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和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2016-05-14陈君霞王慧梅刘杨君叶碎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8期
关键词:术后康复高血压脑出血心理状态

陈君霞 王慧梅 刘杨君 叶碎林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分为实验组(综合护理)7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总遵医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QOL和FI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健康宣教、专业技术技能、服务态度、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遵医嘱率,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综合护理;常规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8-0146-04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临床常见脑血管微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偏瘫以及意识障碍等症状,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国内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但其致残率仍是临床医师棘手的问题[1]。临床研究表明,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是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致残率,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等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本文对我院在高血压脑出血综合护理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该病康复护理策略的拟定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中高血压脑出血相关诊断标准;经颅脑MRI或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结合临床表现确诊;无认知功能障碍或肢体功能障碍;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重度脑出血致昏迷者或血肿较大需手术清除者;脑疝者;既往有脑出血或脑梗死病史;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者;有全身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者。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将120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综合护理)7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50例:实验组男43例,女27例,年龄35~80岁,平均(56.62±9.75)岁,出血量30~80 mL,出血部位:基底节区36例、丘脑19例、外囊和岛叶15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35~82岁,平均(56.71±9.77)岁,出血量30~85 mL,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6例、丘脑14例、外囊和岛叶1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后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用药指导、体位摆放、并发症预防、定期检查和出院指导。

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具体如下:①入院基本情况调查。患者入院后即对其病情、学历水平、学习能力、生活环境、性格特点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拟定综合护理干预计划;②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分为集中护理和个性化指导两方面,由护士长监督实施。对患者进行统一的集中护理,针对患者的不同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护理。③认知干预。每周开展疾病知识讲座,其余时间通过播放视频、发放健康手册以及面对面答疑等形式指导患者掌握相关疾病知识和自我护理技巧,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干预的配合度[4]。④心理护理。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指导家属配合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摆脱不良情绪;同时针对不同患者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环境实施个性化心理指导,通过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逐步对患者进行开解,帮助患者积极与周围人进行沟通,重拾生活信心。⑤行为干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吞咽功能锻炼、肢体康复锻炼、语言功能锻炼等,每项锻炼每次时间均不得超过60 min,每日锻炼1~3次,注意循序渐进进行,坚持长期锻炼[5]。⑥体位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摆放体位,定时进行翻身,防止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发生。为患者选择正确体位,指导并教会家属,详细介绍各种体位下肢体的正确摆放方法,如何把患肢放在功能位,避免关节畸形的发生,还要为患者正确变换体位。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利于刺激传入及患肢感觉功能的恢复。⑦日常生活锻炼。指导患者进行穿衣、扣扣子、梳头等日常生活锻炼,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⑧用药指导。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明确告知配合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对用药后出现不耐受的患者及时进行处理,同时注意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3 评价指标

1.3.1 遵医嘱情况 分为完全遵医嘱、基本遵医嘱、完全不遵医嘱三种情况。完全遵医嘱:患者能够完全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进行功能锻炼等;基本遵医嘱:患者基本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进行功能锻炼等;完全不遵医嘱:患者不能够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不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以完全遵医嘱、基本遵医嘱发生率之和为总遵医嘱率。

1.3.2 护理满意度评价 采用调查问卷形式,以患者主观态度为标准对健康宣教、专业技术技能、服务态度、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几个方面的护理服务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越高,评分≥70分表示对该项护理服务满意,<70分则认为护理不满意。

1.3.3 焦虑抑郁状态评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6],其中SAS评分包括20个问题,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采用4分法计分;SDS评分包括20个问题,10个为正向评分、10个为反向评分,采用4分法计分。SAS、SDS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

1.3.4 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7],最高1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生活自理能力采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共16项问题,18~126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态、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比较两组患者QOL和FIM评分,并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遵医嘱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以(x±s)和百分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遵医嘱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总遵医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QOL、FIM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QOL和FIM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QOL和FI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对于并发症的发生均予对症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健康宣教、专业技术技能、服务态度、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为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多、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8]。近几年,随着国内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但在致残率和复发率控制方面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9]。护理干预是配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研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国内医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主要以局部神经功能缺损为特征,脑出血后容易发生功能障碍,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经济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也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多数患者术后恢复缓慢且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状态[10]。因此,研究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康复护理是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外先进护理理念传入国内,大多数医院已经开始重视结合国外先进理念和护理经验提高自身护理服务质量,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综合护理干预即为借鉴国内外成熟护理理念结合多年护理经验总结而成,以常规护理模式为基础,以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为核心,由护士长监督实施,实现“评估病人→提出问题→拟定护理干预计划→实施护理干预计划→评估干预效果→提出问题→优化护理干预计划→实施护理干预计划→评估干预效果”的良性循环,有效避免传统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经验和知觉盲目实施护理的情况[11]。

我院实施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入院基本情况调查、护理实施、认知干预、心理护理、行为干预、体位指导、日常生活锻炼、用药指导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入院基本情况调查为护理方案的拟定奠定了基础,使综合护理方案更贴合实际,符合“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12];而护理方案的实施精髓为在护士长监督下贯彻集中护理和个性化指导两方面护理内容,不仅集中资源满足患者的共性护理服务需求,也通过个性化护理实现一对一护理指导,提高护理效果。通过多项护理内容的实施一方面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治疗和护理的必要性认知,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13-16];另一方面也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17-18]。另外,通过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逐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情况,促进神经功能系统的重组和恢复[19-20]。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总遵医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治疗的配合度,提高遵医嘱率。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对患者重建治疗信心具有积极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后QOL和FI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这与综合护理中的行为干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主要与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有效减轻多种器官受损状态有关。实验组患者对健康宣教、专业技术技能、服务态度、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服务质量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遵医嘱率,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黎鹏,刘国祥.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及进展[J]. 医学综述,2011,17(8):1169-1172.

[2] 刘翠云. 9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0):79-80.

[3]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1):6-8.

[4] 卢远新,韦玉玲,黎彩芬. 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个性化护理[J]. 现代医院,2015,15(4):97-98,101.

[5] 张建荣,李燕,张金秀,等.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实施及对生活能力的影响[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5,42(1):37-40.

[6] 范青,季建林,肖泽萍,等.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内科门诊病人中的应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5):325-328.

[7] 刘婷婕,陈坤. 生活质量量表在生活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6):113-116.

[8] 许进昌.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机理及外科治疗进展[J]. 海南医学,2010,21(5):118-121.

[9] 郑毅,徐学君. 高血压脑出血病理及病理生理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2,41(4):385-387.

[10] 王会敏,王超.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30(2):67-70.

[11] 张菊红,朱缙伟. 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90-91,93.

[12] 郑丽燕,袁衬香,昌婧,等. 康复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9):98-99.

[13] 代鲜鸽,别小宁,徐翠玲,等. 6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体会[J]. 临床护理杂志,2011,10(3):17-19.

[14] 翁丽娟,张亮明,陈爱玲.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62-63.

[15] 王宏.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有效性[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150-151.

[16] 陈静,吴妮娜. 针对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中医护理对策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 17(4):198-199.

[17] 钟洪菊. 中医药综合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15,35(7): 1589-1591.

[18] 张聿民,邓昌武,张静.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应激状态的变化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 26(16):3739-3740,3776.

[19] 孔祥顺,于爱萍. 早期针灸干预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消退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21):43-44.

[20] 史金凤. 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体会[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5):133-134.

(收稿日期:2015-10-15)

猜你喜欢

术后康复高血压脑出血心理状态
自拟中药方剂对痔疮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心理干预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