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简论

2016-05-14李卉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文学

文学与各时代社会、政治、历史及文艺意识形态趋向紧密相关。文学教育不只是纯粹文学作品的教学,其中还包括历史、文化、语言、哲学的传递,文学教育涵盖古今中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在潜移默化中陶养学生的情操。将人文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可以培养其较高的人文素质和面对当代社会的综合能力。

一、文学教育的含义与意义

文学教育是指关于文学的传授与学习。陈平原提出文学课程“不只将其作为文学观念和知识体系来描述,更作为一种教育体制来把握”,[1]即是将文学课程做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来看待。王一川认为,“文学教育着重借助语言艺术对个体的熏陶,去传承与语言文字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人生价值与审美趣味。可以说,人们的审美趣味的养成是与个体长的文学阅读与熏陶有关的,但同时更与特定社会或时代的文学教育方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2]中国文学做为教育手段的历史源远流长,孔子提出“诗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成为“诗教”源头。儒家文化人如韩愈的“文以载道”,朱熹的“文从道中流出”、“文道合一”的文学教育观,清末的“小说教育”等,现代文学大家鲁迅、郭沫若等从学医转向从文,肯定文学的社会作用、教育作用,希望用文艺来改变国民精神,提倡“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经过众多英才努力,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教育。西方文化也注重将文学做为教育的手段,俄罗斯赫尔岑认为:“歌德和莎士比亚抵到整整一所大学”;巴尔扎克认为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非常认可巴尔扎克这句话,甚至将其题写在《白鹿原》的扉页上。

二、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文学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不仅仅起到传授文学知识、讲解文学作品、介绍文学理论的作用,还起到传承各民族经典文化,融入世界文化,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文学的教育功能,在于净化人的心灵。学习文学作品,能提高人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判断力,从而激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而文学史往往与各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紧密相连,对文学史的学习,能够培养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透过历史表象洞察本质,掌握规律,获得较强的洞察力。

(一)人格塑造功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了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困境,社会意识以物质为中心,文化商业化、功利化、世俗化,人文精神失落。在物质和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如果片面强调经济和实利,人与人之间的爱、同情、怜悯之心、诚实、善良之德被消解了,这是人文教育的失败。社会重物欲之时,丧失了对生命的尊重。同时,教育产业化过程中,部分青年学生道德观念、人文素养欠缺。现代物质文明应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互为发展依托,保持高度动态平衡,像当年欧洲文明的发展进程就伴随着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精神文明的发展。基于此,全社会都应警醒和致力于重新建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文明的发展应以人为本,如果没有以强大人文精神、主体意识、个人独立为基础的国家的强大是虚假、靠不住的,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真正的进步是人的进步、文明的进步、道德的提高、人性的改善与文化的繁荣。

我们应该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介绍给青年人,以之抵御利益至上,将人当作工具,一切用金钱衡量的倾向。在人文精神重建、重塑青年学生人格的过程中,文学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张旭曙分析朱熹诗学思想是试图在经学(文义训诂)、文学(比兴寄托)、理学(心性义理)三者之间保持适度张力,“朱熹认为要阅读经典,理解其中的道之体用、理之精蕴,以此建构理想的人格。这个过程,就是由读书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而察自然之理。”[3]

文学教育能使学生透过表层意义,发挥体验、想象而体会到言外之意。在阅读时虚心静气,以意逆志,领会作者意图,领会本文中的情性、意趣、精神。通过学习文学经典,构建理想人格。

(二)传承文化与融合文化能力培养

“……文学史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在表达民族意识、凝聚民族精神,以及吸取异文化、融人‘世界文学进程方面,曾发挥巨大作用。”[4]文学教育影响国民的精神风貌、政治信仰、道德情操和生活风尚,关系到民族的兴亡。高校文学课,主要开设有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以及文学名著欣赏等,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文学名作。因此,文学教育具有传承本国本民族文学文化的作用,同时也学习和吸取国外文学的营养。以高校开设的现当代文学为例,学生在学习时,既需纵向了解现当代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也需横向了解其对英美、日本乃至拉美文学的借鉴。学生在学习文学的同时,也获得了继承传统与融合中外文化的能力。

人文精神乃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基础,文学教育可谓其核心。如南帆言:“民族文化乃是民族共同体想象的基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宗教,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神话传说和共同的风俗、服饰、饮食、建筑——总之,共同的文化传统成为一个民族的粘合剂。”[5]如果一个民族失去自己的民族特色,也等于是放弃了本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优势,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保持自己的民族性,不被完全同化的重要支撑。

中国三大文化资源儒释道,儒家提倡的孝悌仁爱忠信,佛家的慈悲喜舍,道家的天人合一等思想,都保存在大学文学教育典籍中,如《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心经》,这些传统文化典籍中的精神思想,对于现代社会过分实利化的倾向具有矫正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域也具有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各民族地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宝藏,有待青年学子更深入地开启、保护。此外,文学教育可以有选择地教授中外传统典籍。学习文学,为大学生开辟了一个了解民族文化、文学以及传统习俗的窗口,在文学教学中,传达给学生的不应只是单纯的文学,而是在教授文学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世界文化,培养其传承本民族文化以及借鉴融合异域文化的能力。

(三)审美能力培养

文学教育的学科属性使得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其审美性,以审美精神、艺术感受为重心。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后天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与对生命的感受,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音乐、舞蹈、绘画,文学是比较抽象的方式,但文学教育是最普及、广泛的审美能力培养手段。当代社会过分注重科技和物质,实用知识灌输得太多,美的东西太少,缺少理想与崇高,完整健全的现代教育应该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美育与实用教育的统一。文学教育正可弥补这些缺陷。加强文学教育则是新世纪文艺复兴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通过文学中美好情境、意象的学习提升对外界的感受力、审美力,学会爱,学会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去体验与自然、艺术相融合的境界。文学教育选取作品时可以多选择优美、人性化的作品。如果作品道德训诫味道太浓,学生会觉得太沉重,不感兴趣,很难达到美育目的。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这些年来,大学里的文学教育,越来越有“知识论”的倾向,致使文学中的感性、个性、审美意识日渐丧失。

大学里的文学教育应矫正过分注重理性分析的弊端,培养青年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寓教于文学阅读、鉴赏、创作中,培养具有审美品味的年轻人。“朱熹认为应通过‘涵泳这种直觉体验活动来推寻本文脉理,即在熟读玩味、吟咏讽诵、循声得情、心领神会之后体味出诗的韵致,把玩出诗人的苦心。”[6]文学教育关联着青年学生人文修养的各个层面,文史哲往往互相融通。文学教育关系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青年学生人性得以升华,能够认识自我、认识人与社会的复杂性、丰富性。学生心灵深处的美善,也通过文学教育被唤醒,所得到的精神快乐也是任何物质利益所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陈平原.“文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N].中华读书报,1996.7.10.

[2]王一川.重新召唤诗意启蒙[J].当代文坛,2007,(3).

[3][6]旭曙.“功夫在读者”——朱熹诗学阐释思想发微[J].东方丛刊,2001,(1).

[4]陈平原.“文学”如何“教育”[N].文汇报,2002.2.23.

[5]南帆.全球化与想象的可能[J].文学评论,2002,(2).

(李卉 重庆三峡学院副教授 404000)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我与文学三十年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