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叉神經痛如何遠離「天下第一痛」

2016-05-14

台商 2016年7期
关键词:治療時間情況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除了尋找專業中醫師進行個性化中藥改善體質治療之外,還需要注意平時的生活飲食習慣,適當鍛煉或放鬆心情,讓壓力有所釋放,這樣通過內外治療才能改善不適情況,恢復健康。

【門診病歷】

歐女士近半年來常常出現右側面部疼痛情況,初期只是偶爾發作,尤其在進食或刷牙時出現,時間短暫,大約數秒鐘,程度不重所以並沒有太在意。但一月多來症狀突然變得頻繁,而且疼痛感加重,有電擊、刀割感覺,持續時間也延長許多,疼痛發作時必須停止活動,有時甚至出現右面部痙攣情況,要用力搓揉面部後可以稍微改善疼痛症狀,至醫院就診後醫師診斷為三叉神經痛,給予藥物口服止痛,但症狀仍是反復發作,故一月余來歐女士為了避免加重臉痛情況,不敢咀嚼、刷牙等太久,說話也盡量減少,導致情緒緊張、焦慮,體重也有所減輕。

【病理分析】

三叉神經(n.trigminus)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經,支配著臉部、口腔、鼻腔的感覺和咀嚼肌的運動。三叉神經痛也就是所謂的「臉痛」,病因目前尚不明確,但研究認為發作的原因與血管對神經的反常壓迫為主,一般臨床症狀:

觸發點:常位於上唇、鼻翼、齒齦、口角、眉等;

多數在40+歲發病,多為中老年人群,女性>男性;

突然發作,突然停止;

呈現電擊、刀割、撕裂、燒灼等難以忍受的疼痛感覺,並有疼痛放射感;

隨病程的延長而變頻繁、間歇期縮短和疼痛加劇,數秒鐘至數分鐘不定,嚴重者出現面部抽筋。

三叉神經痛,在中醫類別並沒有相似的病名,但根據症狀一般歸於「面痛」範疇。早在《靈樞·經脈》篇提到頷痛、頰痛、目外附痛;《素問·繆刺論》有「齒唇寒痛」症等,依照中醫理論,三叉神經痛的發作,主要是由於感受了外在邪氣或因情緒起伏等原因導致頭面部經脈凝滯,而引起的面痛症狀。本應多以中老年人為主的疾病,由於現代環境及壓力原因,越來越多的青中年族群也時常出面颊痛。

外因:感受寒、熱之氣。

內因:1.內傷七情:肝氣鬱結、肝火上炎、腎陰不足;2.病程過久導致痰濕、血瘀阻滯經絡;3.飲食不節制,過食辛熱食物或暴飲暴食;4.勞倦。

容易導致三叉神經痛原因:

1.原發性因素:三叉神經微血管壓迫導致; 2.營養因素:發作時不敢吃飯、喝水等,長時間導致維生素B1缺乏,引起乳酸堆積,造成暫時性痙攣出現而疼痛;3.情緒因素:發作時常伴随情緒不穩定情況如焦虑等,易導致疼痛發作;4.天氣因素:氣候變化如風吹或是忽冷忽熱等,都能使疼痛引發或加劇;5.其他因素:一般都有一至多個敏感的「觸發點」,稍不注意就會觸動引發疼痛,大多分佈於嘴唇、鼻翼、臉頰、口角和眼睛等地方。

【預防治療】

1.注意食物的性質,多以流食、易嚼食品為主。從減少患者的咀嚼運動開始避免發作的機會,以高蛋白高糖的流食,產生飽足感;避免粘性、熱性、油膩、辛辣等的食品;2.少吃多餐;3.注意食物、漱口、洗臉等溫度,避免過冷、過熱刺激患處;4.中藥食補或茶飲調理。可以適當選用理氣活血、清熱解毒、祛風止痛的中藥進行機體的調理。可適當選用川芎、細辛、桃仁、當歸、荊芥等中藥。

簡單的外治方法:

艾灸法:材料:艾柱3個或艾條半根

方法:使用艾柱或艾條於患處,注意避免直接觸碰皮膚,以熏烤的方式,使患處局部有溫熱感但無灼熱疼痛即可,皮膚紅暈即可,每日1-2次。

二個緩解疼痛的穴位:

1.頰車穴:位置:面頰部,咀嚼時肌肉隆起時出現的凹陷處;

按摩方式:早晚按壓2次,每次約2分鐘;保健功效:疏通經絡。

2.顴髎穴:位置:目外眥直下,顴骨下緣凹陷處

按摩方式:早晚按壓2次,每次約2分鐘;保健功效:消腫止痛。

【醫生建議】

三叉神經痛是以面部神經突然發生劇烈疼痛的病證,有多種原因導致,但根本仍是由於體質機能下降或是感受寒熱之邪引起。

若是一味地針對疼痛症狀服用止痛、肌肉鬆弛劑或是神經營養劑等藥物,卻忽略了體質、生活的調整,長時間後會造成耐藥性變大,進一步擴大疼痛範圍或是引起其他併發症,因此除了急性期必要及時的用藥之外,平時日常生活應按照醫師指示,注意飲食習慣、保持良好心態、中醫藥治療(內服、艾灸熱敷)等,使身心舒緩,改善緊繃心身,才能緩解或預防三叉神經痛的發生。

猜你喜欢

治療時間情況
全城歡樂嘉年華——“2019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
数据
辛巴狗海洋大冒险
正視治療師不足問題 締造傷健共融社會
檢討統一開考成效,合理提升行政效益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多做正分 少做負分 正確投資有章可循
疯狂编辑部之拼音的发明
院舍治療VS社區治療
流動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