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

2016-05-14张燕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宏观品味微观

标题引自毛主席学生时代在湖南一师广为流传和誊抄之《心之力》中的一句。心思所及之处可细小如发梢,亦可宏大至于天地宇宙。私以为,此句大有深意焉。这难道不是对宏观与微观的辩证法的一种智慧解读?此理可推而广之,治国、治学莫不如是,教学亦循斯理。此文,且以《胡同文化》一课的得失作浅析。

一、宏观的文化视野,以微观的语言来解构

《胡同文化》是著名学者汪曾祺的一篇经典散文。本文兼具议论散文与文化散文的特点,展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对现世问题的真诚关怀与深入探索。在情感态度上较之教材中的其他散文更为含蓄复杂。怎样让学生通过学习,建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辨析汲取世界优秀文化和本民族文化自主创造的辩证关系,重视文化的创新?如何在这一宏大的文化视野中选取易于学生理解的角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学科的特性向我们揭示:语言,语言,还是语言!何况,汪老本尊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语言大师”。优雅从容、浅白自然的语言文字中包含了他对北京市民处世哲学、文化心态的深刻反思。于是,笔者在设计此课时,将课堂的主要环节设定为“沉浸文本、品味语言”。首先,以教师范读、个体朗读、小组朗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演绎精彩片段,读出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其次,组织学生讨论,找出蕴含深意的文句,通过分析品味语言,感知文字背后的丰富情感。这一过程中,师生一起咬文嚼字、推敲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领悟文本背后的宏大文化背景。文化在文学之内,语言也在文学之内。语言与文化可说是文学的两大翅翼,对文本的深入阅读与理解,应当着力于架起这两大翅翼,乘风而起、翱翔文海,是我们每一个执教者的追求。

二、微观的问题设计,不应成为宏观解读的泥淖

课堂问题的设计,我们常常要求做到三个“性”,即“明确性”、“针对性”、“层次性”。似乎只要把握了这一法则,就能无往而不胜,轻松驾驭课堂。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对此法则常常深信不疑,也运用到了《胡同文化》一课的设计中。仍以上文提到的“沉浸文本、品味语言”这一环节为例。笔者先在幻灯片上出示汪曾祺的散文理念:平淡一点,家常一点。继而出示文坛后辈对汪老的评价“真是个可爱的好老头!”,最后提问:“你认为本文是否依然延续作者平和的文风?”从表面上看,学生在讨论中始终围绕着这个“平和与否”的问题,交流回答中也不外乎是两个答案——平和,不平和,甚至出现了课堂辩论、各抒己见的这种“热闹”。然而,这个思路,这个方向,是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自己体悟的吗?就好比放风筝,风筝飞舞天际,线仍然攥在别人手中,谈何思维飞扬,谈何个性化的阅读?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习惯了教师的“掌控”,而自主意识,自我感悟的能力却在逐渐退化,这岂不违背了我们教学的初衷?

课堂问题设计过于细微,先入为主,无疑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带着镣铐的舞蹈再怎样精确,究竟也失去了灵动。教师要做的是带着学生走近文本,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任其身陷泥淖,失去自主思考。还课堂以思维之清水,才能让学生自由徜徉,才能觅得课堂生机。

三、宏观把握微观剖析,双项并举重建课堂

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正如前文所述,“沉浸文本、品味语言”是笔者这堂课的主要环节,其中有合理之处,也有无法回避的“硬伤”。那么,怎样才能扬长避短、改过迁善,使本课的教学设计更为合理有效呢?笔者觉得首先教师要将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没有束缚、没有限定的阅读中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去体会针砭颂扬。“是否平和”的问题设计可以改为:“你觉得文中哪些语句特别有味道?能否说说你的看法。”这样的问题设计指向会更发散一些,侧重于引导学生通过咀嚼、品味,感受文字背后的深意。这种感受是完全属于学生的,而非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这就是笔者所说的“宏观把握”。那么什么是“微观剖析”?既然是“咀嚼”、“品味”,这自然不是粗线条式的阅读,而是精雕细刻式的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泛泛地谈感受,而要找到文中的依据,要细微到一个词,一个字。如“虾米皮熬白菜,嘿!”之“嘿”;“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之“真有你的”,字字珠玑,锋芒毕露!问题指向宏观把握,语言品味微观剖析。

曾有学者将把“一个作家作品或一种文学现象”看作微观,把“文学总体”看作宏观。笔者认为也可将之缩小为“一个文本的思想感情或人文背景”为宏观,把文本内部的“语言、手法”等作微观,其理亦通。引导学生学习把握一个文本的思想内容,感悟文字背后蕴藏的深意,恐怕就是要求执教者游走于宏观、微观之间,做一个灵活运用的调度员。我们在教学中都希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思辨能力。或许,我们自身也须要努力挣破逐渐僵化的思维定势,取而代之地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我们的学生一起感受、体悟文学的真正价值和永恒魅力。

(张燕 上海市浦江高中 201108)

猜你喜欢

宏观品味微观
品味桂峰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宏观与政策
品味四季
宏观
微观的山水
宏观
宏观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