变而产生变化。虽然互动双方的身份需要等到互动进行时才能确定,但是自我与他者在第一次相遇之前确实存在身份预设,即“再现”。正像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亚历山大·温特 (Alexander Wendt)所说:“自我和他者不是白板,他们原有的特征会影响他们的互动。他们原来有着两种东西,一是物质的,表现为身体极其相关的需求;二是再现,表现为一些关于自己身份的预设观念。”⑧但是,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不可能在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形成预设观念。预设观念总是和人们已有的文化知识联系在一起。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趋向、思维模式、认识方式、审美情趣等会影响其对事物解释的方式、角度和观点,对异质文化群体在头脑中形成形象,即刻板印象。因此,刻板印象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土壤。根植于自我和他者的文化,无论是浅层的表象还是深层的价值观都会在他们理解事物之前影响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并对对方形成不可避免地带有偏见的刻板印象。

3.刻板印象含有合理的文化内核

异质文化的特性中有些以刻板印象的形式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能够留存在记忆中的正是那些不断重复出现的特质。这种重复出现的特质往往与该文化中的典型特点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显然,刻板印象是自我感受到异质文化中那些典型特质后在自身头脑中留下的深刻印痕。而文化中的典型特质通常反映了该文化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刻板印象最终也具有不应被忽略的合理的文化内核,体现该文化的历史,反映该文化的价值观。

以关于美国人的刻板印象为例,在涉及美国人形象时individualistic(个人主义的)和self-reliant(自立)两个词语反复出现。虽然它们并非所有美国人的形象,只是关于美国人的刻板印象,但对美国文化和历史略做探究便会发现,这两个反复出现的形象特征确实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典型特点,反映了美国的个体主义文化价值观。这些刻板印象形成有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原因,至少可追溯到美国哲学家拉夫·瓦尔多·爱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的超验主义。爱默生所生活的时代是美国迅速发展的时代,从旧大陆欧洲来到新大陆的移民们发现原有的传统的价值观已不适应新国家的要求。这个生机蓬勃的年轻国家召唤新的本土价值观。爱默生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言人。他的超验主义思想激励了这个时代的美国人,为美国的个体主义文化价值观奠定了坚实基础。爱默生相信每个个体的力量,认为每个人心中都孕育着神圣的种子。在他眼中,自然是充满灵性的,是个体获得力量的源泉。通过在自然中独处,个体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升华。在《论自立》一文中爱默生告诫人们不要盲从,而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说每个人应该“相信自己的思想,相信自己心中认为什么是正确的”⑨。显然,爱默生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的文化价值观。这种强调个体独立、自由的价值观对美国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潜移默化地反映在美国人留给其他文化群体的印象中。

因此,刻板印象可以成为我们认识某一文化群体文化价值观的桥梁,帮助我们通过刻板印象,寻找其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奠定深入了解某一文化本质的基础。

二、对刻板印象的正确态度

追究刻板印象与文化的关系,其意义不仅在于探寻刻板印象所承载的合理的文化内核,而且在于找到正确对待刻板印象的态度,即在利用其合理要素的同时,对这一概念保持开放心态,并对其时刻留意、警觉,而不是简单地否定和排斥。

1.积极利用刻板印象的动态发展变化过程

由前文对刻板印象的剖析,从其成因可知,刻板印象并非简单的概念。如前所述,刻板印象与身份的关系始终是密切的,无论是身份的预设还是身份的形成发展,往往会以形象的形式刻印在双方互动的头脑中。那些反复出现的形象便会在他文化群体的头脑形成刻板印象。按照建构主义观点,文化与身份的关系是建构的关系。文化是交际双方在互动的结构关系中形成,互动产生了文化,即共有知识,并会对自我和他者的身份产生建构作用。显然,身份的动态变化表明刻板印象也应该是动态发展的变化过程。

因此,刻板印象并不是静态、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文化和身份的互动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从自我角度看,首先,留意到刻板印象的动态变化趋向,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了解他文化历史发展变化的思路。不同历史时期作用下的文化深刻影响了该文化群体的身份,会给其他文化群体留下不同的刻板印象。通过收集、整理不同时期关于某一文化群体的刻板印象,为我们了解该文化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快速、高效的研究路径。

其次,自我通过留意自我留给他者的刻板印象的动态变化,不仅可以观察他者对自我的认识变化过程,而且自我可通过大众传媒等交流形式,在互动过程中有意识地修正自己在他者头脑中歪曲的形象,改进双方关系,形成良性互动。

2.时刻对刻板印象保持警觉、留意的态度

当然,在承认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对其保持开放心态的同时,我们也确实不能否定其过于简单、概括,以至于对他文化理解造成偏见的消极方面。因此在自我和他者互动过程中,交际双方应保持对彼此开放的态度,主动地留意自身的视阈狭隘性,有意识地避免认识的绝对化,不斷根据具体交际情况修正对彼此的印象。认识一旦在头脑中形成便容易僵化,固定下来。所以,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我们不仅时时需对自己产生的关于异质文化的认识保持警惕,时刻反思自己对异质文化群体的印象是否已经固化、绝对,而且在对某一文化群体做出评述时,要有意识地留意到该评述不能代表对整个文化群体的认识,评述只是反映了这一文化群体中部分个体在某些情景中的情况。

三、结论

总之,通过对刻板印象的分析,我们发现刻板印象是人类心理认知的产物,在自我与他者的互动中,刻板印象也是互动双方彼此了解的基础。基于文化的刻板印象蕴含了部分合理的文化内核,是我们便捷、高效地了解异质文化的起点。刻板印象不是静止的概念,它随着文化和身份的互动而变化发展。因此,我们在跨文化实践中不应对刻板印象简单地排斥、反对,而应对这个概念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充分利用其合理方面时,时刻对其保持警觉的态度,防止自身对某一文化群体形成固定、僵化的印象。

「注释」

①Larry A. Samovar et al.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2, P41-42.

②Stella Ting-Toomey. 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P161.

③Geert Hofstede.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2nd edi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8, P14

④同上。

⑤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第4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4-285页。

⑥同上,第413页。

⑦Larry A. Samovar et al.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2, P117-118

⑧[美] 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3页。

⑨Stephen E. Whicher. Selections from Ralph Waldo Emers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oston, 1957, P147

猜你喜欢

异质刻板跨文化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基于异质分组的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
晋能科技半导体尖端技术喜获突破
中性自由
碳排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地区异质效应
基于CuO/ZnO异质结纳米花的薄膜型丙酮传感器研究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