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确考点构建体系规范答题

2016-05-14叶辉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表现手法答题古诗

纵观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语文古诗鉴赏试题,我们发现艺术手法类题型是必考项。这是语文试卷中最让学生头疼并且失分率很大的一道题。学生因何头疼?为何失分率很大?又该怎样应对?笔者发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不知题目在考查什么,二是知道考查什么但没有相应的手法类知识的储备,三是答题不规范。鉴于此,在古诗鉴赏艺术手法类题型复习备考时,我们可以从辨识考查项目、构建知识体系、强化答题规范三个方面着手,提高此类题目的得分率。以下面这首古诗鉴赏题为例:

浪淘沙 九日会饮分得雁字①

赵 鼎②

霜露日凄凉。北雁南翔。惊风吹起不成行。吊影苍波何限恨,日暮天长。

为尔惜流光。还是重阳。故人何处舣③危樯。寄我相思千点泪,直过潇湘。

[注] ①九日会饮分得雁字:指在重阳节宴饮时写诗分到了“雁”的题目。②赵鼎(1085-1147):字元镇,南宋中兴贤相。这首词是作者南渡后所作。 ③舣:停船靠岸。

8.作者在上阕中是怎样描写“雁”的?请简要赏析。(6分)

明确考查项目

对于第8小题“作者在上阕中是怎样描写“雁”的?请简要赏析”不少同学根本不知道题目是在考查描写手法,因而不知该怎么作答,只好空白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把上阙大致翻译一遍或者再加上雁的特点以及抒发的情感。因此教师需要在复习时,让学生明白凡是问到“怎样表现”、“如何表达”等字眼的都是在考查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至于是在考查哪类的艺术表现手法,还需要构建相应的关于艺术表现手法技巧类的知识体系。

下表是古诗词鉴赏艺术手法技巧类考题常见设问方式及考查项目,请参考:

构建知识体系

有些同学面对这样的问题知道是在考查表现手法,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导致不清楚题目到底考查的是哪类表现手法。而且因为诸多参考资料中对于艺术表现手法的分类既不统一又比较杂乱,导致学生既难以建立知识体系,大范围掌握又在实践操作中屡屡失手。为此,学生在答题时只好借助于脑袋中积累的一些杂乱的概念一个个地比对,比对来比对去眼看时间不够只好选一个赶紧写上,其准确率可想而知。笔者综合多本参考资料及高考原题结合实践总结出如下的“艺术表现手法知识体系”,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且在考试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按照这个知识体系对前面提到的古诗鉴赏题“作者在上阙中是怎样描写雁的,请简要赏析”。进行审题就可以确定这道题是在考查描写动物的手法,那么就可以从正面、侧面的角度进行相关分析,会发现上阙在写雁的时候既有侧面的环境烘托,又有对雁的正面描写。再考虑有没有修辞,进而确定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

强化答题规范

即便能够辨识题目的考点,且具备古诗鉴赏艺术手法的知识体系并顺利识别出诗中运用的相关的表现手法,有些同学仍然失分。这种失分的主要原因就是答题规范意识较为薄弱。有的直接就写上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表达艺术手法概念的词语了事,丝毫不做分析,或者是胡乱分析。因此在教学中还要强化学生的答题规范意识。题目中其实已经要求做简要分析,即使题目中没有,按照标准的答题规范也是要做一下简要分析的。比如正面描写了什么,写出了雁的什么特点,侧面写了怎样的环境,有何表达效果,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雁的哪一方面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证实你对这个题目对这首诗歌是真正理解,而不是只知道一些概念而已。高考古诗鉴赏正是为了考查考生对于诗歌的真正理解。

古诗词鉴赏艺术手法技巧类设问方式及规范答题步骤一览表

对于古诗鉴赏艺术表现手法的备考,老师和同学们要积极行动起来,花时间花力气把相关的知识体系构建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识别考点,并在考试中规范作答,最终获得较为满意的分数。

(叶辉 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 510450)

猜你喜欢

表现手法答题古诗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