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2016-05-14王恬恬彭小明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模式语文

王恬恬 彭小明

我国“语文教学模式”经历了很长的一段发展过程,尤其在新课改之后,更是形形色色。总结起来,新课改之后的语文教学模式大概有以下几大类:以教学理念命名的语文教学模式,如生态语文、生命语文;以教学内容命名的语文教学模式,如故事语文、诗意语文;以教学特点命名的语文教学模式,如主题语文、五重语文;以教学过程命名的语文教学模式,如入-总-分-出语文教学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命名的语文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慕课。“语文教学模式”总体朝着多样化、自主化、融合性、个性化趋势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教育理念,语文教学模式也基于这一理念做出相应的调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从知网上以“新课改”、“语文教学模式”为关键词搜索大量的文献,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之上,对一些主要的语文教学模式做以下总结概述。

一、新课改前语文教学模式发展历史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就创立了“学—思一习—行”的教学模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种教学模式。我国古代语文教学一直到近代,最典型的教学模式就是吟诵式,基本结构就是“领读—串讲—分析—熟读—背诵—回讲”,学生在不断地重复和诵读中进行学习。近现代,从“癸卯学制”至“文化革命”,纵观上百年语文教育方法的发展,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模式一直在演变:从西方现代教育方法的移植期,到30至40年代对教育方法的反省和过滤期,经历50年代的借鉴和学习苏联时期,再到60年代对传统教育方法的继承和发展期。新时期到新课改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地位得以提升,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提高。为了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又能减轻学生负担,涌现出了更多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如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魏书生“六步课堂教学法”,段力佩“茶馆式”教学等。

二、新课改后语文教学模式发展现状

新课改之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教育理念受到大家的热捧,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情况,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总结为以下几类。

(一)以教学理念命名的语文教学模式

1.生态语文。生态语文是由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张家港市教研员蔡明提出来的。他曾经说过:“生态语文是语文人的一种信仰!”他提出了生态语文的理念,“生态语文是一种用生态理念去学习、教授、研究语文的语文教学新模式、新流派。”[1]

2.生命语文。“生命语文”是特级教师熊芳芳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熊芳芳认为生命语文就是“以生命为出发点,遵循生命的本质属性,与生活牵手,让生命发言,让语文进入生命、唤醒生命,使生命变得更美好、更有力量、更有意义而进行的语文教育。”[2]

3.本色语文。“本色语文”是由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提出。他认为语文就是语文,而不能是其他任何东西,语文和生活密切关联,但语文不等于生活,生活也不等于语文。本色语文的内涵有三层:一是“语文本原”;二是“语文本真”;三是“语文本位”。但是“本色语文”不反对创新,更不放弃更高的追求。语文就是语文,就是要求我们的语文课能够按照语文的规律去教,学生按照语文的规律去学,把语文当语文教学,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4.新语文。韩军是“新语文教育”领军人,他首次提出“新语文教育”并亲身实践。新语文的教育理念为真实自由,回归语文教育“人文”之本;“举三反一”,回归语文教育“积累”之本;美读吟诵,回归语文教育“诵读”之本;重视文言,回归语文教育“文化”之本;文字素养,回归语文教育“文字”之本;化意为字,回归语文教育“生活”之本。

5.真语文。“真语文”教学理念是由贾志敏老师老师提出的。真语文是质朴实用的语文,是立足母语的语文,是形式简约的语文。“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品味感悟、厚积薄发”是语文独特的、必须遵守的规律和法则。真语文提倡学生说真实的话,说自己的话,说不一样的话,不断创新,语文教育就会生机勃勃,就会有不竭的前进动力。

(二)以教学内容命名的语文教学模式

1.故事语文。故事语文是指语文课程的一种具体形态,是一连串依托多种多样言语材料(具有故事特征的内容),在各种各样的(真实、模拟的)语境中,开展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以获得和不断螺旋式提高言语能力,提升言语生命意识,达成“言语育人”和“育人言语”一体化目标(引领诗意的言语人生)的言语实践活动的机会及其转化的言语实践活动(具有故事精神)。

2.诗意语文。“诗意语文”首先是王崧舟老师提出的。王崧舟老师在论文《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中从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学科背景三个方面,对“诗意语文”诞生的背景做了解说,而“诗意语文”是借助言语的诗意,终极目的是指向诗意的人生,人类文化、精神的薪火永续。

3.智慧语文。智慧语文就是做智慧的语文教师,打造智慧的语文课堂,培养智慧的学生。语文课堂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文明人。智慧语文的实践关键是做好“三读”与“三思”。“三读”主要包括课前三读,课堂三读和课后三读;“三思”主要包括研读教材要深思,教学设计要精思,教学之后要反思。

(三)以教学特点命名的语文教学模式

1.情趣语文。情趣语文是浙江省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王柏勋根据王松泉的语文情趣观提出的一种语文教学模式。“语文情趣教学是一个关注学生的趣味和情感的教育理念,力求语文教学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现,培养学生自信乐观、乐于学习等的好品质,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境界,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3]。

2.情智语文。情智语文是南京特级教师孙双金首先提出来的。情智语文就是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的情感和智慧因素,调动教师的情智才能,营造积极的情智氛围,追求学生情智共生、情智和谐发展的语文。情智教学就是着眼于发展学生情感和智慧潜能的教学,它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情感更丰富、更真挚,让学生智慧更丰厚、更灵动。

3.五重语文。五重语文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提出来的。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自己教了几十年的小学语文,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语文”:重情趣——“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重感悟——“自读自悟”学法的妙巧运用;重积累——“语言工具”掌握的基本策略;重迁移——“运用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重习惯——“语文素养”增强的基础工程。

4.主题语文。主题语文是由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我国新生派语文教育的领军人物窦桂梅提出来的。她认为“主题语文”,就是从精神和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并整体构建语文课堂教学。也就是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教学范式,让语文教学紧紧地统一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之中,从整体上着重于人性的开发与启蒙,认识生命个体的尊严、价值与美好,建立人与世界和谐互动的联系,培育对生命的尊重、对审美的追求。

(1)以教学过程命名的语文教学模式

“入—总—分—出”教学模式。“入—总—分—出”教学模式是温州大学彭小明教授在已有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改的新理念提出的语文教学模式。“入—总—分—出”的四步教学法具体步骤为:“入——背景参考,情境导入;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分——文本研习,对话讨论;出总结训练,拓展延伸”[4]。

(2)“读—写—读”教学模式。“读—写—读”阅读教学模式的侧重点即教师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读,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体现分层教学;写指学生由言语表达转向书面表达,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而读写结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又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之根本目标”[5]。

(3)“感受—升华”教学模式。“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由感受—体验—思考—交流—表现—升华六部分组成,是以个性化学习理论、感性教育理论与体验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前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途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一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6]

5.以现代信息技术命名的语文教学模式

(1)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主张完整课堂应由“课上”和“课下”两部分构成。课下,教师录制一段 10 分钟左右的学习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上,学生从网上学习视频等在线教学资源,然后完成视频里老师留下的练习。课上,教师聚焦主要问题,师生互动交流,然后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综合运用课下所学知识获取新的知识。

(2)慕课。“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7]。慕课的特点是大规模的、开放课程、网络课程。在中国的MOOC学习者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和教育发达城市,学生比例较大。

(3)微课。“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三、国内语文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多样化趋势。20世纪50年代的语文教坛是由凯洛夫的教学论为基础的“红领巾教学法”一枝独秀,但是新时期以来,语文教学模式则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教学模式的多元化特点表现的十分明显,教学模式的研究扩展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自主化趋势。新课改之后的语文教学模式越来越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体验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主动介入学习的机会。随着建构主义等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论的发展,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教师中心论”逐渐被“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所代替。这一新的教学观反映到教学模式的发展中,就导致了由教师中心教学模式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发展。

(三)融合性趋势。新课改之后的语文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结构中越来越多的引入非认知的心里因素(动机、意志、情感等)。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师教的过程和教的策略,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知识。当代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融合,强调学生在获得系统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与非智力水平,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和谐发展,突出表现在两点:1.重视培养学生对情感的需要和对认知的需求,重视非认知因素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的重要作用。2.重视学生自我体验、研究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个性化趋势。新课改之后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相应的语文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强调个性化教学与集中教学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多向交流。新时期以后,特别是新课改以后,几乎所有的模式都十分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这些教学模式在重视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还注意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最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张方健.试谈生态教育观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中学语文,2008,(09).

[2]熊芳芳.生命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概念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7).

[3]王柏勋.语文教学情趣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彭小明.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姚源和.“读—写—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5,(10).

[6]蒋碧野,司伟.小学语文“感受——升华”阅读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阅读,2010,(20).

[7]刘名卓.祝智庭.MOOCs教学设计样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

(王恬恬 浙江温州大学 彭小明 浙江温州大学教授 325035)

猜你喜欢

新课改教学模式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