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5-14杜昆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诗诗歌大学生

杜昆

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情感需求与新诗的关系得不到重视;只重视史的讲述和作品分析,轻视朗读、背诵和习作环节,这些都是目前教师在新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新诗教改需提高课程自信、追求日常生活审美化、加强实践教学。新诗教学是高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核心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部分高校还作为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的重点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中国向来有诗教传统,诗歌至今在社会文化中依然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公众对诗歌有较好的接受基础。目前来看,大学生对新诗具有较大学习兴趣,选课人数较多,上课出勤率较高,同时对教师和学习内容的期待也很高。然而,高校新诗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轻视,需要积极研究以不断改善新诗教学效果。

一、增进了解新诗,提高课程自信

相比新诗,高校大学生总体来说对古典诗词更为熟悉,更感兴趣,这是我们不得不首先面对的问题。这是由于新诗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篇目比较狭窄,且比重相对古典诗词非常小。其次,古典诗词在报刊文章、影视节目等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媒介中引用率较高,对受众有较多的熏陶。另外,新诗的口语化风格易写易懂,百年来的新诗作品泥沙俱下,经典名篇数量远逊于古诗。因此,古典诗歌比现代新诗的接受基础要好,使部分学生偏好、重视古诗而排斥、轻视新诗。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中,大学生读的新诗太少,对新诗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及其把握世界,理解生命的独特方式缺乏足够的了解,审美趣味就会有些偏狭。甚至部分对新诗比较了解的教师也存在厚古薄今的心态,缺乏新诗教学的课程自信、理论自信和效果自信,在精神和话语上相形见绌,自然影响到新诗教学质量的提高。实际上,新诗自其诞生以来一直与社会和读者保持着紧密联系,是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上述缘由和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增加学生对新诗的了解,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优秀的新诗作品。对大学生而言,可以通过诗歌节、诗刊、诗社、诗会等形式和活动来增加学生对新诗的了解,增进学生对新诗的兴趣。目前部分高校中的诗歌节包含了朗诵、创作、研讨等系列活动,影响较大,效果较好,应该在制度和资金上继续给予支持和鼓励。新诗相对于古诗来说,其本质就是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来表达现代人的生活和情感,其生活化、口语化、现代性、日常性以及自由性是古典诗词无法比拟的。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亲自写诗来示范引导,可以安排课前三分钟的诗朗诵节目,也可鼓励学生以新诗创作来表达情感,完成作业,形成良好的新诗教学氛围。教师应该加强对新诗的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对新诗教学的自信心。尤其是关于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的关系,孙玉石、李怡、蓝棣之、张桃洲、杨景龙等学者对此有深入论述,值得从事新诗教学的教师学习和参考。从文学史的演变中看待新诗,可以更妥当地评估新诗的价值,新诗教学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应该遗忘传统。实际上,在教学中根据作品主题可以联系古典诗词中的同类作品,在比较欣赏中分析作品的特色更能加深教学印象。如郑愁予的《错误》借用了莲花、东风、柳絮、春帷、窗扉等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古典韵味浓厚,但确是一首“现代抒情诗的绝唱”。其诗行错落有致,节奏感强,“达达的”马蹄声和“过客”的动感意境打破了古典诗歌所崇尚的静态和谐的审美意识,也超越了古代诗人以虚静、闲适的心境面对自然万物的人格特点,同时与诗中首句的“打”、“走过”遥遥相应,颇具现代性内涵。新诗教学中,师生需要就新诗的价值和意义达成共识:新诗与古典诗歌是一种互补和相互映照的关系,不能彼此取代和轻视,新诗教学应该打通古今界线,更应重视新诗在表达现代人生活和情感上的独特意义。

二、精选教学内容,重视日常生活

对中文和传媒专业的大学生而言,目前各高校自主选择现代文学史教材,其中选用的新诗在数量和篇目上出入较大。对接受通识教育的其它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新诗教学更没有专用教材,以大学语文或新诗鉴赏的形式存在。关于教材和教学内容,不必强求一律,但不妨求同存异,追求个性化和多元化并存。在此笔者想强调的是,教师在自由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立足于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且应该明确诗歌教学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点燃学生的生命激情,培养懂得诗意地生活的知识分子。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但不都是教师理想中的求知若渴、勤学敏思的状态,相当多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常常被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上的休闲娱乐内容吸引,乃至课堂看、玩手机的现象需要明令禁止才管用。同时,大学生渴望理解、欣赏,渴望拥有友谊和爱情,对于社会、前程、挫折和失败也有不少困惑。教师很有必要根据大学生的生活、心理和学习状态来精选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新诗教学体例,尤其是对接受通识教育的选修课学生,在教学中更不宜空谈大道理,脱离学生接受能力和日常生活。部分学生认为文学无用,学新诗更无用,选修该课是出于容易过关拿学分。鉴于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日常生活衍生出来的文化需求精选作品,在讲解作品的过程中联系现实,充分尊重课程接受主体的需求和反应,真正做到“诗从生活中来,还到生活中去”,激发学生对新诗课堂的兴趣。

众所周知,流行歌曲以其通俗易懂的歌词旋律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没有人督促强迫,但凡有年轻人的地方,就有流行歌曲的传唱,这是无可回避的现实,如同古代的“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在“歌星”流行的时代,教师在新诗教学中不必回避反而可以利用流行歌曲来打破课堂刻板枯燥的讲解,增强课堂的亲和力和教学效果。因为诗与歌本是同根同源,古人对此早有定论。《尚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都强调了诗与歌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他不但认真研究修订了《诗经》,而且三百零五篇,“皆弦歌之”。总之,新诗教学引进、利用流行歌曲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教师应该借用流行歌曲促进新诗教学,甚至把流行音乐中的经典作品当作新诗教学对象。比如,在讲解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前,教师就可以播放罗大佑作曲演唱的同名作品;在讲解郑愁予的《错误》前,教师就可以播放李泰祥作曲演唱的同名作品,然后安排学生朗诵,再分析作品的古典韵味和现代情感,并提出问题和学生交流讨论。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这样的课堂氛围是活跃的,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投入也明显增加。又如,爱情是大学生的中心话题之一,在讲解爱情诗名篇《致橡树》时,可以与王菲演唱的名曲《女人花》进行比较欣赏,也可以联系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的择偶标准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由此加深学生对现代诗歌与爱情的认识。

在大众文化崛起的时代,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在不断消弭,二者相互转换的频率加快,彼此渗透的程度加强。学者陶东风认为:“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在今天,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门类或审美、艺术活动,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1]新兴的泛艺术门类和活动对公众的吸引和诱惑是巨大的,新诗课堂教学在回应、利用这些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可以彰显日常生活与诗歌之间的密切联系。如何运用日常生活审美化来改善教学效果呢?对于新诗教学来说,就是追求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回忆和创作相关的新诗。比如,在临近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就可以打破惯常教学体例,安排与之相关的诗歌教学内容,并阐释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活动对于伦理价值建设和人文精神弘扬的重要意义。这种“应景”式的教学内容,会让诗歌因为贴近现实生活而变得更加亲切,更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之于现实生活的魅力所在,即让新诗的接受主体能够坦然地面对生活,珍爱生命,能够超越庸常日子而诗意地生活。

三、更新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

在多年来的教学改革研究中,灌输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孰优孰劣一直没有定论,学界对于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也莫衷一是。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对相关概念理解不同,教学理念也不同。在新诗教学实践中,不妨抛开种种非此即彼、定于一尊的观念和做法,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部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观摩、讲解、朗诵、演唱、创作五种形式。课堂内的新诗讲解,主要由教师担任,但由于大部分新诗并不晦涩,教师也可以在适当引导之后把话筒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讲解中学会欣赏和分享,提高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值得强调的是,朗诵在新诗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能否定的,它是诗歌教学的基础,与古典诗歌一样,新诗也应该精读、细读、美读。有中学教师甚至认为新诗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应该是“始于朗读,终于朗读”,因为“朗读训练可以直接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语感、情感、意境的领悟和想象能力”[2]。大学教师同样应该突出朗诵对于新诗学习的重要作用,当然,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朗诵,而不去教授朗诵技巧和方法。具体来说,教师既可以言传身教,也可以让学生在观摩央视的“新年新诗会”等朗诵视频的过程中把握朗诵的轻重徐缓和顿挫停连。央视主持人的新诗朗诵确实达到了声情并茂的高度,值得师生在课堂内外共同观摩学习。

此外,诗歌写作是新诗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但长期以来遭到忽视,我国的诗歌写作教学出现了的“空白期”,阻碍了新诗的发展和接受。课堂内外的新诗写作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亲自写诗来示范引导,可以通过设置文学期刊的诗歌栏目来保障,也可鼓励学生以新诗创作来表达情感、完成作业,形成良好的新诗教学氛围。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推出驻校诗人制度,引进王家新、多多、欧阳江河、江非等知名诗人参与校园诗歌教学活动,拉近了诗歌与大学生的距离,对丰富校园文化、提高诗歌写作水准,都具有积极意义。选拔优秀诗人、培养诗歌人才并不是新诗教学的目的,但读诗与写诗的结合对于增强校园的诗歌氛围是十分有益的。诚如陈平原说:“大学校园应该是‘诗歌的沃土——有人写诗,有人译诗,有人读诗,有人解诗。”“在日益世俗化的当代中国,最有可能热恋诗歌、愿意暂时脱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心灵的平静以及精神生活的充实的,无疑是大学生。因此,大学天然地成为创作、阐释、传播诗歌的沃土。”[3]大学生需要诗歌的滋养和熏陶,大学生的理想主义和生命激情需要新诗写作中予以激发。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显然是不能随便取消的现代教学方式,因为它直观简约、信息量大,但也容易造成师生对课件的过度依赖,其利弊得失已为许多教研文章所指出。教师对此应有自觉反思,注意合理使用多媒体,且需引导学生恰当分享教学课件。教师不能成为电脑程序的操作工,其角色定位更接近负责串词解释的节目主持人,能够根据课堂现场反映和问题从容应对。比如,在学习台湾诗人罗青的《答案》时,播放齐豫演唱的同名歌曲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仅限于此,可以联系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及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古典诗词来讲解古人关于心理距离的经典描述和思考,还可与卞之琳的《断章》和顾城的《远和近》等现代诗歌名篇进行对照,把《答案》放进诗歌史的链条中去打量,更能让学生领悟到该诗的特色和韵味。这不但要求教师适时播放精美的幻灯片,而且还需要在古今诗词中自由出入和阐释,做个性化的讲解员和主持人。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QQ群、微信等新媒体与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沟通,收集学生对新诗教学的反馈信息,或者分享优秀作品和精彩诗论,或者鼓励有朗诵特长的学生在“群”中“秀”出自我。大学教育中师生感情淡漠、交流太少向来为人诟病,利用QQ群、微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上课来、下课走”的教学习惯,能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方式的增补更新,增加教学实践环节,都不能简单地视为只是工具和手段的变化,它们其实是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的载体及呈现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新诗教学是审美教育、人文教育和艺术分享,改善新诗教学的关键还是需要教师心中有诗、眼中有诗,有一种诗性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念,这样自然而然地能够传达诗意和诗美。因此,笔者十分赞赏诗人王家新的教学观点:“搞好新诗教学的关键是要懂诗、爱诗。不懂诗,只是在教学方法上弄些花样,只会流于形式。我们的心中有了这种爱,诗歌就会走向我们。诗歌就会通过我们而歌唱。在这种意义上,诗歌教学不是‘教学,而是一种‘分享。”[4]

注释:

[1]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2,(1).

[2]王育林.始于朗读 终于朗读——关于现代诗歌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探讨[J].考试(教研版),2007,(5).

[3]陈平原.作为大学精魂的诗歌[J].文艺报,2012,(6).

[4]王家新.让诗歌照亮语文教学——回答<语文建设>记者关于新诗教学的几个问题[J].语文建设,2008,(6).

(杜 昆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 464000)

猜你喜欢

新诗诗歌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诗歌岛·八面来风
大学生之歌
新诗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