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裙妈妈”和“小饼干”,酸酸的醋味,浓浓的爱

2016-05-14阿红

女士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头围裙大头

阿红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一对好朋友快乐父子俩……”伴随这熟悉的旋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成为一代人的记忆。现在,“大头儿子”多了一位名叫“小饼干”的妹妹。2015年12月11日,“围裙妈妈”郑春华的新书《小饼干和围裙妈妈》出版发行,并有望在两年内搬上荧屏。“小饼干”的原型,来源于郑春华的女儿缪挪。

生活处处可入书,她是“大头儿子的妈妈”

郑春华,1959年出生于上海,父亲郑成义是一位工人作家。也许是受了父亲的熏陶,郑春华从小就爱读书,尤其喜欢阅读儿童文学,还在学生时代,她的诗歌就在报刊上发表。

1979年,郑春华在一家工厂的托儿所担任保育员,天天跟孩子们打交道,常被孩子们的童言童语逗笑。郑春华觉得,这些童言童语即使是世上最伟大的作家也未必能想到,她决定把孩子们身上有趣的事记录下来、写成故事。

1981年,郑春华被调入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担任编辑。之后,她创作了儿童诗集《甜甜的托儿所》《小豆芽芽》《圆圆和圈圈》、中篇小说《紫罗兰幼儿园》、童话集《郑春华童话》等。

1987年,郑春华的儿子出生。为了留下甜蜜的回忆,郑春华把儿子成长中有趣的事都写进了日记中。随着日记越写越多,郑春华有了写书的念头,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大头儿子”。之所以叫“大头儿子”,是因为儿子的头比别的小朋友大一些,其他小朋友买的T恤可以直接从头上套进去,而郑春华的儿子却不行,因此只能买带扣子的T恤。在上海方言中,“大头儿子”是对小朋友的一种夸奖,头大往往意味着比较聪明伶俐。丈夫说:“儿子的爸爸就叫‘小头爸爸吧!”郑春华欣然应允。

在郑春华的笔下,趣味无穷的家庭琐事变成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间400多个温馨生动、妙趣横生的亲情故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创作完成后,首先在期刊上连载,然后又推出了单行本,得到了家长和小朋友的热烈欢迎。宽厚和蔼的“小头爸爸”,成为小朋友们梦想中的完美老爸。郑春华也得到一个雅号:“大头儿子的妈妈”。

1995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动画片版,郑春华担任编剧。这部动画片风靡全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如今二十多年过去,“大头儿子”书版系列已经发行了两三百万册,创下了幼儿文学作品发行量的最高纪录,成为中国幼儿文学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而改编的动画片也成为了很多80后、90后人的童年记忆。

对郑春华来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也是她送给儿子的礼物。不过,这份礼物引发了一场“争宠风波”。

古灵精怪小饼干,要和“大头儿子”争母爱

2003年1月27日,44岁的郑春华生下了女儿缪挪,同时取了一个俏皮的小名——小饼干。小饼干就爱黏着妈妈,她和哥哥相差16岁,很排斥哥哥靠近妈妈。郑春华告诉女儿,妈妈是两个人的妈妈,哥哥也是妈妈的孩子。小饼干撅起小嘴巴,不高兴地说:“我最爱的是妈妈,所以妈妈最爱的也必须是我。”

5岁时,小饼干得知妈妈写了很多关于哥哥的故事后,提出了一个要求:让妈妈写一部以自己为原型的故事书。在小饼干的眼里,妈妈是因为爱哥哥所以才会为哥哥写故事,而妈妈没有为自己写故事,那就是偏向。哭笑不得的郑春华只得答应下来。然而写作是需要灵感的,她因为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只好不了了之。

有一次小饼干过生日,郑春华带着很多自己写的书,打算送给幼儿园里的同学们做礼物。小饼干很担心,生怕这些书没人要、妈妈会伤心。她悄悄拉住一个同学的妈妈,小声说:“阿姨,我妈妈写的这些书很好看的,你一定要拿啊。”同学妈妈愣了一下,说:“当然,我们全家人都特别喜欢你妈妈写的书。我想多拿几本可以吗?”小饼干开心地笑了起来,连连点头说:“可以的,可以的!”看着女儿小大人般的模样,郑春华心里暖暖的,这种小棉袄般的感觉让她有了再次写书的冲动。不过,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所以,写书的事又耽搁下来。

2013年,上小学二年级的小饼干放暑假,郑春华和两位孩妈妈带着各自的女儿去美国参加夏令营。因为郑春华的英语水平不是很好,一路上,小饼干都在替妈妈担心。白天,小饼干和另外两个女孩要去学校,而家长则要和她们分开。小饼干反复叮嘱两位阿姨:“请你们一定要带好我妈妈,她不懂英语,一个人会走丢的。”两位阿姨摸摸小饼干的脑袋,承诺道:“阿姨一定帮你看住妈妈。”她们羡慕地对郑春华说:“你的女儿真懂事。”郑春华高兴坏了,为女儿写书的念头不可抑止。

2014年,小饼干11岁时,电视上开始播出新版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动画片。小饼干闷闷不乐:“妈妈,你看动画片里只有3个人,可是我们家有4个人呀,小饼干在哪呢?”看着女儿含泪的小脸,郑春华心疼不已。如果《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是一本父子之间的作品,那么她想再写一本关于小饼干和妈妈之间的故事。

郑春华为新故事命名为《小饼干和围裙妈妈》,曾经提笔难书的故事,一旦写起来却格外轻松。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将回忆融入到故事里,郑春华常常会落下泪来。故事里的每一个字都像是女儿成长的脚印,郑春华也仿佛找回了童年的自己,像个孩子一样和故事里的小饼干一起欢笑、一起流泪。她不仅是以作家旁观的身份在创作,更是以妈妈的角色在用心讲述亲情。

用童心与孩子沟通,母女间的“秘密约定”

妈妈写书时,小饼干一直为妈妈鼓劲加油。女儿的鼓励让郑春华越来越有信心,第一阶段的创作很顺利地完成了。

当年以儿子为原型创作《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时,儿子只有3岁,所以创作的过程他参与的并不多。写《小饼干和围裙妈妈》的时候,女儿已经12岁了,郑春华每写完一个故事,女儿都会做第一个读者,有时还会认真地提出修改意见,其中不乏一些奇思妙想的好创意。

2015年10月,郑春华完成了《小饼干和围裙妈妈》系列的前两部,《没有鼻子的小人儿》和《小鸭子摇摆车和大公鸡摇摆车》。这两本书一共收录了20个故事,构成了20部家庭小喜剧。

看着妈妈除了照顾自己和哥哥外还要写书,小饼干十分心疼。一天晚上,小饼干端来一盆热水,要给妈妈洗脚。蹲下身子后,小饼干问:“妈妈,你能活到一百岁吗?”郑春华想了想,点点头。小饼干继续问:“那你到一百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呢?”郑春华笑着说:“就是老人的样子。”小饼干神秘地笑笑说:“妈妈,我知道你一百岁时的样子,我来打扮给你看。”她拉着妈妈进了屋,拿出一支黑笔,在妈妈的额头上画出了三道皱纹,又用丝袜把妈妈的头发都遮住,然后让妈妈拄着一根长长的鞋拔子当作拐杖。镜子里的郑春华弯着腰,滑稽又可笑。她笑着说:“等到一百岁时,我要化妆,还要戴假发,穿好看的衣服,做一个最漂亮的一百岁老人。”小饼干兴奋地说:“妈妈,等你活到一百岁,我一定更加爱你。”

几天后,郑春华带着小饼干出门散步,见到了一位真正的百岁老人。她头上的皱纹不止三条,沧桑的脸上布满了沟壑,银白的发丝稀稀拉拉随风摇动,她没有拄着拐杖,而是坐在轮椅上。在回家的路上,小饼干的情绪格外消沉,她低声说:“妈妈,我不喜欢你变老。”郑春华拉着她的小手,说:“可是每个人都会变老的。”小饼干的眼泪快要流出来了,她扑到妈妈的怀里:“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

郑春华蹲下来抱着女儿,轻声说:“可是妈妈也想做一回你这样的小女孩,不想一直都做妈妈。”小饼干从妈妈怀里抬起头:“那我们说好,等妈妈变成小女孩的时候,我来做你的妈妈,好不好?我也会给你买棒棒糖和毛绒玩具,给你买最漂亮的公主裙,也会每天晚上给你读故事书,会像你一样做世界上最好的妈妈。”郑春华一把搂住女儿:“好,我们约定,以后我做你的女儿,你做我的妈妈。”小饼干破涕为笑,母女俩手牵着手,欢快地回家了。这件事后来被郑春华写进了书里,变成了小饼干和围裙妈妈的“秘密约定”。

在《小饼干和围裙妈妈》快要被送往印刷厂的时候,小饼干突发奇想设计了一个“郑春华图书logo”,让妈妈印在书上,并且为《小饼干和围裙妈妈》写了一篇序言。小饼干终于实现了愿望,和哥哥一样成为了妈妈书里的小主角,也是妈妈生命中最美妙的存在。

2015年12月11日下午,《小饼干和围裙妈妈》新书品读会在中国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举行。郑春华说:“每个孩子的心目中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小饼干和围裙妈妈的故事,一千个孩子眼中就有一千个‘小饼干和围裙妈妈的形象。小饼干的故事不仅是写给孩子看的,也是写给妈妈们看的。相信妈妈们也会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和孩子沟通,成为孩子喜爱的围裙妈妈。”

在陪伴两个孩子度过了热闹愉快的新年之后,郑春华又开始了新的创作。2016年,接力出版社将陆续推出“小饼干和围裙妈妈”系列后续的图书,《小饼干和围裙妈妈》也将改编为动画片登上荧屏,成为和《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一样的经典动画影片。

编辑 魏光

猜你喜欢

小头围裙大头
来自一条围裙的无烟火药
左手围裙,右手社会
最长寿的脊椎动物:小头睡鲨
古怪的围裙
大头师傅和小头徒弟——谈汽修理论中的基础知识
大头葱(5)
大头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