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在肛瘘术后换药中的疗效观察

2016-05-14袁伟超余灵辉王井朱立霞

医学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康复新液

袁伟超 余灵辉 王井 朱立霞

摘要: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与湿润烧伤膏在低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碘伏清洗创面后用凡士林纱条平铺创面换药,治疗组用碘伏常规消毒后,用康复新液冲洗创面并用湿润烧伤膏纱条湿敷,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低位复杂性肛瘘术后采用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创面换药,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费用,而且安全性高,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康复新液;湿润烧伤膏;低位复杂性肛瘘

肛瘘[1]是肛管直肠因肛门周围间隙感染、损伤、异物等病理性因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而传统术后换药方法存在创面疼痛、愈合时间长等不足之处;我科针对低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用于术后创面换药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1日~10月1日8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9~58岁,病程7个月~2年;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0~54岁,病程6个月~1.5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症状、病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诊断依据[1]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诊疗标准级中华中医学会肛肠分会诊断标准,低位复杂性肛瘘有两条以上的瘘管,且有两个以上的内口或者外口,但瘘管位置在肛管直肠环以下。

1.3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①选择18岁以上、60岁以下患者,符合低位复杂性肛瘘诊断标准者;②同意行低位肛瘘切除术及对口引流术,并配合术后创面换药,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结核性肛瘘及克罗恩病肛瘘者;③兼有其它肛门直肠疾病者,如高位肛瘘、低位单纯性肛瘘、肛周脓肿、内痔、混合痔及肛裂等;④合并有心、肝、肺、肾及脑血管和造血系统等疾病;⑤不能坚持按规定用药及配合临床研究者;⑥对受试药物过敏者等。

1.4方法

1.4.1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案统一为低位肛瘘切除术及对口引流术,术中用橡皮筋做对口引流,并于术后第6d剪断橡皮筋。

1.4.2术后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静滴抗生素7d,术后第1d开始切口温盐水坐浴,0.5%碘伏消毒创腔后,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再覆盖医用消毒纱布,1次/d,直至创面完全愈合。而治疗组先用碘伏消毒创腔后,加用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约60ml,用20ml注射器抽吸本品后,接橡皮管冲洗创腔,再用湿润烧伤膏纱条平敷于创腔内,外覆盖医用消毒纱布,1次/d,直至创面完全愈合。

对于大便难解者,可用开塞露塞肛门协助通便,或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1袋,温开水冲服,2次/d,以软化大便;疼痛较甚者可用双氯芬酸钠栓塞肛门以镇痛。

1.5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制定疗效标准。①治愈:术后第4w伤口愈合,无疼痛、瘙痒、渗液等。②好转:术后第4w伤口缩小≥50%,但未痊愈,伤口稍有疼痛、瘙痒和渗液等。③无效:术后第4w伤口缩小≤50%,疼痛,瘙痒,渗液明显。

1.6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软件分析。

2 结果

对照组平均愈合天数为(36.23±1.82)d;治疗组平均愈合天数为(28.07±1.54)d。两组在愈合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两组的总有效率(治愈加好转的例数总和与总临床例数的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治愈率(治愈例数与总临床例数的比)明显好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P<0.05)。

3 讨论

低位复杂性肛瘘是指有两条以上的管道,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且有2个以上的外口或者内口的肛瘘。现代医学多采用低位肛瘘切除术,因为涉及到创面大而多,故切口之间多采用橡皮筋对口引流,以更少的损伤肛门括约肌,保护肛门功能,以及缩短肛门创面愈合时间。因为肛瘘手术后的创面是敞开的,对口引流的两个创面之间是相通的,通过创面的消毒以及冲洗,可以防止创面感染;换药时置入创面的纱条不仅使引流通畅,还可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并且通过纱条的填充,可确保伤口愈合从基底开始,避免桥形愈合;同时在换药过程中,还可以及时修剪生长过快的肉芽组织。所以术后换药在整个肛瘘治疗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来,湿性愈合理念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越来越广[2],湿性敷料可以为创面提供最适宜生长的湿润环境,促进活性物质的释放及坏死物质的溶解,同时是创面微循环保持微低氧状态,促进和刺激新生毛细血管及肉芽组织的生长。其中在肛肠外科应用中有代表性的湿性敷料有康复新液、湿润烧伤膏及藻酸钙敷料等[2、3]。

康复新液是近年来在外科、消化内科、皮肤科以及糖尿病足治疗中广泛使用的溶液,由美洲大蠊中提取的中药制剂。祖国医学认为美洲大蠊具有活血散瘀、解毒消疥、利水消肿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美洲大蠊虫体提取物具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血管增生、消除炎症及水肿、修复创面、以及增强机体免疫等功效[4]。

湿润烧伤膏目前已广泛运用于烧伤科、创伤外科,鉴于其药用机理及功效,在肛肠外科的运用也越来越多,并被临床验证其疗效的可靠性。其主要成分是黄芩、黄连、黄柏等,具有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止痛作用[5];现代医学认为其具有抗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止血、止痛等作用,阐释其机理如下:湿润烧伤膏能提供生理性的湿润环境,其基质中所含有的麻油、蜂蜡等成分的框架剂型,具有隔绝粪便等外界环境等,并使创面上的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引流通畅,减少细菌数量,控制感染,从而使创面肉芽组织在相对清洁的环境中生长,加快创面愈合;同时能减少外界对创面的刺激,尤其是排便时对创面的摩擦,从而减轻疼痛感。另外本品已证实无毒性,无刺激性等副作用,安全性高。相比我们传统换药方法中的凡士林纱条,其仅有止血和保护创面的作用,无止痛、抗感染及加快创面愈合的作用[6]。

本研究中,将康复新液及湿润烧伤膏两者的优势结合,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止血、止痛、利水消肿、增强机体免疫的多重功效,从而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应用于低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换药可以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陆金根.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86-193.

[2]张光哲.藻酸钙敷料在肛瘘术后创面的应用[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2,6(1):101-103.

[3]李建业,李国宾.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应用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6):3626-3627.

[4]杨继闽.康复新液冲洗应用于肛瘘隧道式拖线术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511-512.

[5]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017-2035.

[6]宋旭辉.湿润烧伤膏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32(3):96.

编辑/倪冰冰

猜你喜欢

康复新液
康复新液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康复新液联合解痉液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康复新液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康复新液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评估
口腔溃疡采用康复新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