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护理效果观察

2016-05-14谢德淑朱良艳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急性发作期护理效果

谢德淑 朱良艳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及疾病知识掌握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疾病知识掌握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疾病掌握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发作期; 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065-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7.035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因房角突然大部分或全部关闭,而引起眼压急剧升高的一种眼病,目前有关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患者常伴随明显眼痛、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视力严重减退,可仅存光感,如治疗不当就会造成短期内失明等严重后果[1-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整个疾病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时期,其中,急性发作期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患者会出现剧烈眼痛、头痛等症状,此时眼压升高明显,病情较急因此称为急性发作期[3]。为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水平,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均符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诊断标准。将5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42~86岁,平均(62.50±5.78)岁,初次发作20例,再次发作5例,眼压40~92 mm Hg,平均(63.07±12.50)mm Hg,病程2~81 h,平均(41.52±10.78)h。对照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41~84岁,平均(63.25±5.60)岁,初次发作18例,再次发作7例,眼压42~90 mm Hg,平均(65.22±11.86)mm Hg,病程1~76 h,平均(39.43±10.25)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作次数、眼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青光眼尤其是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被认为是眼科中最重要的身心疾病。任何不良事件及情绪均可促使眼压急剧升高与波动,这些因素均可成为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诱因。因此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当了解患者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支持,站在患者的立场上深切的理解患者的痛苦,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详细讲解有关青光眼治疗知识、急性发作特点和手术治疗的重要性。通过列举成功病例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除需与患者用心沟通外,还要与患者家属加强沟通,争取得到患者家属的配合,共同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

1.2.2 用药护理 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做好用药指导,注意全身表现。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需静注甘露醇,甘露醇作为一种高渗性药物可在短时间内使患者血液内渗透压升高,使眼内的水液进入血液内从而降低眼压,一般选用20%的甘露醇,在30 min内保证250 ml药液量快速静滴完,2次/d。由于甘露醇易结晶,因此用药前需仔细检查有无结晶状异物,以免堵塞外套管。滴注过程中需谨慎操作以免药液渗出引起局部组织疼痛,如患者自述有头晕、口干等症状可调低滴速,待上述症状缓解后再调整滴速。用药后需叮嘱患者保持原体位不变以免因体位变化出现低血压、晕厥等症状。

1.2.3 生活护理 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保持大便通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一次饮水量不超过300 ml。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吸烟、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不要在黑暗环境中久留,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电影。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会出现眼痛、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因此需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及安全管理,临床护理工作需做到“三短”、“六洁”。做好患者的安全评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坠床、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1.2.4 手术护理 术前需加强访视,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及术前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顾虑,从而为手术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术前需指导患者积极预防感染,为保证睡眠需换用垫高的枕头,以免枕头过低造成瞳孔扩大。手术过程中需严密监测心率、脉搏等各项体征,配合医生正确传递手术器械。术毕将患者送回病房后,叮嘱其卧床休息,避免揉眼、擤鼻等动作。密切监测患者术眼有无眼痛、敷料有无渗血、渗液,眼压、前房变化等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1.2.5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需向患者详细介绍出院须知,宜进食富含维生素,低脂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学会自我控制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指导眼药水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定期进行随访,如有头痛、眼痛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回院复诊。

1.3 效果评估

出院前指导两组患者填写医院自制的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疾病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等级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疾病知识掌握度调查内容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注意事项、治疗方法等,满分为100分,总分在75分及以上为掌握,75分以下为未掌握[4-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1.363,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对比

观察组经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疾病知识基本掌握23例,掌握度为92.0%(23/25),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干预后,患者疾病知识基本掌握16例,掌握度为64.0%(16/25),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因房角关闭或排水受阻引起的一种眼科急症,典型特点为眼压急骤升高,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致盲率尤其高[6]。临床上将疾病发展过程分为六个时期:一是临床前期,患者无任何症状,但有发病史及激发试验阳性者需接受治疗。二是前驱期,患者伴随轻度眼痛、视力开始减退,伴有偏头痛和眼眶部酸痛等症状,上述症状多出现在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之后,多次发作后症状会逐渐加重并发展为急性发作期[7]。三是急性发作期,患者眼压突然升高,伴随多种症状及体征,需加强治疗干预。四是间歇期,经治疗后患者眼压和症状、体征等得到暂时缓解,此为间歇期或缓解期,虽然病情得到暂时缓解但护理不佳随时都有可能复发。五是慢性期,急性发作期症状明显缓解转为慢性期。六是绝对期,发展为绝对期的患者视力完全丧失,由于长期耐受高眼压因此无明显不适症状[8]。急性发作期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疾病过程的重要转折期,治疗原则为联合用药,降低眼压,加强干预,促进视力功能恢复。眼压得到控制后要尽快选择抗青光眼手术防止再次复发。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经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手术护理等优质护理干预后,在护理满意度和疾病知识掌握度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症状,减轻痛苦,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优质护理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更加了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疾病知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防止再次复发。

综上所述,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病情,防止向下一个时期进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江林红,彭绍清,马艳辉,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5):134-135.

[2]李玉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术前术后的护理[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81-182.

[3]高丽,苏立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0):889-890.

[4]陈妤.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0):112.

[5]李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术前术后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3):1414-1415.

[6]潘道文.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25):99-101.

[7]郑天红.3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22):2068-2070.

[8]孟蕾.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9例临床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69-70.

(收稿日期:2015-11-21)

猜你喜欢

急性发作期护理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45例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分析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念志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