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敬光先生辨治盆腔炎性疾病经验总结

2016-05-14肖雪朱鸿秋谢丹韩姣姣张路

医学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名医经验

肖雪 朱鸿秋 谢丹 韩姣姣 张路

摘要:曾敬光先生是四川省名老中医,临证经验丰富,对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和体会,指出对于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应结合现代医学,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扶正与祛邪并重,方能显效。通过对曾敬光先生盆腔炎性疾病经验的整理、总结,归纳提出其学术思想,并介绍如下。

关键词:名医经验;曾敬光;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1]。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下腹疼痛和白带增多为主症。约25%的盆腔炎性疾病会再次复发,且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异位妊娠的风险增加6~10倍,不孕的发生率为6%~60%,慢性盆腔痛的风险增加4倍[2]。中医古籍无此病名,在“热人血室”、“带下病”、“产后发热”、“癥瘕”、“不孕”等论述中,对其临床特征有所描述。曾敬光先生,四川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妇科教学和临床70余年,现曾先生已仙逝5年余,笔者有幸参与整理由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妇科朱鸿秋博士主笔撰稿的《曾敬光中医妇科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传承》,现将其诊治盆腔炎性疾病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济阴纲目·调经门·论经病疼痛》引戴氏之言曰:“经事来而腹痛者,经事不来而腹亦痛者,皆血之不调故也。……痛之因众,尤宜详审。”指出盆腔炎性疾病的特点是非行经期下腹部经常疼痛,但与月经亦有一定的联系。引起盆腔炎的原因主要是月经期、产褥期、流产后(包括人工流产)或盆腔手术后细菌感染。但由于症状和体症的多样性,使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较为困难,很多患者其症状并不明显。诊断及治疗的延误可能会导致上生殖道系统的炎性后遗症。目前尚无单一的病史、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对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既高度敏感又特异。因此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症状和体征[3]。

1 盆腔炎性疾病急性发作

盆腔炎性疾病急性发作即急性盆腔炎,病因以热毒为主,兼有湿、瘀。多于产后、经后等气血偏弱时热毒侵入,瘀阻于子宫、胞络,致冲任带三脉功能失调;或素体偏虚,复围劳累、重感外邪而触发。症见腹痛、发热、白带增多等。临床常见热毒炽盛及湿热瘀结等证型。治疗上多以清热解毒利湿祛瘀药物为主,辅以健脾扶正药物。治疗急性盆腔炎务求及时彻底,以免病势加重;或遗留后遗症,反复发作,或导致不孕、异位妊娠等。急性盆腔炎的治疗重在“祛邪”,前期多采用清热解毒等寒凉药物,故后期治疗需注重扶正,以便巩固疗效,避免盆腔炎反复发作。

2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即以往所称的慢性盆腔炎,可无明显症状,或有下腹部隐痛,呈钝痛,时作时止,劳则加重,带下量多,或因不孕就诊,妇科检查时才发现。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癥瘕类》记载:“瘀血留滞作癥,唯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癥矣。”其病程长,风寒湿热或虫毒之邪与冲任气血相搏结,蕴结于胞宫,反复进退,耗伤气血,虚实夹杂,缠绵难愈。临床常见气滞血瘀、瘀结成癥、气虚寒湿等证型,治疗当祛邪与扶正并重,切忌辨病而不辨证,一味使用寒凉药物,使病情加重。

3 典型病案

二诊:1992年12月8日,服上方后小腹胀痛、腰痛缓解,今日不思食,食后噫气,欲吐,愁苦面容,小腹胀痛而坠,腰骶痛,查:苔白,舌质常,脉滑数。改用异功散合银翘红薏解毒汤加减,处方:太子参、茯苓、白术、连翘、陈皮、金银花、红藤、延胡索各15 g,白蔻仁10 g,丹皮、栀子各12 g,薏苡仁20 g,甘草5 g。4付,1剂/d,水煎温服。

三诊:12月19日,服上方后,疼痛基本消失,仅偶觉下腹不适,久立久行感腰骶部不适,倦怠,时头晕,气短,舌淡黯,苔薄,黄腻,脉细缓。证属气虚血滞,兼有湿热。予归芎六君加味,处方:当归、川芎、茯苓、白术、陈皮、半夏各15 g,党参20 g,甘草5 g。5剂,1剂/d,水煎温服。另与银甲片口服以巩固疗效。

按语:本例为急性盆腔炎,湿热侵袭下焦,与气血结,血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小腹及腰部疼痛;湿热下注,损伤带脉则带下量多,色黄;湿热困脾,运化失司,故食时欲呕吐;质红,苔黄黑而腻,脉滑数,为湿热之邪侵袭之象。故以四妙合银翘红薏解毒汤加减治之,方中四妙散清热燥湿,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茯苓、白术燥湿健脾,红藤活血止痛,共奏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之功。二诊时因湿热日久伤脾,故易方异功散合银翘红薏解毒汤加减,加以健脾,以顾护后天之本,脾气健运则利于清除湿热邪气,三诊以归芍六君子汤益气健脾,巩固疗效,防止其复发,最终效显收功。

4 体会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对于盆腔炎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如早期诊断、规范治疗,绝大多数病人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但由于病人就诊不及时、早期诊断不明确、未规范治疗、不洁性行为等多种原因,导致部分病人盆腔炎反复发作,长期炎症刺激,可导致盆腔周围组织粘连、增厚,久而久之引起盆腔广泛粘连、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输卵管管腔僵硬、炎性囊肿、纤毛功能障碍等,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或导致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可长期数月甚至数十年出现下腹痛、腰痛、疲乏等症状,或出现继发性不孕、异位妊娠等,妇检时可发现子宫颈举痛/子宫压痛/附件压痛或附件肿块、增厚等,而白带检查及血常规检查多正常。中药辨证论治,对于盆腔炎性疾病疗效肯定,尤其是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有明显优势。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久病多虚,夹杂湿热瘀,损伤冲任,虚实夹杂、病程缠绵,故治疗中需两者兼顾,辨证论治。曾先生作为建国后中医妇科学的创建者之一,对于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盆腔炎性疾病急性发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收效更佳,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可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方法,口服中药结合中药外敷、中药灌肠等方法。曾先生明确提出“冲任损伤是妇科病的主要病位”“冲任充盛,则体健经调,胎产正常;冲任受损,则可引起妇科的各种疾病”,因此对于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需辨病结合辩证,祛邪兼并扶正,顾护冲任气血,正如《素问·刺法论篇第七十二》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修订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6):401-403.

[2]华克勤,丰有吉.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68.

[3]狄文,吴霞.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2006版盆腔炎性疾病诊治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4):241-243.

编辑/翟辰万

猜你喜欢

名医经验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新修珍珠囊药性赋
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经验与思考
孙跃农健脾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高血压肾病诊治经验采撷
解乐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罗才贵教授从气机开合论治颈椎病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