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比较

2016-05-14龚健斌

医学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传统手术微创手术效果

龚健斌

摘要:目的 探究对小儿疝气病例使用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的疗效对比。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科室治疗小儿疝气的病例8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两组分别使用微创小切口手术和传统手术。对治疗后的效果及相关指标进行测评。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其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创手术能有效治疗小儿疝气,减少并发症和治疗时间,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

关键词:微创手术;小儿疝气;传统手术;效果

小儿疝气俗称脱肠,是一种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一些小儿出生后,腹股沟处的腹膜鞘状突关闭不全,导致腹腔内输卵管、卵巢、网膜、小肠等进入鞘状突,形成疝气,其发生率约1~4%,男多于女,早产儿则更高[1]。小儿疝气会影响患儿的消化系统,出现吸收差、腹痛、胀气、下腹坠胀、便秘、体质下降等症状。而由于小儿体质问题和疾病的特性,传统手术由于大切口、难愈合、易破坏正常结构的特点逐渐被新的微创手术所取代。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88例于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疝气患者,所有病患均符合小儿疝气诊断标准[2],经临床检查确诊。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44例一组。其中,治疗组,女12例,男32例;年龄3月~6岁,平均年龄(3.2±1.3)岁;病型:直疝5例,斜疝39例。对照组,女13例,男31例;年龄4月~7岁,平均年龄(3.5±1.4)岁;病型:直疝6例,斜疝38例。两组小儿疝气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型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组44例,采用微创手术;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手术,两组患者皆行术前消毒,全身麻醉,取仰卧位手术。操作方法:对照组:在患者腹股沟皮横纹处做一3~4cm切口,分离组织,显露精索,找到并切除疝囊,缝合止血。治疗组:手指由阴囊处向上触摸外环口部位,在腹股沟中点内上方1cm处沿皮纹做一1cm切口,女性直接提起疝囊,男性提起精索钝性分离找到疝囊,皮下环处解剖疝囊,露出外环口精索,分离其上的疝囊至内环处,高位结扎,切除疝囊,止血缝合。对两组患者疗效、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1.3治疗标准[3] 显效:患者腹股沟肿物、咳嗽等症状消失,完全恢复。起效:腹股沟肿物、咳嗽等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其中将显效、起效归为临床有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分别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间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2%,显著高于对照组77.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间手术指标对比治疗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间并发症情况对比 治疗后,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2%,显著低于对照组34.1%,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小儿疝气既小儿腹股沟疝气,是小儿外科中的常见疾病,他又分为斜疝与直疝,其中以斜疝较为常见。病因是由于腹股沟处的腹膜鞘状突关闭不全而造成腹腔内其他内容物进入其中突向体表所致,由于腹腔内压力增加,小儿腹壁肌肉组织能力太弱,通常在小儿剧烈运动、排便、咳嗽、哭闹时腹股沟处会有一凸起块状肿物,可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按压或平躺时会自行消失。小儿疝气一般具有一下特点:①小儿身体组织器官比较精细,手术过程中容易伤害到精索、输精管等。②先天与后天疝气发病原因不同,前者是由发育过程鞘状突未闭所致,后者则有腔内压骤增所致。③易形成疝嵌顿,但小儿肠管柔韧性好,腹壁薄弱,容易复位,一般不会造成肠管坏死及肠绞窄。④不易打开腹股沟管破坏其正常结构,易行高位结扎[4]。

为彻底解除小儿疝气,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手段治疗,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关键是找到疝囊,对其进行剥离,并对其颈部行高位结扎。传统手术在腹股沟处做一与韧带平行切口,由于切口较大,对病灶部位的损伤更大,小儿对其耐受性较差,不易操作,并且手术耗时长、恢复慢、并发症较多[5]。因此,微创手术成为目前临床医师更为青睐的手术方式,它通过高位结扎,不切开腹外肌腱,没有破坏小儿腹股沟正常生理结构,减小切口长度,降低切口位置,达到减小手术创伤的目的,更适合于小儿患者[6]。本研究中发现,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治疗组,治疗后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7]。

综上所述,小儿疝气病患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骆小芳.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7):1066-1067.

[2]王勇,唐恬,黄鑫,等.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3):39-40.

[3]孙占彬,李伟.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价值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23):46.

[4]刘敏,胡鹏,芦智波,等.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3):2945-2946.

[5]巫斌,徐浩.Histoacryl组织胶水在小儿疝气手术切口上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1):74-75.

[6]黄磊,王英俊.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比较[J].世界临床医学,2015,9(6):45.

[7]杨军,钱立印,葛亚博,等.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29):38.

编辑/申磊

猜你喜欢

传统手术微创手术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微创手术引流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并重症感染的临床研究
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比较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改良乳腺癌手术与传统乳腺癌手术临床利弊对比分析
关节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比观察
不同方式治疗小儿疝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